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应急厅减灾中心任飞:做好受灾群众的守护人
任飞是一名普通的应急管理干部,1991年参加工作至今,他先后在印江县民政局、铜仁市民政局、贵州省民政厅、贵州省应急管理厅从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28年来,任飞先后获得印江县抗洪救灾暨岩口特山体滑坡抢险救灾先进工作者和党建扶贫优秀工作队员,贵州省民政系统“抗凝冻、保民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和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他坚守“做受灾群众守护人”的初心,在贵州大山里,在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中,不顾个人安危,担当应急“先锋”,第一时间把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的关怀和温暖传递到灾区,点燃受灾群众心中的希望,无怨无悔践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崇高使命。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任飞的身影
贵州地质结构复杂,山高坡陡,洪涝、风雹、干旱、低温冷冻、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及“无灾不成年”之说。走进任飞的办公室,衣帽架上一个磨得发白的背包格外引人注目。打开来,只见背包里面装有笔记本电脑、导航设备、雨衣等灾区一线工作的必需品。而背包和雨鞋就犹如任飞的“兄弟”,时刻准备着和他一起奔赴灾区一线。
2008年,贵州省发生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铜仁市公路滞留人员达3.5万人,城区供电、供水、交通告急,群众生产生活遭受严重的损失。为了不让群众冻倒、饿倒、因灾病倒,任飞向凝冻发起挑战。他用绳子拴鞋、链子套车轮,艰难行走在凝冻路面上开展救助工作,饿了就吃方便面、困了就睡办公室、病了就边输液边处置灾情,大年三十也坚守在岗。没有电,任飞就点燃蜡烛继续办公,挨个核实数据,报表和材料直接传手写稿,及时上报灾情信息。
2013年,四川雅安“4.20”7.0级地震发生后,贵州紧急驰援雅安。任飞负责押运工作。为保证救灾物资安全,他一路38个小时不曾下车,以至于在救灾帐篷、棉被等物资如数运达芦山县重灾区后,任飞一下车就因膝盖长时间弯曲而重重地摔倒在地。
无论是2008年贵州省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10年“6.28”关岭岗乌镇特大型滑坡地质灾害,还是2016年黎平县九潮镇洪涝灾害、2017年纳雍县张家湾镇“8.28”山体崩塌灾害……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任飞的身影。主动请缨奔赴一线的任飞,总能在第一时间将受灾情况形成报告如实反馈,收集保存近500G的影像资料,为领导安排部署救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指导基层开展救援和灾后重建等工作。
在贵州省减灾中心综合部李明胜看来,在灾区保卫群众安全的战场上,任飞是一位英勇无比的“战士”,“在灾情面前,无论什么困难,‘任哥’都主动坚持在第一时间赶赴受灾一线。”
为受灾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2013年除夕前夜,黔东南州剑河县革东镇南薅村发生火灾,28户村民房屋受损。得知情况后,正在回家路上的任飞立刻赶往南薅村。临近目的地时,因大雨路面湿滑,车辆打滑后退了近6米,若不是撞在路边的松树上,车辆将坠入山坡。双脚着地后,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任飞心中一阵后怕,然而,他仍坚持步行前往南薅村。
南薅村房屋以木质结构为主,大火燃烧后遍地狼藉,新春的欢乐荡然无存。村民们紧紧拉着任飞的手,不停地哭诉着火灾的可怕场景。任飞完成灾情评估、指导基层开展灾后救援、慰问受灾群众等工作时,已是深夜12点以后了。摸着咕咕叫的肚子,终于停下来的任飞这才感到饥饿,从后备箱中拿出方便面和矿泉水充饥。
“自然灾害面前,减损就是增收。农村生活艰苦,我有责任帮助群众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任飞亲眼目堵了无数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甚至失去家园,他说:“房子是百姓一辈子的积蓄,我无法接受灾害在顷刻间将其化为乌有,让百姓陷入贫穷之中。”他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每个受灾群众都“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学上、有钱治病”。
为此,任飞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他钻研电脑、文字编排、图片处理、视频剪辑等灾情工作必备技能;研读自然灾害防治、应急管理方针政策和专业读本,20年坚持记录关于工作的思考和想法;参与用于贵州省1.2万多基层灾害信息员培训教材以及《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贵州省“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等资料的撰写;结合贵州省每年因自然灾害倒塌、火灾烧损房子较多的实际,2016年,任飞充分利用他收集统计灾情的工作,为“贵州省减灾安居工程”的数据收集和方案起草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该工程实施后,整合了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农房保险资金、减灾资金等资源,帮助无数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任飞希望,他有一天能聚沙成塔,把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收集的资料有机结合,建立贵州省灾害数据库,实现大数据评估灾情。
28年来,任飞早已习惯了时刻关注雨情、水情、旱情和灾情;习惯了不分昼夜24小时随时待命;习惯了冒着危险深入受灾一线查看灾情、指导基层开展救援、慰问受灾群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只有铭记沉甸甸的使命压在肩上,才能不辜负受灾群众的信任”。任飞说,未来,他将在应急管理工作岗位上一如继往做好受灾群众的守护人,为初心而前行,为使命而担当。
(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与人民网共同推出)
专题:新时代应急先锋
- 标签: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