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汽车评测

为视障人群“看”电影排忧解难

  看电影是主流文化消费方式之一,流动的光影、震撼的视听、动人的故事总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体验。可你是否想过,视障人士怎样看电影呢?

  12月17日,由中国盲人协会、中国残联宣传文化部主办的无障碍电影发展与推广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无障碍电影的制作、发展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成为现场专家热议话题。此外,记者了解到,在中国盲人协会指导下,每年有数百部无障碍电影的制作发布,“移动电影院”无障碍版令视障人士多了在线观影这个新渠道、新体验。

  艺术水准:无障碍电影也有质量要求

  据统计,我国视障人数量高达1700余万,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这一数字有增长趋势。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介绍,视障人士中,完全无法视物的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人可以看到物形而无法看清物体,影像对他们来说仍十分必要,这也是制作无障碍电影的初衷。

  无障碍电影的早期形式是健全人士与视障人士共同观看一部普通电影,通过健全人士的同步解说,间接实现“无障碍”。后来,同步解说被直接放入电影,更加专业的解说形式也更加方便视障人士。

  近些年来,中国盲文出版社、中国盲文图书馆携手专业机构,制作了数百部无障碍电影,中国传媒大学推出的“光明影院”项目每年制作104部无障碍电影,让视障人士能够每周至少“看”两部电影。

  “起初,视障人士对无障碍电影要求较低,只要有声音解说就行;随着无障碍电影的发展,视障人士对观影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盲文图书馆信息无障碍中心主任、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何川介绍,“比如,声音解说不仅要吐字清晰,音色、语气还要跟影片相符合,让人听了能够产生融入感,遣词造句也要有一定的文学性。电影人也要把无障碍电影当作艺术作品来对待。”

  为切实保障无障碍电影的艺术水准,中国盲文出版社、中国盲文图书馆等单位与专业机构合作,制定了无障碍电影行业标准,对作品选择、脚本撰写、播音、制作等环节,均提出了较为详尽的标准、要求。与此同时,面向全社会的推广宣传也很重要。2019年,中国盲人协会和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全国发起无障碍电影院线观影公益活动。近些年的重要电影节上,也专门开辟了无障碍电影板块。这些举措不仅是对无障碍电影水准的认可,更是对这项公益事业的推进。

  播放渠道:“移动电影院”开拓新渠道

  如何拓展放映渠道,推出操作方便、体验友好的线上观影对视障人士来说非常亟需。

  刚刚发布的“移动电影院”无障碍版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连接互联网,播放已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且处于公映期内的电影,即与实体电影院同步上映影片,采用与线下商业院线相同的单次收费、单次放映的模式,票房收入计入中国电影票房统计系统。“移动电影院”无障碍版通过了中国盲人信息无障碍技术研发与检测基地的认证,可自动检测手机系统设置,开启无障碍功能的用户可以无需操作自动切换至无障碍观影专区,欣赏质量上乘的电影。值得一提的是,它已经接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大数据,对通过相关认证的用户免费开放观影权限。

  “移动电影院”无障碍版在交互细节上充分考虑视障人士的操作需求,如当检测到手机横向显示时,会语音提醒“横向,主屏幕键在右侧”;系统默认调出易用的数字键盘,同时支持用户根据习惯自行修改为其他键盘。“操作起来很方便,在手机上找到这个APP点开,就可以选择想看的电影了,全程只需两次点击即可。”中国残联信息无障碍技术特聘专家、视障人士朱清毅体验后说。

  “移动电影院”无障碍版引起许多电影界、传媒界专家的注意。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建议,下一步可考虑加强社交属性,突出观影后的沟通和分享,不仅是视障人士之间的沟通,而且是视障人士与健全人的沟通,使视障人士的观影体验更加丰富。

  版权保护:建立严密的版权确认流程

  经过许多年的努力和积淀,无障碍电影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电影版权问题仍制约无障碍电影发展。

  据了解,目前无障碍电影的版权主要靠制作方、主创无偿转让,他们的公益热情令人尊敬,但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提出,无障碍电影作为一项事业的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版权方的无偿转让,应该建立有关版权确认、保护的严密流程,为视障人士提供便利的同时,注重保护创作者、制作者的权益,这将有利于为无障碍电影争取到更多片源。

  无障碍电影的发展需要多方参与、支持。尹鸿建议,要尽量集中优势资源共同发力。“经验表明,某项事业尤其是公益事业,需要选对机构和人给予长期支持,投入长线关注,这样才能在该领域做深做透。”尹鸿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