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知识 百度百科风投女王徐新揭秘:如何5年45亿做大迅速做到细分市场第一
如果你的产品价格降低30%,用户就可以改变他原来的习惯,他愿意去尝试,因为如果你光去广告,是无法说清楚Uber、Airbeb、滴滴是什么。永辉超市在生鲜版块是做得最好的公司,有很多采购商,但是最近在销售下降了,因为其它生鲜都在打价格补贴战。
他们只要是去买东西,还是会去淘宝查下,或者大众点评看下评价。我跟传统老板说,如果你是传统产品,互联网没有人夸你,你就是没有信用度,你就没有新用户。因为有了参与感,所以口碑的力量和粉丝经济非常大,我们投资的三只松鼠三年就三十个亿了。
他们要有安全感,上辈的父母为他们买了房子,他们就不是钱的奴隶了,而是钱的主人,而且每年收入都在以10%增长。为什么三只松鼠这么牛?就是抓住了休闲食品的消费升级。以前大家觉得康师傅很牛,有泡面、有矿泉水。但是在座各位都在喝什么?农夫山泉!
最后一个是:自建物流。当京东把物流建好之后,如果中午12点下单,晚上就能收到货;如果晚上12点前下单,第二天就能收到,用户非常满意,这才能打得过淘宝,这就是创始人的杀手气质。早期的时候,创始人的眼光常重要的。
车子和房子都可以分享,时间和知识也可以分享,未来的社会就是分享经济,大家的分享行为改变了,但是当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的时候,一切都是免费的。以前Uber是黑车,现在不开黑车就OUT了,把你的思想行为转变了,因为代表的是一种趋势。
互联网什么都好,就是获客成本很高,你的用户成本一定是越来越贵。怎么样让这个模式有作用,就是让老用户不断过来,因为你有他想要的东西。以前京东卖的都是显卡,后来就扩增品类:手机、数码相机等等,用户来的次数多了,如何让老用户不断地过来呢?不是因为你便宜,而是你产品丰富。
我从来没有在1500个即将和正在创业的人面前。我想今天来现场学习是为了进步,所以我的题目是《把握品类机会,打造第一品牌》。我做投资做了二十年,我和很多优秀企业一起成长进步,也一起经历了成长的痛苦,所以今天就为大家毫无保留的分享了。
但是还有一种人是小白兔,跟着你很多年,非常努力,就是没有业绩。小白兔招来的人肯定是更怂的,然后你总在帮助他补他的短板,把你的时间耗进去。你怎么办,不是说一定要他,但是至少要把地方腾出来.凡是老板拿下小白兔的,公司没有瓶颈。
康师傅是军事化管理,有5万个大军到处跑,管理和销售很好,水的成本就是瓶子的成本,所以瓶子的厚度很薄。但是这几招现在不灵,农夫山泉老板是人,管理一般,但是很会定位和推广,抓住了消费升级,现在日子很好过。
第四,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是要踩油门还是踩刹车?
现在的时代非常碎片化、场景化,已经从计划性购物变成冲动性购物,产品要能抓住用户的习惯。买东西的决策也变了,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有层层经销商。而现在只要通过互联网打出去,我就可以调整各种参数,提高用户留存,而线下做不到这块,所以打广告的结果是没办法控制的。
融资要快,金额要大。京东融资的时候要两百万,我们给一千万。一个公司钱多了不会死掉,只有钱没了才会死掉。融资金额一定要大到你的对手望尘莫及,创始人不要太在乎股权的稀释,控制董事会就好。充足的资本也是迅速做大的门槛。找到适合的投资者,第一要认同你的,还能帮上忙,关键时候敢打,能长期持有。
第二件事也很重要,唯品会特别聪明,他们签了独家,现在已经垄断了。卖尾货一年就两季三季,供应是有限的。他们盯着第二名竞争对手,当比对手大两倍的时候,就要求品牌站队。最后对手都被弄死了,他就垄断了,现在客单又拉到了两百多。
亚马逊在美国做电商的时候,沃尔玛已经非常好了,所以亚马逊只是带来方便和选品丰富。阿里巴巴、京东出现的时候,线下并不是很发达。相比线下发展,互联网更快,所以中国互联网第一个卖点是便宜,这个便宜能不能持久?因为投资人要赚钱,不可能一直便宜,便宜其实常有杀伤力的,特别是新品类来的时候,用便宜的模式特别能做大,一旦规模起来的时候,利益就来了;
第三,钱的问题。
消费者往往是先想到品类,再想到品牌的,比如想吃方便面可能会想到康师傅,喝水可能想到农夫山泉。所以,你最好占领一个品类的,你一开始的时候,你的广告就要围绕这个来做,比如避风塘的港式点心、宝珠的宫廷奶酪。做品牌要有耐心,要小火慢炖,不要太贪,就占领一个细分品类就好。
2.6. 拿下小白鼠,我们把员工分成不同的类型,业绩好价值观又好的人这样的人是明星,这样的员工要给他很多的钱给他很多的爱,给他时间创造利润。
第一,聚焦;第二,先去做,创造品类;第三,广告要“三个一”,难忘的一句话、一个画面、一支广告片,打广告一定要持续投放,要打造口碑,要烧到100度,要沸腾,不然就全浪费了。当人群基数很少的时候,口碑就无法形成,广告一定要早打,因为广告价格只会越来越贵。
2.1. 如何做管培生计划?这个事京东最牛的。京东就是去找吃苦的大学生,然后轮岗,每个月写,京东成了黄埔军校,大家非常忠诚。苏宁和国美打架的时候,国美到处去收购,苏宁就做ERP和管培生计划;
2.4. 让员工“绽放”。我们2010年投资良品铺子的时候,它做2个亿,今年做了45亿,每次去他们那里开年会,都会收获很多。去年他们年会的口号是“我的青春我做主”,人人都是经营者,把店长变成掌柜了。掌柜增量提成。掌柜不是随便当的,要竞选,掌柜承包责任制以后员工的积极性就起来了。只要有顾客就不下班,店主就不下班,下了班还去发。绽放是它的法宝;
还有的员工业绩又不好价值观又不好,要让他走。业绩很好,但是吃回扣,拉帮结派的这种人应该怎么办,我们称为野狗,华为联想每年把吃回扣的人送到去。这时候一定要狠,的干掉,绝对要杀鸡给猴看。
价格战打不打呢?一定要打,打价格战是硬道理。互联网2、3年就分出胜负。电商也是这样,O2O也是这样,都会遇到这个事情。听说“去哪儿”招了8000个大学生,直接去酒店前台抢携程和美团的客户,这个叫做“切客”,有些不厚道,但现在它的流量涨得很快,最后两方打得很激烈了。第一名和第二名打的时候,如果没第三名的事情,第三次基本就出局了。
三、怎么做细分市场的第一品牌呢?
在生意这个世界,你经营的如果是一个好生意,就胜利了一半。产品天生就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价格,有的是品质,服装的第一需求是款式好不好看,价格便不便宜。但是选择食品、化妆品、奶粉,第一品质就是要好。
人均P到一万美金的时候,购物中心会蓬勃发展,而购物中心周一到周五的流量都是靠餐饮,所以,如果投休闲餐厅,跟准哪个商场很重要,要求这个mall够大,要有游戏中心、卡拉ok等等,这是四菜,一汤就是餐厅,然后变成里面的标配。
一开始,京东做的时候也跑得很快,然后遇到价格战,我们卖什么,竞争对手就比我们便宜。如果我们不出击,对方成长起来以后还是要打价格战,花更多钱,所以早期就要把竞争对手在摇篮里面。于是京东借了好几次钱助力,然后对方最后也吃不消了。
总的来说,价格定位就是第一定位,我们投唯品会赚了很多钱,一开始客单二百块钱不温不火,后来把客单降到100块钱120块钱,流量增加了很多。这就打到了淘宝的用户,当价格下来的时候,就切入到淘宝的人群里面了。因为淘宝的用户第一件事情是比价格,用户发现唯品会的产品比淘宝便宜,质量还很好。所以人群一下子进入,三亿五千万的人群,成长很快。
对于O2O企业,在下三线市场的时候,是要下10个城市还是下到100个城市?饿了么的豪哥做外卖的时候,他做了一件很牛的事情 -——他让不会用App的老板学会了。但是这个时候然后美团就上来了,饿了么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
土豆和优酷是同时开始做的,土豆的用户洞察很好,但当时烧带宽,土豆想等融资到了再踩油门,没关系不就是多花钱,我们带用户就回来了。但是当对方做上去了,用户就很难回来了。
产品还有分标准化产品和非标准化产品,决定你做直营还是做平台。沃尔玛虽然天天平价,但是它打价格组合拳,有高毛利的产品,有低毛利的产品,组合在一起你就觉得还好。屈臣氏也是如此,有的自有品牌的利润达到20%到30%,只是你意识不到。
我们今日资本相信品牌的力量和增长的力量,中国是品牌的天堂,有很多品类,变化带来了品类的机会。这些机会在和新加坡都没有,是中国所特有的。
沃尔玛和家乐福等大卖场以前生鲜便宜,可以不赚钱,然后通过干货赚钱——生鲜抓眼球不赚钱,干货赚钱不抓眼球。洗头发的、衣服、电器,这些都赚钱,但是全部被互联网抢走了,现在来的都是老婆老太太,流量不行,他们必须做出大调整。现在辉煌不再,干货的流量也下来了,因为用户都去电商平台买了,流量一不行就不敢开店,增长就降低下来了。
创业的时候,有的人做零售,有的人做品牌,如何选择呢?亚马逊的创始人在1997年的时候就在年报里面说了,零售的实质,不管是线上线下就是三件事:1 产品极大的丰富。2.价格实惠。3 .体验好。在中国还要增加一个:快。京东在快这个点上,做的特别好。
徐新:消费者买东西不是看C2B还是B2B,是看你什么品类,我要买3C去京东,买服装去淘宝,买书去当当,在上海宁波买丝绸用品去一号店,所以还是要有品类。至于模式是C2B还是B2B关键还是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我们投完三只松鼠之后,去听了很多用户的对话,我们发现:他们不是要便宜,而是贪便宜。中国人挺聪明,是很精明的群体,喜欢贪到便宜的感觉。不同的人群对产品的展示需求是不一样的,60后看文字,70后看图片,80后看视频。
以前在淘宝搜,恨不得搜出一堆产品出来比较,但是移动端没有多少时间,所以就是刷频。谷歌说:“未来的互联网80%的内容是视频。”我们看到什么就买什么。
选择用户定位的时候,对于大B和小B,我们喜欢小B的企业,但是我们更喜欢B2C的行业,但是B2C要定位。这个人群是,有钱在,穷人在下面。我们不太喜欢做特别高档的,喜欢做大众的塔基人群,就是中低档的人群。当我们做赶集网调研的时候,我们发现了新的人群:保洁、保姆、保安。他们都在赶集上讨生活,三个月就重新找活,但是这些人也迅速向中产阶级挺进,每年收入都在增长。
中国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宅,很多是独生子女,这些宅男宅女长大了。他们都是互联网重度用户,根据百度显示,他们在网上呆了7、8年,平均每用11个小时左右,中国电商占比达到了10.7%,已经超过美国。所以,年轻的消费者生活方式改变了,在网上呆着,在网上叫餐、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