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慕兰自传》被指历史专家称有夸大但勿苛责中国百科网官网
根据峰等多方回忆材料,其实对于向忠发也早有准备。
首先,于1931年12月21、22日,由中央交通局人员护送从上海到达福建汀州闽粤赣苏区,而方面的“伍豪启事”是在1932年2月16日起在上海各大陆续登出的,“对于处置伍豪启事的全过程既没参与,更不知情。”
吴持生对此并不认可,“地下工作者只需隐藏自己的身份,不存在问题,因派出工作暂时断开组织上的联系,回来后经审查无问题即可恢复组织生活,也不存在什么恢复的问题。这是隐蔽战线的一个基本常识。”
顾顺章后,怕向忠发出事,让他暂时与自己同住,并他不准外出与姘头会面。6月21日晚,向忠发夜宿旅馆未归(隔日早上被暗探),立即提高,按照秘密工作纪律发出信号,通知所有有关人员疏散转移,同时派人寻找向忠发下落,很快查出向忠发陈琮英等并组织营救。
营救开始前,峰夫妇俩安排她住进一个白俄公寓,那里是地下党的一个单线联系点,房租和伙食等费用都由党组织支付。“为了打扮成一位上层妇女,我烫了头发,穿上半高跟鞋,戚元德还给我做了一件乔其纱旗袍,光是这件旗袍就花了好几十元。这一切都是戚元德亲手操办的。”书中这样写道。
“”成婚,是《黄慕兰自传》中更为人的说法。
黄慕兰家人长期采访及。黄慕兰女儿陈大中的一席话经朋友转达给了吴持生。陈大中说,其母亲是亲历者,别人没有经历过,吴亦不可能知道当时的情况,“对一些非议不去理会,相信历史、相信。”
值得注意的是,黄慕兰自传中没有任何一处提到赵子柏。据《日报》报道,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黄慕兰从秦城出来就拿起了笔。她总共写了六个版本的传记,其中最长的自传是为党组织写的,至今仍遵守纪律不公开。
孙晓村也否定了黄慕兰的说法。他在《我的回忆》中写道,在杭州期间,陈志皋与黄慕兰已经开始恋爱,他还劝黄慕兰只做工作,不要与陈志皋谈恋爱。
“我反对他们恋爱,因为黄定慧(即黄慕兰)是员,组织上又没同意。但由于陈志皋不顾一切做营救工作,两人情投意合。陈介卿在春天病故,陈志皋守丧之后,两人就结婚了。黄定慧工作做得很好,但婚后。”孙晓村在上述文章中称。
而孙晓村在《我的回忆》里也给出了另一个版本的说法:陈志皋的父亲那天突然回家告诉陈志皋,让黄慕兰找孙晓村报信,法租界向忠发。他们还准备请法国律师设法营救。黄慕兰筹了一皮箱的钱,正要送去,陈父又派人来信说不用送了,向忠发已倒向蒋介石,供出了的秘密住所并带人去捉。
据吴持生介绍,隐蔽战线的“情报”与“机要交通”工作在上海时期直属中央局,最早分别由“特别任务委员会”(由、向忠发、顾顺章组成)和“交通委员会”(由、向忠发、峰、余泽鸿组成)筹备组建成立“中央特科”、“中央交通局”,两个秘密工作机构平行存在,操作、垂直领导,相互间工作往来由统一领导协调,严禁工作人员间横向交错私自往来。
黄定慧又名慕兰、彰定、淑仪,女,1907年生,湖南浏阳县人,大学肄业,中员。1926年秋起在武汉参加活动,历任汉口特别市党部妇女部长,江西省委、中央暨南方局、北方局秘书兼机要交通员。1931年春调任中国人民互济总会营救部部长,在抗日战争期间兼任过不少社会职务,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42~1944年被囚重庆,后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在沪参加文艺和银联复兴工作。1950年后任救济总会上海分会秘书。1955年始因错案长期受审查。1980年4月后,任上海参事,上海市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
在《黄慕兰自传》附录“黄慕兰生平大事表”中,1991年标注为“庆祝上海参事室四十周年,承认党龄连续”。
1955年,黄慕兰因“潘扬案”,进行内部审查。1963年被判“、、”罪,管制三年。1967年6月再进秦城,直到1975年出狱。此后历经4次,1980年才告。
《黄慕兰自传》提到,1987年,上海市委组织部传达决定:“承认1926年,但1933年,按1951年重新计。”
的这则“伍豪”启事,在“”时曾被“”利用以。吴持生曾地指出,黄慕兰自传中的这段描绘,恰好“”“伍豪事件”发生时未进苏区,“不正是之流,难以寻找的总理最好的证言、证词吗?”
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多年从事中国现代“特工”史的研究和教学。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白区的情报活动,事涉隐蔽战线,长期以来一直为学术界讳言回避。近年学术相对宽松,历史问题得以逐渐解禁。然而,由于情报工作事属绝密,当时就鲜有文字资料留存;部分资料目前因为各种原因深藏闺中,无法获读。公开出版的文字资料,也由于种种可以想象和理解的原因,多存在模糊和矛盾之处,难以核实。
党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在接受中网采访时曾谈到,特科建立之初,等领导人便,不许用、美色引诱和来获取情报和发展关系,其重要原因在于上述手段是一柄双刃剑,若以此对敌也会腐蚀自身。
一位要求匿名的特情研究专家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其从权威渠道获悉,“黄慕兰与陈志皋的恋爱显然是违反纪律的,所以特科与黄脱钩,并对黄下了结论。”
据出版社称,后两版在第一版基础上修正了若干人名、地名及事件方面错漏。“最美红色女特工亲述”则是最新版增加的副标题。
营救部长?
“她后,也未发现有组织和同志的问题,继续还做过一些对党有益的事,是我们的朋友、的同、同情者,不是敌人、。”峰的妻子戚元德曾这样对女儿吴持生说。
率先发现向忠发?
《黄慕兰自传》中提到,1980年4月,秘书杨荫东曾嘱咐她再写一份有关发现向忠发前后经过的材料,“因此事长期未公开过,而我是最早发现报告党组织的当事人,理应补述当时情况留存中央存档的。”
据《黄慕兰自传》描述,戚元德将她请到家里劝她,还提出团中央关向应了,希望她设法营救。黄慕兰在书中称,这是“党交给我的第一个重要任务”。日后其子女回忆,营救关向应正是母亲最喜欢向他们讲述的故事。
“”成婚?
吴持生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曾提及戚元德的一份原始回忆材料,注明黄慕兰“是大时代,曾为党做过有益之事,后因其作风等屡教不改,秘密工作条例等原因,经恩来同志决定与其切断组织关系。”
《黄慕兰自传》中没有提到的是,当时孙晓村也在为互济总会工作,经常受命通过陈氏父子的关系营救同志,设法使租界房不将他们引渡到中国地界,或通过法律程序帮他们打官司、。
“潘汉年应该有很多渠道能获知向忠发的消息,黄慕兰自传有点夸大(个人作用)。”尹骐认为,许多历史事件,各人说法不一、没有旁证,很多细节确实很难确定。
当时,吴持生曾多次请出版社派员(包括黄慕兰家人)共同出席讨论,但出版社方面均以开会出差太忙为由。
这是今年1月再版的《黄慕兰自传》中描绘的一幕,封面赫然印着“最美红色女特工亲述”的字样。在书中,黄慕兰自称与潘汉年同时被推荐给中央,留在上海做地下营救工作,她负责对外联络,潘负责对内联络,两人“组织关系定为单线联系”。
此前许多将黄慕兰描述为“中央特科情报员”,隶属于特科二科(情报科)。事实上,黄慕兰在书中并未明确说明这一点。
事实上,黄慕兰在咖啡馆“偷听”到的消息,也是别人有意传达的。这个人是时任法租界薛耕莘。据其本人向记者回忆,当他得知向忠发、即将出发指认领导人住址,对其不齿,就让同在房做翻译的同学曹炳生赶紧把消息透露出去。
(感谢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徐有威先生对本文采访的协助)
公开资料显示,1927年“大”失败后,刘伯垂宣布退出中国,前往日本,次年回国隐居于上海。1933年5月,陈铭枢、蔡廷锴在福建准备反蒋抗日,派去与联系的人正是刘伯垂。“福建事变”后,刘伯垂赴闽,任福建省人民委员。该解散后,刘再度返沪。回到上海后,刘伯垂并未谋事,他肝病缠身,生活清苦。1936年秋天,刘伯垂在上海病逝。
2008年,民建中央官网曾连载孙晓村的回忆录《我的回忆》。文章显示,1931年夏天,孙晓村收到浙江省财务人员养成所的聘书,营救工作需要有人接替,就向互济总会提出,派一个能适应封建家庭的人继续与陈志皋保持联系。接替他的人正是黄慕兰,在孙晓村的介绍下,她以的上层妇女身份出现在陈家面前,请求他们搭救被错捕的“姑表兄”(即关向应)。很快,她凭借得体的仪表和谈吐赢得了“陈老太爷”的信任,将她收为干女儿。
对于这两处描写,沙青青认为“可信度很成问题”:“以她这个层级的身份,在当时不太可能冒风险与其见面商谈。从组织关系上来看,也不合理,我甚至怀疑周本人与她并无多少直接的工作交集。”
据书中描述,当时贺昌还将时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潘汉年与黄慕兰“一起推荐给中央,留在上海从事以营救难友为主的地下工作”。最终中央决定将两人“组织关系定为单线联系”,并确定黄负责对外联络,潘负责对内联络。
在他看来,单从在互济总会任职一点无断黄慕兰的特科身份,现阶段也没有公开档案资料证明其与潘汉年的关系,“当时内部对她的身份熟悉者并不少,亦不可能真正做到所谓单线联系。”
据《黄慕兰自传》称,在最高宣布其无罪的正式公文后,附有对其所作结论:“于1926年,1933年。”黄慕兰对此拒不接受,在结论后写明自己“在白区地下工作一直保持单线联系,从未过,所谓是对特殊任务掩护的说法”,并表示将继续向中央。
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包括86岁的潘汉年研究专家尹骐在内的多位特情研究专家认为,《黄慕兰自传》有一定夸大美化成分,其特科身份存在争议,更接近潘汉年临时安排的联系人。
黄慕兰自传称,她回到上海时,潘汉年已调往中央苏区,“他原先的岗位由刘伯垂同志继任”。陈志皋1933年向她正式求爱,当时贺昌还在苏区(1935年3月),她迟迟未予答复,直到刘伯垂夫妇极力促成这桩婚事。
在日常工作中,黄慕兰最重要的关系人就是陈志皋。无论是营救关向应、发现向忠发还是通过律师反击“伍豪启事”,都通过陈志皋之手完成。
策划反击“伍豪启事”?
事实上,早在黄慕兰接近陈志皋之前,其身边已围绕着不少员。
交通员?
黄慕兰边面不改色地喝咖啡,边紧张地琢磨此人是谁?她突然想到了向忠发,时任中央总!于是赶紧佯装头痛回家,将消息传给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潘汉年,通知等领导人紧急转移,躲过一劫。
黄慕兰和陈志皋的结婚照。
早在4年前,吴持生就开始向该出版社反映,《黄慕兰自传》“存在诸多严重失实问题,、我们党的隐蔽战线工作”,将已发行的书收回,消除不良影响,并通告不要继续炒作。
就在黄慕兰接近赵子柏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向忠发在法租界事件。
曹炳生“无意中”谈起“南京国民派人来抓了一个头头,湖北人,60岁左右,镶一口金牙,酒糟鼻子,只有9个指头,是10万元才抓获的”,还说“这家伙真不中用,一坐上就吃不消,了”。
多年来,吴持生一直在整理父母的回忆录和工作手稿。据其父母的回忆录,吴持生认为,营救关向应一事的关键环节是拿回英国房同时搜去的一箱文件,确保不关的身份、泄露党的重要机密。
不过,对于这样的评价,原中央交通局局长峰的女儿吴持生持否定态度。
中央宣传部干部周康文组织了一个党外进步人士学习小组“世界与中国社”,陈志皋和同学孙晓村(“”后曾任全国政协副和民建中央副)都是。
不过,尹骐亦强调,不应以今日眼光对黄慕兰过分苛责,当时形势,其因恋爱、家庭等各种原因没能“初心”,中途“疏离了”,类似情况也很常见。
贺昌是黄慕兰第二任丈夫,时任中央北方局。当月在上海召开的第六届四中全会上,贺昌因此前错误执行“立三线”被撤销。
潘汉年研究专家尹骐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潘汉年1963年“假释出狱”后在郊区田河农场劳动,期间曾写过一份个人“特工”生涯的回忆材料,至今未予公开。上世纪80年代末,在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尹骐开始写作《潘汉年的情报生涯》一书,有机会看到这份材料,其中提到潘汉年把黄慕兰从互济总会“借调”到情报系统是为了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接近拉拢法租界房华人探长赵子柏。
鲍君甫的女儿鲍美云、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何志毅也曾向记者回忆上述事件。其称,鲍君甫和刘鼎将“假文件”交还房后,鉴定文件为“学术研究资料”,而者是一位“激进学者”。房由此相信关向应不是要犯,将他转交龙华警备司令部关押。此后,鲍君甫又利用内部关系多方斡旋,8个月后,关向应以“误捕”被出狱。
《黄慕兰自传》中提到康生和潘汉年两次坐车找她面见。一次是向忠发次日,要求黄慕兰向房有关人员花钱向忠发的口供材料,她认为此举不合情理,可能身份,并没有答应,“当时恩来同志可能是太着急了,来不及周密地思考筹划”。临走前还表扬她与潘汉年配合“一上马就为党立了一大奇功!”
6月23日,向忠发被引渡到淞沪警备司令部,24日凌晨3点即被枪决。这也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
据《黄慕兰自传》称,1931年12月,康生和潘汉年再次开车接黄慕兰去见,到后两人离开。先是表扬她成功营救关向应,又说顾顺章后敌人四处已自首,问她能用什么巧妙而有效的办法替他。黄慕兰提出可由陈志皋律师代表他用“伍豪”的笔名发一则启事,对此十分满意。
“按照一般惯例,本来应该是男对外,女对内的,为什么中央确定我对外呢?”《黄慕兰自传》称,组织上考虑到黄慕兰在武汉工作时的社会关系可以利用和掩护,有助于向党外开展上层联络,即使不测,也可以家庭关系奔走营救。
向忠发
今年6月底,“红色女特工黄慕兰110岁”的新闻接连转发到吴持生的微信上,她突然感到“真的累了”。3个月前,她刚刚写了长篇文章反驳黄慕兰孙女陈弘莘发表在海外网站上的文章《以事实说话用衡判》。
“如果黄慕兰属特科潘汉年领导,她即不是峰领导下的中央交通局,为何她的思想工作及参与营救关向应等工作安排一切都由戚元德经手操办,戚元德还能直接把她请到驻机关的家中?这在当年隐蔽战线秘密工作中是严禁的大忌。”吴持生说。
从解放到“”再到后,“”问题始终是黄慕兰的。
陈志皋就是党组织为黄慕兰物色好的关向应的律师。他毕业于上海院,当时正在某律师事务所做律师。他的父亲陈其寿(字介卿)是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堂的唯一华人,很有地位。
不过,吴持生、江晓平、马长虹等人均质疑刘伯垂是否接替潘汉年“单线联系”黄慕兰。
上海图书馆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竞争情报部副主任沙青青长期关注史及特情研究。
但公开史料与黄慕兰自传的描述有所出入。公开资料显示,潘汉年于1931年1月刚刚调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4个月后,由于原中央局候补委员、负责情报工作的顾顺章,中央决定重组特别任务委员会,、潘汉年与康生同期调往特科,潘汉年协助,任特科二科科长,主要负责搜集情报工作。
不过出版社在新书《再版说明》中称,在首度出版前“曾做了大量史料核实工作,尤其是对一些重要事件,在中央档案馆以及党史研究机构的帮助下,作了结论性认定”。澎湃新闻记者多次联系该书编辑,但一直未获答复。
吴持生认为此话不实:“成功营救关向应是党组织精心运作的结果。”她指出,和“炒手”们不应为满足读者猎奇心而专挑某些环节肆意炒作,造成一名中国中央局候补委员的系于一个女子一颦一笑之间的,“这样做已经了历史,损害了及领导人的形象。”
在问题解决后,黄慕兰仍继续为党龄。
在吴持生看来,《黄慕兰自传》中描述的情节恰恰显示,黄慕兰实为峰领导下的交通员。这一点也是峰、戚元德夫妇确认的。
针对“伍豪启事”事件,吴持生、江晓平、马长虹等人均曾发文黄慕兰说法的漏洞:
此前陈大中也曾多次向表示,母亲对“红色特工”、“间谍”甚至“交际花”等称呼十分反感,“她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
7月初,最新一波黄慕兰的新闻报道刊发后,现年77岁的吴持生再次不厌其烦地将一连串质疑文章贴上个人博客,重申发现向忠发、营救关向应、反击“伍豪启事”等事件都是主动应变、群策群力的结果,并直指黄慕兰系因违反组织纪律被“淡断组织关系”,而非其自称的“成婚”。
在大型电视专题艺术片《百年恩来》中,有一幕就是边理衣箱边对说:“黄慕兰来电话说,法捕房薛耕莘通知,向忠发了,我们必须立即转移。”
2004年,《黄慕兰自传》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并于2012年、2016年两次再版。2013年1月11日揭晓的“2012年后中国影响力图书”评选,将《黄慕兰自传》列为传记类榜首。
刘伯垂夫妇声称,“陈志皋是中央给你指定的主要工作对象,如果现在为了个人婚姻,擅自放弃,离开这个极其重要的岗位,是无法向党组织交代的”,强调其与陈志皋结合有利于掩护身份,绝对合乎工作需要,并承诺将向中央证明此举不是私自的无组织行为。
峰夫妇在回忆营救关向应一事末尾提到,“峰派出交通员黄慕兰携重金疏通、聘请律师,最终关向应无罪。”
“这些当事人的文章不能等同于史实,只能作为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需要与其他文献资料以及其他当事人知情人的回忆相互印证。”徐有威说,情报战研究领域迷人神秘,蕴含着大量丰富的历史信息,有待学术界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深入发掘。
由于顾顺章后,鲍君甫身份押回南京,重组的特科急需在租界房建立新的内线。而之所以选择黄慕兰,潘汉年看中的也是她与陈志皋的关系。他听说“这陈律师正在热烈追求黄慕兰”,由黄出面找陈律师做中介,再去接近房的人,既合适又比较容易。
22日晚,住进了机关新点周惠年家,而非《黄慕兰自传》所说的法国都城饭点。凌晨1点,提前埋伏的特科人员看到向忠发领着房的人打开了家大门,确认他已。
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潘汉年的情报生涯》一书中,尹骐根据潘汉年的回忆详细叙述了黄慕兰与赵子柏的来往。赵子柏对黄慕兰几乎一见钟情,急于与她交朋友,对此黄慕兰曾向潘汉年透露些许反感,但潘她“冷热适度,一张一弛”,慢慢地可以单独与他会面进行试探。但他同时提醒黄慕兰,“一定要善于自己,不能迁就他的过分要求。”
据中央党史研究室薛钰撰文介绍,在康生、潘汉年离开上海后,特科后期工作由武和景、欧阳忻、刘子华相继主持。
1931年5月,贺昌请求到中央苏区去打游击,被批准。黄慕兰要求与贺昌同行,贺昌没有同意,还请峰、戚元德夫妇做她的思想工作。
拉锯
陈弘莘写道,“一些史实由于年代久远而模糊,出错都是可能的,然而,却不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不是一个善意的衡判,对一位百岁老人的和名誉,更不是有的人所能接受和的。”
1931年6月22日下午,24岁的黄慕兰坐在上海一咖啡馆内,正与律师陈志皋闲谈,偶遇陈的同学、法租界房翻译曹炳生。
其次,策划反击“伍豪”的不是黄慕兰,而是上海临时中央。继中央苏区苏维埃、上海地下机关报声明后,中央特科设计利用公开作出反击:先是在《申报》登出一则间接的广告,之后商量决定由潘汉年找陈志皋代表伍豪登一个否定的启事。后来陈志皋出面找了法国律师巴和完成此事。
《黄慕兰自传》
女“特工”?
而据《潘汉年的情报生涯》一载,几天后潘汉年就通过上海社会局情报人员吴汉祺拿到了向忠发的口供。
薛耕莘后来官至上海法租界特级督察长,成为法房华人最高职位者,与潘汉年、李克农等地下党元老多有往来,一直暗中帮助人。
人民出版社副编审马长虹也曾公开撰文称,“这种隆重的见面方式,在刚出了顾顺章、向忠发两大,的上海,是多么不合时宜呀?而且,这也明显违反了地下工作单线联系的原则。”
1933年5月,潘汉年离开上海转移到中央苏区。此前一年,因世界与中国社部分,黄慕兰与陈志皋等人前往杭州暂避风头。
后来,吴持生联系到再版策划人,其答复称,该书是经过审批批准出版的没有问题,并称他们找不到专家论证查实有关问题。
附:1991年《上海市人民参事室四十周年》纪念集“现任参事名录”
据《黄慕兰自传》称,1931年1月,其调任互济总会营救部部长,是时任特科二科科长陈赓征求贺昌意见后共同提名,经批准的。
“黄慕兰是我父亲峰领导下的交通员,她做过什么特工活动了?”7月30日,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吴持生语气激动、难掩。“我们党这么多杰出地下工作者,里面不乏女性,像第一女交通周惠年,中央党部秘书处机要速记员沈安娜,你们不写,为什么光要炒作黄慕兰呢?”
尹骐始终对黄慕兰的命运怀有几分悲悯:“当时不管党派她去做什么,她都表现得很积极。”
沙青青称,事实上,1931年9月,江苏省委就曾明确发文互济总会及上海市互济会的工作,指出其“机械地将救济工作看成发展组织的唯一出”,不重视和宣传,因此甚至“形成了的工作方式”。
吴持生称,起初出版社一直推托不予理睬,她写了两份内容有差异的反映信给中央及地方各党史、宣位,“其中一份涉及私生活问题的我从来没有主动在网上公布。”
黄慕兰慎重考虑了“组织上的意见”,最终应允陈志皋的求婚,于1935年5月举办婚礼。黄慕兰自传中还提出,这门婚事在1938年得到了刘少文代表的批准和认可。
今年7月18日,黄慕兰在杭州一家医院度过110岁生日。在此前后,报道多誉以“曾在千钧一发之际救过”、“曾被称为党的百科全书”。
不过据《潘汉年的情报生涯》一书披露,黄慕兰能够拉拢赵子柏打听房内外的各种消息,除了个人魅力,丰厚酬金也是重要因素。只是过了一段时间,黄慕兰隐隐约约告诉潘汉年已对赵的粗俗态度穷于应付。潘汉年意识到这样终非长久之计,便决定另派一位情报干部去他身边充当“伙计”,希望能在房谋得一个正式职位以便长期埋伏。
2012年底,在吴持生牵头下,西花厅和红岩儿女联谊会曾召开一场“纪念周总理诞辰115周隐蔽战线专题研”,隐蔽战线后人、专家学者、记者等近百人参会,包括吴持生、江晓平、马长虹发表的剖析《黄慕兰自传》“不实问题”的文章都被收入论文集。
“奶奶从未说过她是任何事件唯一的情报来源。自传中,奶奶只是平铺直叙的讲了自己的一生,她从17岁起在风口浪尖上的起伏,她的付出和努力,她的承受以及宽容。”
有据此报道,“鲜为人知的是,黄慕兰是第一个将原中央总向忠发的消息传递给中央的人,使等得以及时的转移,使当时的机构避免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尹骐在《潘汉年的情报生涯》中并未提及黄慕兰有无“率先”向潘汉年汇报向忠发的消息。书中仅写道,潘汉年接到中央,要求黄慕兰立即约见赵子柏了解向忠发后的情况,重金请他向租界房疏通,的引渡要求。但由于负责出面的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强硬态度,行动未能成功。
黄慕兰在书中写道,峰告诉她,关向应到延安后,“在病中还惦念着我,知道我仍在白区工作而向组织要求说,他日成功,慕兰回来,请求组织上一定要她呵!”
尹骐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特科除、潘汉年、康生领导外,固定人员很少,行动科从事暗杀,工作人员相对多些,情报科则只有几个人,多的是由潘汉年临时联系调派一些人,参与处理具体的任务。黄慕兰应属此类,其组织关系在互济总会,并不属于潘汉年直接领导。
在这篇2013年11月发表的旧文里,陈弘莘回忆奶奶从秦城后的艰辛,举手投足间大家闺秀的端庄和知识女性的风度,并“别再制造新的”。
黄慕兰
1991年,上海市人民参事室为庆祝成立四十周年出版纪念集,黄慕兰被列入“现任参事名录”。名录介绍她为“中员”,列举其个人事迹,并未触及“1926年”、“1933年,按1951年重新”等时间和党龄问题。
“互济会并非的核心机构,更不是秘密部门。”沙青青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互济会属于的外围组织,也是公开的群众组织,的确可以借此组织为掩护,进行秘密活动,但其最重要的任务是扩大在工人中的影响力。
然而在黄慕兰借口中断与赵子柏的联系后,他就再也没有原先的热情和积极心,对情报系统交给他的任务渐渐虚与委蛇。不久,潘汉年决定另谋一条通向房的情报渠道,放弃赵子柏,也撤出了派到他身边的那位干部。
这项任务是由陈赓出面请时任党务调查科(即“中统”前身)驻沪特派员鲍君甫(化名杨登瀛)完成的,他是最早打入系统高层的重要线人。在鲍的推荐下,特科派出精通多国语言的刘鼎前去房帮助鉴别文件材料,并设计将“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