令狐綯二十年老同学来当自己的主考官试求个理阴影面积[上
感慨之余,作为考生的刘虚白趁着考试的间隙,来到老同学主考官裴坦的帘前,献诗一首:
还好,这场轩然大波并不是因为裴坦照顾老同学刘虚白而引起的。
巧在哪儿呢?
光看名字看不出啥。我们选几个人出来,看一看他们的爹,就有点看头了。
刘蒙为本年状元,还有翁彦枢、刘虚白、令狐滈、、裴弘余、魏筜、崔渎、陈河、刘邺、陶史等30人登进士第。
“一般灯烛一般风”:“当年应考的那个夜晚,和今夜是一样的灯烛,也是一样的风”。上句的“此夜”和这句的“灯烛”,显示出考生们很辛苦,到了晚上还在考试。
有唐以来,科举考试经历了“昼试——昼夜相继——只限昼试(长兴二年以后)”的大致过程。唐朝前期,考试都在白天,并且由提供饮食。举个例子:天宝十三载十月,唐玄“御含元殿,亲试博通填典、洞晓玄经、词藻宏丽、军谋出众等举人。命有司供食,既暮而罢”,日暮就结束了。后期则可以延长到夜晚答题,但以“烛尽”为限。即考生不必自带蜡烛,由礼部提供蜡烛,当蜡烛都燃烧到尽头的时候,考生就必须试卷。所谓的“烛尽,烧残学士;八韵赋成,笑破侍郎之口”,就是说这种昼夜相继的科举考试。
“犹著待至公”:“让我仍然穿着举子的,等待的考官来录取我”。
这是有数据可比的。唐朝289年间,《登科记考》记录有登第进士6462人,平均每年登第22.36人;《文献通考》记录有登第进士6474人,平均每年登第22.4人。也就是说,两个数据都表明,唐朝每年录取的进士约有23人。裴坦手比较松,还多录了7个人。
而已经中举的举子们脱下来的,那可就是吉祥物了,往往会被一些未第举子或准备应举的士子要去,为的是在考试中图个吉利。“名曾题处添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衣”“归去惟将新诰牒,后来争取旧衣裳”,说的都是这个事儿。
令狐滈的爹,叫令狐绹,是一个辅政达十年之久的宰相。
这个意思,裴坦当然读懂了。于是,他很够意思,让刘虚白上了。
大中十三年十二月,令狐绹终于离开了宰相的。可是,这年新科进士的应试手续,已于十月办理完毕。也就是说,等到令狐绹离任时,令狐滈要办理当年的应试手续已来不及了。正常情况下,他应该等到大中十四年十月再去礼部办理手续,然后参加大中十五年的科举考试。
这一科,裴坦一共录取了30人,算是比较高的录取率了。
信了,或者说给了任职十年之久的宰相一个面子,没有再追究这个事儿。
还好,老爹令狐绹觉得,他可以解释一下。他向的解释是,是的,就是这么巧。
那么,举子们的到什么时间可以脱下呢?这得分为两种情况来看。如果落第了,随便你啥时脱下,爱脱不脱,回家时一直穿着也行,“东归还著旧,争免花前有泪垂”。
的理由是,这事儿太巧了。
[未完待续]
然而,这科一放榜,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害得刘虚白差点还得重考一场。
“二十年前此夜中”:“我回忆起二十年前的我们,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里应考”。实际上已有二十六年,刘虚白这里说的是整数。
怎么可能呢?谏议大夫崔瑄、左拾遗刘蜕、起居郎等人当然不信令狐滈有此神仙般的能力,先后唐懿李漼,要求追究此事。其实,追究令狐滈考试作弊,只是一个由头。这些官员对令狐滈穷追不舍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令狐滈在老爹当宰相时,恃权纳贿,以权谋私,捞了不少钱财,以至于朝野上下有令狐滈是“白衣宰相”之称。现在令狐滈的老爹不在位了,他自然要被倒算了。
然而,令狐父子俩哄得过,哄不过天下悠悠众口。至少,我是不信的。我不信的理由之一,是因为这其中,巧合太多。哪有神奇?全是猫腻!
诗中充满着刘虚白的感慨:
换句话说,不是因为刘虚白这棵老树开了花,而是因为几棵不该出现的小树发了芽。
不知岁月能多少,犹著待至公。
需要说明的是,在唐朝,刘虚白作为考生,在考试进行的过程中,给主考官送上一个纸条,这不是个事儿,并不算作弊。唐朝不像我们现在高考,别说送个纸条,就是上个卫生间都有作弊嫌疑。刘虚白有作弊嫌疑的是,这最后两句诗所表达出来的意思。
这就太巧了。除非,令狐滈在大中十三年十月,就已经提前预知自己的老爹令狐绹将于两个月之后即当年十二月离开宰相,自己可以不再回避而参加大中十四年的考试。有了这个神仙般的预知之后,他提前到礼部,去办理了应试手续。
二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灯烛一般风。
可见,裴坦、刘虚白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所参加的科举考试,都是这种昼夜相继的考试。
不错的解释。到底是当过宰相的人。
二十多年了,他还在考啊。裴坦不禁百感交集。
突然间,在一间考舍里,他眼前一亮,看到了一位老熟人。谁呢?裴坦二十多年的老同学,公元834年那年和裴坦一起考过进士的刘虚白。
令狐绹作为宰相,在他的任期内,令狐滈是不能应试的,必须回避。这是规矩,令狐绹贵为宰相,也得遵守这个规矩。所以,儿子令狐滈要应考,只能等到老爹离开宰相的。
二十六年前,两个人一般地寒窗苦读,一般地吟诗作文,一般地应考;二十六后,一个贵为正五品上的中书舍人,是任职于中书省的天子近臣,一个仍然是身着的寒素举子,还在等待着幸运之神的垂青。
最后一句中的“”,是唐朝举子的标志。唐朝举子们到了应试的时候,要在平时穿的褐色衣袍外面,再罩上一件。平时,举子们作为士人,按照朝廷的,多穿着褐袍,所以中举获得选官资格又可称“释褐”。
来看看《登科记考补正》记载的这一科30个进士的不完全名单:
全诗的最后两句,读来实在让酸至极。但我还是不得不指出,最后这两句颇有求恳之意,亦有作弊之嫌。
刘虚白这首诗的题目,叫《献主文》。“主”是“座主”“座师”的意思,这是举子对主考官的尊称。经此一试,刘虚白可就不能再叫裴坦“老同学”了,人家已经上升为老师辈儿了。
杜荀鹤有诗“古陌寒风来去吹,马蹄尘旋上”,可见举子从被州府举荐给解时就穿上了。到了京城,举子们要到礼部汇集报到,此时也要穿:“郡国所送,群众千万,孟冬之月,集于京师,如雪,纷然满于九衢”;此后的干谒行卷时更要穿:“将军虽异礼,难便脱”;考试时,当然也要穿着。
公元860年(唐大中十四年)早春,大唐王朝一年一度的进士科照常举行,第一场的考试内容,依然是诗赋,当时叫“杂文”。在夜幕时,本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中书舍人、知贡举裴坦按照惯例,巡视考场。
为什么这么巧呢?是因为我近几年来,一直想辞去宰相的,所以每年都让儿子令狐滈去例行办理科举考试的手续。手续办完之后,如果我辞职不成功,那儿子令狐滈就不去考试;如果我辞职成功,那他就去参加考试。我们爷俩本来的打算,就是我一离开宰相的,儿子就去参加科举考试(臣二三年来,频乞罢免,每年取得文解,意待才离中书,便令赴举)。至于最后令狐滈能够考上,完全是他自己的本事啊,不关我的事哦(至于与夺,出自主司,臣固不敢挠其衡柄)。
名单中最猛的一个,叫令狐滈。
令狐绹、令狐滈这爷俩儿,正是言官们的重点。
但神奇的事实是,令狐滈不仅赶上了大中十三年十月的手续办理,还参加了大中十四年由裴坦主考的考试,还真就一击而中,中举成了新科进士!
如果中了举,那就得还穿着,参加吏部关试前的一系列活动,比如拜谢座主、参谒宰相等,“暗惊凡骨升仙籍,忽讶谒相庭”。
综上所述,神奇就是神奇,哪有猫腻?
“不知岁月能多少”:“时至今日,我刘虚白不知还能有多少个二十年的岁月”。
刘虚白也看见了他,但他没有什么羞愧的意思。科场蹭蹬,一考二三十年的人多了去了,即使是自己的老同学来当自己的考官,也没有什么可羞愧的。当然,此时此刻,他也是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