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碧波展新颜
中国环境报讯:蔚蓝的大海,轻柔的海风,夏日的北戴河火热而又惬意。在柔软的沙滩边,红色屋檐和蔚蓝的大海交相辉映,吸引了众多京津冀都市群的游客前来此地休闲度假。
河北省秦皇岛市拥有我国北方地区优质的海水浴场,是秦皇岛市核心旅游资源。近年来,秦皇岛依托自身优势,高标准打造全域旅游,像保护眼睛一样,呵护着这湾碧海。
推行“滩长制” 近岸海域水质优
“海水更清了,沙滩也更干净了。”北京的王先生近日携家人到北戴河旅游,这是他们今年以来第二次来到此地。吸引他们流连忘返的是这里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
秦皇岛依海而生、因海而兴。秦皇岛市委书记孟祥伟说,“我们必须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这里的一山一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这里的一草一木。否则,秦皇岛的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近年来,秦皇岛市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对高污染、高能耗、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予以关停,创建一批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工厂。
从2017年开始,秦皇岛推行“滩长制”,将全市海岸沙滩划分为7个责任区和46个基层责任区,开展海岸沙滩踏查等重点任务攻坚行动,全市162.7公里的海岸线不再无人把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海洋、海滩的污染。
河清才能海碧,治理海洋关键在治河。为此,秦皇岛开展陆源污染防治攻坚,对所有入海河流实施全流域系统治理,削减入海总氮排放,严控新增总氮排放。
为根治农业面源污染、市区雨污同流等河流污染问题,秦皇岛建立了最严格的“河长制”,将市内17条入海河流进行分片分段管理,市级领导带头全程徒步踏查入海河流,“一河一策”制定整改措施。
今年7月1日起已正式施行的《秦皇岛市海水浴场管理条例》规定,海水浴场内禁止设置入海排污口,游泳区内禁止设置雨水排放口,着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为进一步改善北戴河沿岸海水质量,修复受损海底底质,降低捕捞强度,保护和增殖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秦皇岛进行了海洋牧场项目建设。同时,严格执行伏季“休渔”政策,严控近海养殖。
2018年,秦皇岛市海水浴场一类水质达标率达到98.6%,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生态+”产业体系融合发展带来美生活
7月,北戴河的海滨迎来了全年最热闹的时光。
在鸽子窝公园浅滩上,孩子们堆起沙堡;在老虎石海滩,游人惬意穿行在万米海边木栈道;老式村庄蝶变“艺术工厂”,引得游客驻足停留。
为增加绿地面积,秦皇岛征地建绿、拆违改绿、破硬增绿、见缝插绿、生态补绿、退耕扩绿。同时,用绿化促进农业转型,引导农民逐步退出大田作物种植,着力发展生态观光、花卉苗木、果品采摘等特色农业。由北戴河区政府统一无偿提供造林苗木,实现了政府要绿、群众得利。
如今,秦皇岛城市森林覆盖率为35.1%,绿化覆盖率为57.5%,人均园林绿地面积187.4平方米,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一般城市的20倍,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绿色生态擦亮了秦皇岛“海滨城市”这张名片,也对当地形成“经济反哺”。源源不断的客流,推动了北戴河对于旅游和文化的探索。
加快社会发展动能转换,秦皇岛推进“生态+”产业体系大融合,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小镇、生物制药、生态文化创意、生态康养等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得益于北戴河流域治理,北戴河村打造了沿河艺术村落,吸引全国各地高水平艺术机构落户,打造大众创新、全民创业示范村,成为集旅游、文化、创意、创业、“互联网+”等多种业态和元素为一体的新农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家庭户外运动及营地教育基地;推出生态康养理念,建设居家养老和旅游医疗的康养产业示范模版。
“我一个西北的同学爱上这里,每年夏天都带孩子来游玩呢!”出租车司机李霞的话里带着自豪。作为土生土长的秦皇岛人,提起眼前的变化,李霞如数家珍。
北戴河在为四方游客带来惊喜的同时,旅游业内在品质的提升也为当地百姓带来越来越多的产业发展红利。(作者 陈媛媛)
- 标签: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