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低调闯关”:33城二手房价环比下跌
年关将至,房地产市场的“收尾”如火如荼。
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以及1-11月全国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相关数据。透过这些数据,年末全国楼市的全貌一览无余。
11月,70城房价继续保持稳中有降,新房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有21个,二手房价下跌的城市则达到33个。其中,“一线城市涨幅扩大、二三线城市涨幅持平和收窄”是主旋律。虽然深圳等城市因政策原因出现房价异动,但无碍整体市场的稳定。
今年下半年以来,房企纷纷启动降价策略,被认为是促成价格调整的原因。到年末,财务结算周期将至,房企“闯关”的冲动有增无减。公开信息显示,今年11月,房地产市场以价换量现象仍然突出,这将可能促使全年销售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是房地产政策出台最为频繁的年份,临近年末,地方政府的“松绑”冲动更是强烈。但受访者普遍认为,随着监管层的定调,“稳定”仍将是市场的主旋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第二年提到“房住不炒”。
北京“分裂”、深圳异动
今年11月,70个大中城市中,有21个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下跌,数量创下2016年2月以来的新高。二手房方面,则有33个城市的价格出现下滑,这是连续两个月出现超过30城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的现象。这两个月间,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城市的数量均高于上涨城市数量。
平均来看,今年11月,70城一、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分别为0.30%和0.12%,相比10月分别收窄0.2和0.01个百分点。
房价涨幅稳中有降是今年下半年市场的主旋律。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指出,近期,虽有部分城市试图松绑调控,但在政策的抑制下,市场总体仍然保持平稳下行,支撑房价上涨的动力越来越弱。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孔鹏对房价的解读为,“11月份,各地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一城一策、因城施策,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保障了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
从城市层级看,今年11月,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10月扩大0.5个百分点;31个二线城市上涨0.2%,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35个三线城市价格上涨0.5%,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
二手房方面,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二线城市上涨0.1%,涨幅持平;三线城市上涨0.3%,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
张波表示,“一线城市涨幅扩大、二三线城市涨幅持平和收窄”的现象,体现出板块轮动效应下,一线楼市已重新成为热点,三线楼市则随着棚改的退潮而降温。
值得注意的是,11月,北京的新房价格出现1.7%的环比涨幅,位居70个大中城市第三位。二手房价格却环比下降0.4%,连续5个月出现下滑。
对于这种“分裂”的现象,有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由于“控房价”工作较为出色,近期北京在新房网签中,“放行”了一些高价项目的签约,从而拉高了新房均价。但因是“随机行为”,该举措并未刺激到二手房市场,当前北京二手房买卖双方的预期仍然不高。
11月,深圳二手房价格出现1.4%的增幅,在70城中仅次于唐山。上海易居研究院指出,这是因为深圳在11月11日调整了“豪宅税“政策,将大部分建筑面积低于144平方米的房屋“剔除”豪宅之列,从而享受到税费优惠。这一举措刺激了深圳二手房交易的升温,并抬高房价。
以价换量仍是主流
房企主动让利,也被认为是维持价格平稳的原因,这一举措还刺激了市场交易的升温。
由于融资渠道大幅收紧,今年下半年以来,房企频繁出台价格优惠措施。其中,“金九银十”成为企业的主要“收割”目标。
以恒大为例,在8月推出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的优惠措施后,恒大在9月实现831亿的销售规模,创下国内房企的单月销售纪录。10月,恒大将此纪录提高到903亿元。
进入11月,虽然促销的声势有所衰减,但“以价换量”仍然普遍存在。公告显示,11月,万科、恒大、碧桂园、融创四家“第一梯队”房企的销售均价均低于10月,龙湖、世茂等十强房企同样出现销售价格下滑的现象。
下半年以来的以价换量效果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7月到11月,全国商品房单月销售面积连续5个月高于去年同期。
这也填补了上半年市场相对冷清带来的销售缺口。今年前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4.8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0.2%,增速比前10月加快0.1个百分点。这也是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累计增速连续两个月正增长。同期,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13.9万亿元,同比增长7.3%。
受访者普遍认为,按照现有的节奏,今年的房地产销售规模有望超过去年,继续刷新历史纪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07年到2018年的12年间,每年的月度交易高点均出现在12月。
“12月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财务节点,房企通常都会在年末加大销售。一是为了完成销售目标,做大规模,为以后的融资和拿地提供支持;二是将营业收入结转到未来一到两年,为将来储备业绩。”前述房企人士表示,临近年末,房企不会再大张旗鼓地促销,但仍会低调地推进销售,并迈过年关。
2016年至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已连续三年创下新高。201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2亿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接近15万亿元。
行业利润将受到挤压
随着销售升温,房企的资金状况也相对良好。今年前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6.05万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与前10月持平。其中,定金及预售款、个人按揭贷款两项来源的增速均达到两位数,这两项资金占比接近50%。
投资方面,前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其中,前11月房企土地购置面积2172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2%;土地成交价款11960亿元,下降13.0%,但降幅都有所收窄。
上海易居研究院指出,时至年末,一方面房企急需完成本年拿地目标,另一方面各城市将部分此前流拍的优质地块纷纷降价挂牌。在供需两方的推动下,房企土地购置金维持高水平增长,将为开发投资提供重要支撑。该机构预计,今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维持在两位数以上。
但对于销售能否继续增长,业界普遍持有否定看法。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提出“房住不炒”,并再次强调“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后,央行也表态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统筹做好房地产金融调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这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基本基调不会改变,融资政策尤其将维持严厉的状态。在这一政策环境下,明年楼市将可能进一步下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前11月,房企竣工面积下降4.5%,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增速都有所下滑。张大伟认为,这可能导致明年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下滑,甚至不排除商品房销售额也出现负增长。
某闽系房企相关负责人近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今年公司将资金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强调销售、回款,目的就是为明年做准备。按照该公司的判断,由于今年的拿地、融资成本都比较高,明年整个行业的利润都将被压缩。
太平洋证券指出,从成交量上来看,2019年或将是新房市场的“历史大顶”,后面几年“量跌价稳”将是大势所趋。该机构指出,过去三四年新房成交连年超预期,除了棚改货币化的催化剂作用外,成交主力其实是透支的未来的城镇化需求(县城迁徙到地级市,地级市迁徙到省会城市,老城区迁徙到新城区)。未来新房需求将向每年11-12亿平方米左右的中枢水平缓慢回归。
- 标签: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