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百科

马季:文学的心灵之根

文学作品的民族性是个颇有讨论空间的话题,而且在不同时期关注的重点也不一样,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在40年时间里发生巨变的多民族国家来说,话题就更加丰富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世界正朝着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只有走出去,和其他文明兼容,民族文化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等类似的观点各行其道。因此,正确认识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于世界各民族联系愈来愈紧密的今天,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阿来是一位民族标记非常鲜明、且具有史诗意识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是一部让人着迷的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地位特殊,不仅给读者提供了陌生化和异域感,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生命存在的普遍共性。新作《云中记》是关于汶川地震后10年变迁的回忆,也是阿来在心中积蓄了10年的情感释放。阿来的写作重心有着强大的“磁性”,《云中记》通过生命所经历的磨难和悲苦,折射出经历过这一切后人性的温暖和光辉。

1970年,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出版了《查令十字街84号》一书,记录了她和伦敦旧书店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双方20年间始终未曾谋面,一直通过书信来分享阅读与生活。翌年,海莲终于得以踏上她魂牵梦绕的伦敦,《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就是这次旅行中的日记。海莲返回美国后,将日记与前篇一并出版,受到无数爱书人的追捧,“查令十字街84号”自此成为书痴圣地,成为爱书人之间心领神会的暗号。日记中,她对逝去知音的追念、对英国古典文学与历史的热爱、旖旎的英国风物历历在目,这部书因此被誉为“写给英国及其文学遗产的情书”。如今,海莲已经去世22年,但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的故事依然在流传。那是文学在人的心灵上留下的根。

人的一生有大量时间花在读书上,收益却各不相同,如何读书的确是一门学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读书讲义《读书人》中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他的读书生活和读书感悟。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生活·读书”,以读书历程为经,以情感起伏为纬,分7个小节具体讲述了自己如何在生命历程中偶然邂逅和执着追寻书籍,它们有诗歌、小说,也有学术专著和专业论文,更有布莱克的版画作品,这些书无不为作者打开了通向更广阔的世界的大门,更重要的是与这些书相遇时,作者在生活中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问题、遭遇着危机和真诚思考着,正是这些美妙的相遇让他不断寻出新的路径,并在这些新的路途上迈出坚实的脚步——书和自己的困境、成长与成熟都紧密联系着。第二部分题为“‘晚期风格’之思想”,副标题是“全面阅读萨义德”,主要是对于萨义德的理解,亦包括自己的体验与反思。俗话说,书是读不完的,但每个人在自己的困境、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会慢慢呈现出来,人生会因此变得丰富而广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