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VS日系YYP观点篇连载(1)德、日造车技2016年12月16日
最后,不要结论。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大家思维,从更多面去了解情况、接近,不得得出一个终审判决。正如第四条所说,我们要做的不是给德系、日系最后各套一顶黑帽子、白帽子,我们只想对这个话题尽量多说一点,多议一点,“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而且真理并不需要非以某一方的倒下为代价,对吗?
时行涡轮增压技术,目前看这个领域,德系品牌的步伐要领先于日系品牌。但就涡轮增压这一项技术,并不可以证明德系的动力技术领先于日系,原因我会在接下来深入分析,敬请留意接下来的连载。
自栏目将在每天下午五点为大家推荐一篇业内知名汽车人的评论文章,本栏目力求鲜辣、客观,欢迎大家前来围观。另外,这里的所有文章均来自第三方人士,文中所持观点不代表太平洋汽车网。文中所涉图片及视频资料均由作者提供,在此感谢!
-----------------------------
新车评网总编辑、资深车评人颜宇鹏(YYP)除了试车写车评,还在其个人微信号“颜宇鹏-车言论”(账号:yypcar)上发布语音车评,每天1分钟点评一款车,和微信粉丝分享最真实的感受。欢迎关注。
下篇预告:德系VS日系YYP观点(二)研发的差异
这个问题当然没有绝对答案。和日本都是工业基础非常深厚的国家,分别在一战、二战前后已经开始发展他们的工业,不仅是硬件基础,和日本还有非常出色的工程师,也就是人才。
在汽车界,德日都做了很大贡献,都生产过很杰出的车型。我们就不谈历史了,说说当下。
在讨论“德系VS日系”这个话题时,我想先确立以下几点基础原则。
考虑到一次过发布的话太长太难消化,从今天起我分篇章发布。发布完这几个篇章后,我会再开始回答每一条网友提过的问题。
《德系VS日系观点篇连载》是YYP在2011年底发布的一个长篇连载系列。该系列源于中国汽车业界和消费者长盛不衰的一个话题:德系车和日系车谁的技术更牛?各自有何优劣势?YYP用多达15篇文章、累计超5万字的篇幅,将他对德系、日系车的理解做了一个客观详实的梳理。整个系列不针对、不臆断,全部基于各种客观事实和严密的逻辑分析。如果您觉得本系列有见地、有阅读价值,欢迎将本页分享给您的朋友们。
具体到某些零部件技术领域,例如变速箱,有人会说德系品牌的变速箱规格、技术高于日系。事实上,多数厂商的变速箱都是与供应商合作开发的,和日本都有世界知名的变速箱供应商。在高档车用的多档位自动变速箱方面比较占优势,ZF(采埃夫)是知名品牌;而日本厂商在小型车用的经济型自动变速箱上造诣比较高,以Aisin(爱信)为代表。在新类型变速箱技术上,日本厂商对CVT的应用比较积极和广泛,德系厂商这方面比较落后;而德系车厂近年极力应用双离合变速箱,走在了日本车厂的前面(日本的性能车也有用双离合变速箱的,实际上供货商都是博格华纳、Getrag这些欧美企业)。
前些时间,我写了一篇博客名为《德系VS日系,请大家来提问!》,对德系、日系哪个系更好这个话题,征集大家的提问,也一如既往地激起了热烈争论。
希望这是国内互联网上对“德系VS日系”一次具有深度的探讨,也欢迎大家继续参与!
经过多个月准备(其实也没准备什么,主要还是太忙),我来交功课了。汇总了大家提出的上百个问题,理了下脉络,我决定先写几篇基础观点。因为大家提到的很多问题的答案,都可以用这些基础观点来回答。
德系VS日系YYP观点(一)德、日造车技术谁更高?
第四,有人说讨论“德系VS日系”这个命题本身就不严谨,我也承认这并非一个极具严谨对立性的命题。无论谁造的汽车都有很根本的共性,而同一国家乃至同一品牌的车也能找出很多差异性,深究下来,即便“男人VS女人”也不能说是绝对严谨对立的命题。我之所以如此地再提“德系VS日系”,主要还是大家热衷于讨论这个话题,普罗消费者也对此很想弄个明白,既存在即合理,所以我觉得此题目是可议、值得议的。
第二,讨论两系差异时,我们可以延伸去谈不同国家其它产品的特性、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的发展轨迹,但不应该对哪个国家的文化、国民带有贬低或情绪,还有那些已发生并已结束的历史事件也不是要在这里讨论的。(这一点咱们新车评网友还是很有水平的,以你们为荣!)
第一,我们力求以一些普遍存在的情况也就是的事实为依据,但不要用“常常听说”、“业内人士都知道”、“我身边就有不少”、“这个大家懂的”这些作为佐证。我或多或少会引用到一些我知道的事实,但凡我所引用的事实,都必定是我亲身所见或经历的(怎么像法庭宣誓一样)。
第三,我们主要讨论当下,也就是过去和未来5-10年的情况。德日两系历史上都有很多辉煌往迹,除非涉及到持续的和基因,否则我们都把它们当尘封往事佐证,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德日两系的发展也有不少重叠交错之处,而我们讨论当下,主要还是为了给消费者选车时带来有用的知识引导。
当下在一些领域人厉害,比如说高性能跑车、赛车,包括F1、房车赛,人玩得比日本人强。比如日本丰田过去十多年来先后投入大力量去玩勒芒和F1,结果还是玩不过里头的欧洲厂商(包括的宝马、奥迪等)。但是在一些领域,比如说电动车和混合动力领域,日本人目前的技术又领先于人。我知道一个故事:戴姆勒集团曾经想和日本丰田购买或交换混合动力技术,人开价后丰田了,给出的回应是“你们低估了混合动力的技术含量”。
下面是本系列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