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国检”借东风 上海检验检疫局助力自贸区发展2016-6-17上海自贸区进口车
为切实提升自贸区“简政”质量,深化落实“一线放开,二线高效管住”的自贸区分线管理模式。无纸化核销模块对于网上申报也按业务要求设置了抽检比率,被系统拦截的单证需要人工审核放行,加以验证监管。同时推行基于信用管理的差别化验放措施,对于信用记录良好的诚信企业适当降低抽检率,并根据日常申报动态调整抽查拦截率。使的红利不仅能够惠及更多企业,也能有效保障国门安全。
2015年,上海局保税区办事处建立了“进出区货物无纸化核销”模式,率先实行自贸区通关无纸化。
细数上海检验检疫部门的信息化技术带来的变革远不止这些。“智慧国检”的东风将源源不断地推动自贸区的风帆,为上海自贸区助力、助威。(鲁晓晨 高之健)
该模式通过信息化手段将货物入境时需要手工申报的核销单替代为通过“特殊区域核销系统”自主导入数据并申报清单,进口时与报检数据的自动比对进行核销。该模式的推广应用,不仅提升了进出区货物报检速度,同时也降低检务窗口差错率,大大促进了自贸区政务无纸化、贸易便利化。
首批十家试点企业之一的上海综合保税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报检员小元告诉笔者:“如果一票单证系统显示成功核销,就可以直接拿到报检窗单报检,省去了原来去窗口签字核销的工作,极大地简化了报检流程。新的核销系统能够有效地为我们节省报检时间,平均至少可以节省半天。”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是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措施,更是上海自贸区的重要任务。在2016年上海口岸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上海市委常委、市常务副市长屠光绍表示,要进一步将“单一窗口”打造成贸易便利化的样板工程。
为了解决进口医疗器械的信息采集和沟通,上海局引入了“互联网+医疗器械”的监管,首次将二维码结合NFC电子标签应用于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管,成为国内最先实用化的进口医疗器械溯源应用。有了这个小小的电子标签,消费者无需专业设备或人员的帮助,通过智能手机就可以对心脏起搏器等进口医疗器械信息辨别。
对生产商来说,加贴了NFC电子标签的商品也相当于拥有了一份证明产品正规、可靠的品质证书,向消费者进行宣传;而对于检验检疫等监管部门,还可以利用对大数据的分析掌握检验监管的重点,推进对进口商及产品实现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监管。
有了“商品溯源管理”这把“利器”在手,上海局对进口医疗器械实现了从生产、经营到使用的全程追溯,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检验检疫部门的三方信息互通互动,将有效杜绝假冒进口医疗器械的行为。
一直以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安全隐患,上海局保税区办事处就此协助上级监管部门深入分析调研,发现从生产商、经销商到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让假冒伪劣产品有机可趁的。在进口医疗器械的监管上,这种缺乏沟通的“信息孤岛”尤其严重。
在企业看来,“单一窗口”的建立不仅仅是一项政务工程,更是惠及民生的好事情。“完全像挂号一样,在系统内约定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两个监管部门和货物都到位。”参与试点的元初物流经理郁雄伟对“单一窗口”的设计表示非常满意。据统计,该企业平均每批货物通过“单一窗口”申报所用时间不超过5分钟,半天即可完成清关手续,相比过去的“式”监管,“单一窗口”充分了实现一口式受理,使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目前,上海使用“单一窗口”的各类企业已超过1200家,2015年通过“单一窗口”进行报检报关作业约12万票。自贸区企业实实在在地享受着自贸区的红利。
为高度对标国际,提升自贸区贸易便利化,上海局自2014年起就积极投入配合上海市打造“单一窗口”各项目应用。仅在2014年首期就试点了“一般贸易进口货物的申报与结果反馈”及“船舶出口岸联网核放”两大功能,收获了不少积极的反馈。
按照规划,今年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还将进一步与口岸监管流程相互融合,吸纳更多管理部门“入驻”。进口货物整体通行速度还将提升15%至25%。
同时,“单一窗口”申报模块还与上海局出入境船舶检验检疫管理系统充分对接,实现上海口岸船舶检疫数据信息共享。上海市口岸服务办公室刘代宇表示,“单一窗口”船舶申报模块的应用,将进一步加强上海口岸信息化建设水平,为广大船舶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016年1月,随着操作员将一台带有“上海国检0001”字样电子标签的心脏起搏器完成打包,上海局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系统的医疗器械项目正式启动。这项源自上海局的检验检疫新技术手段,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企业及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上海检验检疫局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全面探索“互联网+”在检验检疫中的应用,逐步打造“智慧国检”,构建新型智能监管模式,努力实现既在“非传统安全”中国门安全、好场域安全,又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提升通关便利、促进自贸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打通口岸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