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论文阿米云分享|慢病预防金矿还是大坑?慢病管理行
初步的我个人总结的一个方面,第一,包括互联网技术,那么它提供了低成本,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干预手段,这个是以往做不到的,这是没错,第二个就是物联网技术,现在的穿戴设备,包括我最近自己由于兴趣爱好,关注的像VR,就是虚拟现实,包括所谓的无人机然后等等这些方面做的很好,那么这里还带来了连续的,便利的和一些大数据收集,这个是以往很多技术也做不到的,再有呢就是所谓的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包括各个组学,这个貌似一下子做出来一个性的东西,再有就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基因行业里面,现在这个人工智能也被炒得非常热,实话实说,这一点上我是心里头打寒的。
我知道一些新进入者,甚至把慢病的照护作为一个切入点,我觉得很不错,你比如说像老年痴呆,老年痴呆本身的病程比较缓,但是一旦进入到病程,对整个家庭、对生活质量都是一个巨大的一个负担,这里就有照护刚需了。那这个照护有可能是全天的,如果他已经完全的无法料理生活的话,这个需求还是很明确的。总之,慢病的这个服务需求是巨大的。
通过大大的提前呢,真正发现潜在的高危人群,拿糖尿病来说,如果我能在早期发现高危人群并加以适当的管理的话,那么最终可以真正的逆转这件事情,让人不患病,这是回到了我们前提就是所谓的上医治未病,那也就是说,我真正能通过技术手段和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这个所谓的理想。
还有一点我们提到的是服务需求大,但实际上,这里面的从业的,玩家非常的多,这里面这个参与的人,也非常多,以至于留给新进入者,留给创业者,留给这个我们这些所谓想“”点什么的人来说,空间就没有那么多了,大家互相拥挤,说好的蓝海怎么就成红海了。包括我很熟悉的糖app,曾经统计过是三百多家,那么现在存活得很好的也至少是几十家,这几十家在一个并不算大,或者说还没有很大的,未来能有多大不好说的的一个市场里面,相互拥挤,结果可想而知。
我觉得可能线上的工作还要在线下的工作基础上去再做,而不是硬切出来一块去做线上,所以线上的工作可能某一些环节更高效,这是咱们做糖尿病的移动医疗也好,互联网的这块的一个可能的一些着眼点吧。
还有一点呢就是最近提到的一些,其实有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哪怕它是新进入的,那么它会整个的一个产业布局是很让人钦佩的,至少这种社会的责任应该是他们来肩负的而不是我们这种初创公司,那如果初创公司去做指点江山的事情,我觉得至少在现在看来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所以呢,对初创公司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好了自己的方向,看好了自己在自己方向上的价值,然后看这个价值对这些新进入者究竟有没有作用,如果有作用,好,我们就可以去抱大腿,义无反顾的去抱大腿,因为实际上,如果想把这个事情做成,那么这个产业的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在我上学,在学计算机的时候,人工智能已经是个热门话题了,但是这么多年除了像google的汽车还有一些不多的一些领域用到的很好之外,真的大多数的情况人工智能只是停留在了斯皮尔伯格的所谓的这种科幻片里面,真正应用的并不好,那这个我先不泼冷水,先说好的就是说,技术提供了一个大方向的,一个很好的一个发展空间,可以说如果真的实现了的话,那么整个的世界整个的生活都会有一个新的改观。
本文根据牛晓强先生在阿米创业工坊群内的分享内容整理而成
我能不能申请花最后一分钟做一下广告,我们自己是本身是做糖尿病的预防检测的,我们用的手段是做基因检测和标志物检测,包括现在用的蛋白,我们的目的是用我们的产品能够及早的发现,包括糖尿病的并发症的风险,包括糖尿病的家属的患病风险,以此来获取后续引申出来的干预预防,这样形成一个闭环,因此我跟这里面绝大多数的,除了几个同行,跟绝大多数的做关心慢病和关心糖尿病的应该是很好的一个产业的结合,这也是我刚才讲了半天我觉得大家需要一起来合作的吧,那么如果有什么需要交流的,可以私下里再跟我交流,非常感谢大家的宝贵时间。
综合来讲,我对健康和医疗行业是个新兵,希望大家多多包涵,虽然我在这方面经验比较薄弱,但自认为有的时候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和点子也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介绍。
第二个看好的呢就是所谓的O2O版的闭环的慢病管理模式,实话实说,我对于单纯的这个线上的这种慢病管理体系并不看好,原因太单薄了,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而纯粹线下的呢,这么多年也证明其实还是有很多问题的,那么如果结合在一起并且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那么这里面就变的应该是更可行更有意义的。
虽然这种冲突在现在来讲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实际上呢,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的话,未来一定在这块儿一定有说不开的环节,我们跟药企接触过,包括一些国内的企业和国外的企业,好的企业和差的企业,我们最后发现有些话我们不敢讲或者说就是不好意思讲,因为讲完了之后发现其实你是在断别人的,这是第一,第二呢,现在大家知道外资企业合规的事情,这个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外资企业,只要碰到合规二字,就像紧箍咒一样,整个的就紧张三分,那只要不合规的,那么他们都会一点儿都不敢碰,一点儿的风险都不敢冒。
▌马今:
好了,那我们提到了另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新技术,大家都把新技术当作了传统的利器,那慢病行业新技术有什么?
泼冷水泼到这,我可以认定就是如果大家认可我的观点,那么咱们就都可以,按郭德纲的话说就是洗洗睡吧,大家都回家啦,不要创业啦!
▌马今:
那好了再说说我们特别关心的一个药企。真的就是在很多的创业的同行里,大家也提到药企是好的买单方,天天想到的是怎么从药企挖钱,好了我们先说说药企,首先呢,从慢病预防角度来讲,或者慢病管理角度来讲,我们做的慢病管理的核心主张药物性的治疗、是防止患病和病情加剧的,主张的是能够延缓重大疾病的发生,这个跟企业的跟药企的利益根本性是冲突的。
▌张序医生:
严重同意。
好了,停一下,我们自己想一下,真的这么好吗?看一下,第一,刚才说到的人数很多,没错,确实很多,就拿糖尿病来说的话,1.14亿的患者,哇塞,这个很大的,但实际上呢,我接触下来,包括得到专家的认证,实际上是流行病学调查出来的,是通过演算推导出来的,根本不是实际情况,实际情况呢,是就诊人数远远的不及估算的多。我们现在能找到的我们能服务的其实就是就诊和确诊的人数,和估算的那个相比,差异巨大,其实是画了个大饼!忽悠自己忽悠别人。
其实基因在很多领域都应该有非常好的应用的前景,只是说现在还没有很好的落实,或者是做得还不够细,有一些东西的数据,包括临床验证什么的也还没有建立很好,其实中国的这方面还欠缺比较多,所以说应该说大家可以拭目以待吧,未来几年会有很多的好的产品出来,我们也想在这个方面贡献一点我们的微薄之力,虽然我们不会去做那么多的事情,但是我们会在某几个领域上做的稍微让自己有一点小骄傲吧。
第二呢说医疗体系是一个牢不可破的、复杂而强大的,无论是在创业过程中还是走访过程中,还是走访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想要改变医疗体系没有那么容易的,即使是国家想做一些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包括所谓的分级诊疗,最开始我感到这个方向真不错,这么多年终于靠着正确的方向在发展,结果呢,我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其实分级诊疗在有些专家的话题里面,在十几年前的博士论文里面,在十几年前发表的一些学术期刊里早就已经阐述过,而且都有人实践过,但是,后来我经常会问到他,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其实做不下去。
▌郝向稳 一脉基因:
这里面出几个问题,第一就是说,它的信息化的程度,首先就不是特别高,有大量的仍然没有信息化,第二呢就是说,它的信息的连通性很差,就是所谓的孤岛问题,还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即使你把它连在了一起,你会发现驴唇不对马嘴的感觉,信息结构一致性的问题,这几个问题足够导致了即使我们花了很大的代价拿到了数据,最后你会发现数据是垃圾,你根本得不出来有效的结论,那没有有效的结论,大数据的价值何在呢?难道仅仅是为了炒作吗?
大家好,我是牛晓强,这次由我来给大家做分享,我先做一个介绍。
▌器械之家:
▌郝向稳 一脉基因:
关于不能形成闭环的问题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在整个的行业里面其实是互联网冲进来的时候有点用力过猛,然后在整个的过程中没有预期的达到那么好的一个效果,但是我未来认为无论是互联网进传统医疗还是传统医疗加进互联网,我认为这个都不重要,最后我认为融合是一个大趋势,那么最后结果,融合完了之后应该能够形成闭环,如果再形成闭环其实我们的慢病管理行业都存在着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也许这个行业搞不好过一段时间又要消沉下去,再等下次机会了。
好了,总结下来,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产业,大家都在里面各玩儿各的,可以相互包容也可以相互吃、互相挤压,这里面还有非常多的的影子以及大的传统的影子,另外还有一些其它行业,但也有影响力的,如金融啊啊等等。那么这么大的行业,应该是一个很开心的事情,好了我们接着泼冷水。
以下为互动内容:
综合来讲呢谁来买单,没有搞清楚,至少我回答不出来。那商业模式上也是,林林总总比较差,作为创业企业,其实我按说不应该说这话,但是其实我现在感觉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行业缺乏带头大哥,就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局面,缺乏的是一个一统江山的角色,你比如说现在的电商行业、IM行业,或者是游戏行业,他们有带头大哥,虽然某种程度上是成熟和垄断的标志,但是呢,至少规则是清楚的,现在在这个行业里面没有这个规则。
我这段时间确实花了非常长的时间,真正接触到大量的行业内不同角色,同时,我这段时间也跑了很多的一线医疗机构,包括三甲医院、基层医院,前两天在湖南的时候,跑到一个离市区差不多有三十多分钟车程的一个乡村医院里面,在那边驻扎了整整半天的时间,看他们怎样运作,有什么痛点,有什么需要,所以我敢一点就是,所有今天分享的都是一手资料。
第一个方面,我先讲情怀!说实话我在进这个行业的时候确实有些情怀,一方面我本身是一个医生世家,我的家里人很多都是行医的,我从小耳濡目染,知道医生很不容易,而且“救病”也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事情,我自己觉得到了一个年龄了,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就提到了一个“上医治未病”远大目标,这个是几乎很多人经常挂在嘴边的。
▌杨欣宁:
首先就是抛出了一个大的话题就是慢病管理或是慢病预防到底是金矿还是大坑?这个我会逐渐的展开讲,但是在这个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声明:首先,这个不是面向大佬或者是自身已经有很强资源的人,今天分享的对象是慢病行业的创业者,或者是想要进入者;第二个要声明的,是这里面我没有想具体的做什么结论,我只是把我看到的、想的、悲观的、乐观的都说出来。第三点就是,我本身抛出这个话题是抛砖引玉,希望跟同行一起来做这个话题的研究,也希望跟同行一起努力,把慢病管理这个行业,把慢病的预防、康复、干预,以及整个的行业做起来,相信会有很大的未来发展空间。
那还有一点就说到了大数据,这个大数据呢我自己稍微有一点的发言权,因为我在工作的后半程的时候绝大多数时候做的是大数据,然后用的是包括银行航空公司证券公司等等数据,当时叫data warehouse,可以算是大数据的前身吧,用的技术,用的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只是没有分布式计算、和这么多非结构化的数据。
产业链足够长、产业中的角色足够多、付费方就会很多、商业模式就会很多。在有些行业里面,比如说吧,我自己也曾经参与过千团大战,就是团购的这个事情,团购的事情里面呢,画一张行业产业链图,产业链并不长,很短,几家就搞定,那么这样子的话,模式就很清楚,谁付费谁参与也相对的清楚了,不过呢,在那种里面,就是产业链的链条比较短,很容易被穿透,你想现在的这个为什么就会剩几家,而这几家是靠着钱使劲在砸,就是因为其实到最后没有什么门槛儿了,好了那么我们所在的行业呢?不一样。
目前的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如何避免同质化问题?
2016/1/17阿米云线上分享
那反过来,就是说,新的技术有的时候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增长,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接受度,在互联网行业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拍着胸脯说,我这个是有性的,我那个是有性的,很快的去把整个的市场冲击掉。因为我自己也做过一段时间的互联网,觉得这个事情,哇,真是做的很开心,一种拔着剑四顾茫然孤独求败的感觉,但是在医疗里面你会发现其实新的技术被推广起来,需要非常长的一个过程,当然了,这跟医疗和健康包括慢病的严肃性是有关的,因为它涉及到了。
▌刘杨:
谢谢牛总的分享,我对您说的各个细的点去切入深有同感也非常认同,因为我们在自己创业的时候也就慢慢的认识到,一个公司做好一点,大家把这个点做好了,能够说上下给连接起来,就会有一个非常好的结果,大家的优势都能够发挥出来,在这里也希望能够跟对基因感兴趣的朋友去合作。
▌韩硕:
▌牛晓强:
▌马今:
这张图我选了很久,很有意思的是这张图恰好代表了我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的,就看你的落脚点和你的手快慢,如果你手够快,那么钱就是你的,而且你没有风险,如果你手够慢的话处处是大坑。我整个话题会分几个部分来展开,我其实是抛出了一些慢病预防和慢病管理这个行业里面常被大家提及和问到的几个关键方面,然后这几个关键方面,我会展开来讲,那么基本上有五个方面。
非常感谢牛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分享,相信很多小伙伴对于牛老师的话题有很多问题想要了解,大家快来踊跃提问吧。
我不知道我刚才的回答是不是对的,我的一点观点。
▌杨欣宁:
所以监测这件事情,什么时候实现真正能够走通,需要很多不管是病人的教育也好,还是医生的教育也好,而相对来说如果从医生的角度能够帮助医生管理一些比较难治的糖尿病在监测这一块,是不是能够有一些机会?
▌杨欣宁:
那这个情怀对不对呢?没有错,这是老祖留下来的,这是我们现在很多人需要的,这是国家还有老百姓真正想要的,包括我自己,我自己的母亲就是糖尿病患者,我的父亲是高血压,然后我们家族史里面确实也有,其实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自己就是我自己的最好的一个目标客户。
▌牛晓强:
从这上的观念来说,新技术究竟带来什么,新技术能给医疗健康以及慢病管理上带来什么,不好说,还是这一点,泼冷水。
还有一点就是患病时间很长,患病时间很长不错,但是如果,明天就可能要死去了,那今天家里倾家荡产也愿意,但如果是三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十年之后的事情,很多人就没有那么迫切,那这个时候就变成需求被拉长,那么依从性和购买意愿,至于其他的东西全部都会受到影响,好事变坏事,优势变劣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患病时间非常的长,你如果想让慢病患者去改变生活方式,这个难度非常的大,如果处理不好真是有违的,有违人性,这里的话题很长,不展开讲了。
关于您问的前面这个问题是不是有人从基因角度来讲,对药品进行管理,首先从药品角度来讲的话,药物的靶向和药物的基因的分析已经是很重要的一个学科,那么这个学科确实有很多人关心,而且很多的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至于说有没有人把它站在一个产业角度来讲进行分类或者是排个序怎么样的,我自己的认识我确实还不知道,应该还没有行业内的基因公司这么做,当然这个仅仅是我一家之言,只是我一个井底之蛙了,其实郝总在这方面,他的涉猎比我更广,在这个行业他待的更久,反过来说有一点很重要我觉得是还是要专注。
那么从线上能够帮助线下做好的如果这六个环节我们可以大概分一个步骤来说的话,从筛来说可能筛、治、测、管相对来说都有一定难度,而相对来说,转诊和教育可能会不会能够更早的实现一些可行的这样一些措施,包括这样的一些,过去育来说线上就有一些成熟的产品,那么从转诊来说包括现在很多的工具其实在慢病这块做这种转诊这块是不是也有机会?那么从筛、治、测、管现在更多的很多人在做的监测这块来说,可能本身监测来说,病人的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大问题。
不过整体来讲的这个方向我认为应该是正确的方向,因为这样的话才能发挥几个环节的重要作用。
这个问题好大。
刘总,这个问题其实我还真是碰到钉子了,我整个看起来的话,他的付费意愿和付费方向以及买单的方式和买单想获得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不一样的,差异很大,为什么这么想呢,比如说药企的话,他对现有的业务,包括即使药企,他国内的企业和国外的企业的都不一样,然后他对这件事情的期望也是完全不同的,包括保险公司,我们接触了几家保险公司,有在把这个东西仅仅是做一个布局,但是他真的没有想在这里面什么时候做,有的想把它做成一个开拓型的杀手锏的项目,但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的问题。
这点上我比较认同,这应该是一个好的方向,只是说在过程中可能要解决一些细致的问题,比如说因为我这次碰到很多分级诊疗的做不下去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之间利益冲突的问题。
还有一些企业实际上是数据收集过程,比如说一些企业可以不惜血本的往前推进,他要的是什么,他要的反而要的是基层数据,这个又是千差万别,但是作为买单方来讲的话,实际上我意识到的一个问题,我们单纯地说慢病管理的买单,似乎这个话题,或者这个话题提问的这个方式本身就是太粗糙了,应该更确切的问某一种慢病或某一种慢病管理的模式究竟谁来买单。
最后也是我最想说的事情就是健康管理其实是需要沉下心来慢慢做的一个事情,它需要的是开拓创新,同时要有工匠,要耐得住寂寞,慢慢做,同时还是一个是活,你如果没有一份慈心、没有,没有帮别人的心,你根本做不好这样一个事情,那反过来,所有的这些加在一起,好了,貌似跟创业已经没有关系了。
我其实重点想提到的是信息及数据服务商这个角色,这个角色有的人可能没有注意到过,但是有些公司据我所知已经拿到了大数据,已经拿到了很多包括医疗数据在很有价值的数据,这些人未来的价值不容小窥,他们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第一就是他的数据是否是的,今天见到一个合作伙伴他提到他自己有数据,但是我细问了一下是不的,就出现了说不清的情况,第二点他们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找到应用出口,已经提到,什么是大数据的应用场景,怎样体现价值,这个问题挺有技术含量的。
所以我觉得过去比较成功的医生教育这一块做的比较多了,如果现在再做可能机会没那么大,那么对于药企来说可能帮助他们建立一种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医生的院监会诊制度,或者说另外一种说法比如专业医生与基层医生这种共同管理糖尿病人的流程,可能是一个噱头,能够帮助能够从药企这块拿到一些资源我觉得。
其实呢很多的时候,病人需要的他们看在眼里,但是他们自己和组织,力所能及的真的很有限,而国家呢,给到的一个所谓的方子或者是一个解决方案,也仅仅包括了一些简单的指标,没有更加具体和可执行的、有效的了。而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很可笑,帮写各种各样的汇报材料,天天就是汇报,然后接到各种各样的临时性的、委派的任务,任务结束,就没什么事了。但是这个里面基本上没有跟实际的需要这些服务的人有任何的关系,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
那好了,还有其他的吗,可能还有一些比如说像是慈善公益行业。但中国的慈善首先就不成气候,第二呢他们热衷的是炒作,比如说拿出一个急症的患者,拿出一个罕见病的患者,什么瓷娃娃、冰桶事件等等都是很好的炒作概念,博眼球没问题,但是真正在慢病上跟这么多几亿人相关的事情上,他们反而不是很热衷,因为什么呢,没有话题感,它跟的属性是特别像的,他们也不是很好的付费方。还有一点呢就是移动医疗,移动医疗自己本身它其实是个执行方,不是获益方,所以不太会是付费方,第二呢它自己本身尚未成熟,自己的商业模式自己的盈利能力也是问题,所以这一点上也是很大的一个欠缺。
我是一个连续创业者,之前在几个行业分别做过,但是其实这些行业基本上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的地方,就是IT和数据,因为之前我的从业经历是从IT起家的,一直在做银行、证券这些大型系统,后面做的就是数据的分析工作,在后面的创业过程比较坎坷,从最开始的互联网到跟通讯运营商的合作,这次的创业算是第三次创业了。
但我走访了很多包括北上广的,包括那么稍微边远一点城市的,那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真的是”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马马虎虎“,我见了很多院长,说出来他该做的公共卫生的职责他倒背如流,讲的比谁都清楚,甚至连他自己的KPI他都知道,但是具体问到他,访问了多少人服务了多少人解决了多少人,包括真正做到了哪些有效,基本上大家呵呵一下就行了。
付费方真的很多吗?模式真的很多吗?付费方几乎是所有移动医疗公司所要头疼的问题很难回答的问题,谁是我的付费方?貌似很多,但是真的吗?第一我们先从角度来讲,我自己最近走访了很多的包括社保、地方等,拜访了很多官员,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其实现在的经济形势、包括、包括国库、包括社保,都已经非常危急了,很多的地方已经在通过削减开支来维持生活了,那就有问题。第二个更大的问题就是说实际上如何,没有一个清晰的思,没有一个有效的思,没有一个可以证明是真正可行的一个思,谁也不敢打这个保票。
▌牛晓强:
这个要看你掌握什么资源,如果你掌握传统医疗资源,那就先从刚需入手,否则,可以试试筛查。这两个方面都需要些行业资源,相对来讲后者刚需,好收费,前者可以开发蓝海。我说了,这个行业需要联合,否则都不好过年。
▌韩硕:
我这个人呢还相对乐观,我觉得呢,其实来讲,任何时候任何的地方,都应该有机遇和风险,那如果没有机遇没有风险,这个事情就变得不可为了,所以我其实今天讲了这么多,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没想真正泼大家的冷水,毕竟我们已经走到这个行业里来了,还要和努力,而且大方向又没问题,我想说的其实还有一些突破的点。
本文根据牛晓强先生在阿米创业工坊群内的分享内容整理而成
第二呢就是说,在现在的基层,卫生服务站也好,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医院也好,其实呢很多时候,他们知道他们要做预防,但是如何做预防,如何做管理,如何把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这些东西,真的落到实处,如何去发现问题,实话实说他们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工具,或者还不具备很好的技术手段!反过来我也接触了很多第三方的、现在沉下去做社区的机构,这些第三方机构,应该说情况好得多,但是,其实他们手里的工具也不多,这个后面我会提到,所以说综合来讲,上医治未病理想非常好,但是现实很骨感。
▌牛晓强:
在行内有一句话就是“垃圾数据进,垃圾数据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实际上如果你分析的数据源是质量很差的,是没有整理过,那么其实你根本得不出来一个有效的数据,反而会你,但是反过来我们反观一下目前中国在慢病在健康在医疗方向这个信息做的怎么样了呢?我自己做信息化的,我非常清楚,这个信息化的水平跟其它有些行业比起来简直是十年前、十五年前的水平。
▌牛晓强:
还有一点突破点呢就是所谓的我们要相信创新的力量,还是那句话,我认为创新仍然是一个旧的体制所重要的一个契机,那我看好三个方面,仅仅是是说我们在工作中实际的有感而发,没有深入思考,第一呢我看好我自己的这个行业,是以基因为代表的生物行业,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以往的所谓的这种慢病的管理,他的起点在于体检,在于一些传统的生化指标,传统生化指标其实是表冠层面上已经显露的,而在微观层面上它已经进展得很大了,我们完全可以提早把这个检测和发现风险的这个环节也大大的提前。
马总说的有意思,这个值得探讨。其实深入到这个细度,才能出“味道”,向马总学习。
谢谢牛总,受益匪浅,其实刚才前面说的呢我其实受到的挺大的,不管从线上还是线下来说,实际上是整体的闭环,那么从过去传统的线下来说,可能过去从慢病这块,我们总结的大概是六个方面,筛、治、测、管、转诊和教育,那么这六个方面其实是线下一直在做的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本身实际上还都没有做好。
从医疗的角度看,互联网就是个工具。如果把慢病管理看做一条产业链,互联网就是连接各个环节的一条线。我感觉每个人或每个公司,都做好自己擅长的一段,就好了!
所以我们想做预防,想做慢病预防,想替国家和老百姓解决问题,但是呢,能不能做得到呢,没那么简单了,那么我们来看看下一个问题,就是说在商言商谈生意,看看有没有市场的问题。
再说患者家属,我为什么单独拎出来呢?因为在有些商业模式里面,患者和患者家属,尤其是第三方,包括就是有些企业呀等等这些方面,他们是会有一些付费能力或者是意愿的。我自己观察有点像礼品市场,这是一个不的、波动、不连续的消费行为,比如说我给我自己的父母,当我想尽孝的时候我突然会冲动型的去购买消费,那有些人打亲情牌的时候也是冲动消费,我就不想举例子了,中国的这个保健品行业的最著名的案例其实打的就是亲情牌,付费方和享用方不是一致的,这个就是这样的一个所谓的礼品经济,它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健康的行业。
通过上下游链接不同的点,可以把大家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基因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只是现在没有很好的落实或者做的不够细,有一些数据比如临床验证还没有建立的很好。未来会有更好的产品出现。
好了我们接着泼冷水,我是做技术出身的,但是我做了这么多年,我后来发现单纯的技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它不能形成的闭环,尤其在这个医疗行业,进来之后会发现技术在这里面起到的作用真的不是很大,在其他的行业你比如说像O2O中送外卖,它可以用互联网技术瞬间的穿透整个行业,为什么呢?这个行业本身的链条很短,涉及面比较少,互联网的效率优势很容易达到极致,但是在医疗行业,效率不是好的,甚至有可能是负面的,反过来严肃的、严谨的、能形成有效的闭环的才是真正的好的,所以单纯的技术起到的作用不是那么大的。
让他们付费,好难啊!国内企业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也可能是国家政策倾向吧。我尝试着接触了几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他们比较短视,这个没有贬损自己人的意思,但是呢说实话,相对外企那种顾大局,可以十年去培养一个市场的眼光和战略,内资企业没有这个胸怀,也没有这个眼光,更不愿投入这些钱,那么跟他们谈长期的东西,真的就是你自己可以嘲笑自己的愚钝了。
那综合来讲是刚才说的那么美妙的一些事情,在实际的过程中会有非常多的问题,其实每一个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我们的创业,尤其是我们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会出现问题,包括比如说提到的所谓的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是一直以来药厂所引领的,那么很多的创业团队也把这个作为己任,但实际上这一点上几乎可以断送一家创业公司。
整个慢病管理应该说是现在非常热的一个题目,这个题目其实是由来已久的,那么在这里面会有很多的新鲜点,但同时更多的是一些躁动。不过在我看来,这个行业的大方向肯定是没问题的,是很有“前途”的,可是呢,真正深入进来之后会发现,有很多的问题或者很多的点需要我们创业者认真思考的。正是因为这里面充满了机遇,但是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在这个时候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总结。
那另外呢就是提到了所谓的BAT们,BAT们对这个行业其实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决定性的,他们虽然现在的布局或者是思并不是很好,但未来可期许的还是很大的,第一,但是别忘了他们有资金,第二,他们有资源,第三,他们有成为平台的基因和经验,所以未来有可能他们还是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这里面呢,他们已经离开了已经所熟知的互联网的这个行业,可能他们会受挫,比如说现在的阿里呀或者是腾讯呐或者是百度啊,都会受挫一些,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好,原来以为倚天屠龙剑一挥,天下号令,发现好像没有。
分享嘉宾:牛晓强
但同时呢,你也跟其他的所谓的合作伙伴差异开了,所以其实反过来就是一个心态吧,我觉得有的时候更多的是专注在一个地方把它做起来,其实就很ok,比如说现在在互联网医疗里面我听到的所谓挂号,或者远程问诊,那么有的人把挂号或远程问诊当作一个大概念从这四个字上直接入手,这个就容易大家最后同质化,但是据我现在听到的几个很好的case,做的很棒的而且有很好的收入和现金流然后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的这几个case角度来讲的话似乎都是他指定了一个需求,把这个需求做到极致。
▌牛晓强:
我们讨论下一个问题。我这里头画了一张图,很粗糙,而且这张图本来也不应该用在了产业链里面,但是我自己有一个小习惯,就是喜欢用鱼骨图来画产业链,大家多提意见,尤其是从业时间很长的老师们,别笑话,反正我就抛砖吧。
整个医疗行业,在互联网方面还不能构成闭环。
这个时候,他的付费意愿就变小了。突然有一天他脑梗了,或者突然有一天他并发了,突然有一天他眼睛有问题了,那这个时候他又开始进入到了一个付费意愿大的时候,甚至到了生命垂危的时候他开始进入到付费意愿最高的时候,但那个时候,基本上至少我们做慢病管理的人是插不上手了,只有重度医疗机构可以收益了。
下面说说其他大坑 。首先呢从慢病管理来讲,我很惊讶的一点其实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慢病管理体系,这一点上是让我真的很惊讶,国内的的我查了很多资料,也学习了很多,我是一个外行,所以我要认真的学习不断的学,但是呢,看来看去发现很多事纸上谈兵的,真的没有实效,就写这个东西的时候本身就没想把它变成一个实效的东西。那么国外的呢,我接触了一家国外的企业,很棒,但是是不是能够结合,是不是能够克服文化、生活、人种上的差异,这个不知道。
另外呢,因为我们是做基因检测的,所以基因行业里面特别强调的是,可以预测,其实在慢病行业里面,包括现在的很多的专家、都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说慢病本身很多的时候是不可治愈的,像糖尿病、帕金森,都是这样子,你很难叫他一下子根治,从这个问题上来讲的话呢,我们很多专家已经意识到,其实应该更多的放在前期,”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也就是说,预防和发现真的很重要!这是我们做这个慢病管理一个特别大的前提和初衷,就是说我们慢病管理,本身就应该把他的重点放在了预,而不应该是放在治上,这应该是现在很多人的共识,这是我们的一个所谓的情怀的问题。
▌牛晓强:
但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环节这个是我我自己的,可能对在座的还不都是这样子,不过我从其它行业的经验看来,有一些人身负着当带头大哥的社会责任的时候就不要去做这个,有些人天生就应该去做平台,那么就好好的去做平台,就不要去想某一个环节,他把每一个环节都跟不同的擅长的人做合作,而他去做整合就好了,至于说是不是互联网,我反而觉得未必,跟刚才刘杨刘总提到的真的就是线上线下不一定是哪个,反而我们刻意的去区分线上线下有的时候也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思考模式。
那作为作为领头羊作为一个整个行业的一个最重要的大玩家,他都况且都不知道,那么这个事情就变得有问题了。第二个角色很多的医疗公司特别希望的付费方就是所谓的商业保险,大家都说,保险公司是真正的买单方,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所谓的理论依据来自于美国的保险公司在买单、英国的保险公司在买单等等等等。但真这样吗?第一,说中国,中国的保险,保险我们没说财险没说寿险,说的是健康险,因为只有健康险跟我们才有关,那健康险现在的品种太少了,行业发展业不顺利,虽然去年健康险到了一个拐点,那拐点又怎么样呢,以前基数非常的低,根本就达不到养活大家的规模,那这样子的话,健康险在里面到底能起什么作用呢?
我们刚才讲了特别开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面对了一个巨大市场,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一个巨大的未开发这个金矿,“兄弟们冲啊,然后往前赶快跑,然后看谁抢到更好的金子,大家一起去挖金子吧!”
这点是的,因为我们现在还真没有把重点放在了线上,因为线上我们只是做了个很小的区域,我们现在的重点确实在线下,希望把线下的基础模式构建好,可能线上再加进来把五个环节的效率用互联网的方式提高,我觉得这个可能才真正的是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吧,不是说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
主题:《慢病预防,金矿还是大坑?-慢病管理行业风险讨论》
那么下面我就进入正题,开始分享一下今天的这个话题。其实今天这个话题呢,我是想了很久究竟怎么样跟大家去分享,尤其是慢病预防方面的一些事情,因为我们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是定位在了所谓的“慢病精准预防”,但是这个话题我想来想去后来想到了一个点,这个点其实是我自己一直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个题目也是我自己反复在问我自己一个事情。既然这个阿基米德这个平台都是自己家里人,而且这里面都是所谓的创业者,大家都奔着想出一些事情,但同时又冒了很大风险,所以我愿意在这个下把我自己遇到的问题,观察到的风险,以及一些思考分享出来。
大家可以看出来这里面真的玩家非常的多,尤其是提到几个环节,比如说像传统的医疗和传统的健康产业这就不说了,那么新技术产业,就排出来很多新的东西,这里面就有很多的貌似就有一个新的技术或者性的东西进来,还有呢就是新的进入者,我这里面写的并不多,但是实际上我自己已经碰到好多原来根本不是这个行业的,但是呢已经在冲到这个行业,因为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都是一个热门话题,那么资本方都是蠢蠢欲动,以前风马牛不相及的一些公司,都会冲进来,那么在这里面提到了地产厂商,我最近有幸拜访了几家地产厂商,感觉到哇塞,好有意思,他们原来已经早就布局了,挺好玩儿,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现象吧。
谢谢牛总。
所以呢,很多时候我对大数据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持一个相对悲观的看法,也有可能是我自己之前的背景吧,但是我的一个思考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在其他行业,你创造一些新的概念,创造一些新的玩儿法,那老百姓或者是年轻人愿意跟着你玩儿,愿意跟着你尝试,比如说什么网络交友,都挺好玩儿,很有意思,对吧!但是,医疗可不是这样,老百姓可不会拿自己的生命,拿自己的健康陪着你玩儿,陪着你失措,陪着你验证,也就是说,如果在这里面,你没有证明你是有效的,没人会给你付钱。
啊商保啊没有太强的付费意愿,那么患者呢,患者原理上应该是付费方,因为他是受益方,但是我们仔细分析,患者其实随着这个慢病的进程,他的付费差异也非常大,有一个规律我看到一张表,一时没找到,这个是所谓的慢病过程中付费的一个统计,在预防方面投入几乎是为零,在初诊或者新发病人的时候呢,他会有一个很高的付费意愿,那个时候几乎你给他所有的检查他都愿意,然后呢,随着他冷静下来,随着他发现其实也没事啊,我不就是头晕一下吗,不就是稍微注意一下吗,我不就是少吃一点儿,多走一点儿吗,没问题啊。
创业的人经常被自己或者被忽悠的一句话,或者是创业的人经常跟投资人讲一句话,就是“我这个方向有巨大的市场空间”那么慢病来说,为什么这么多人盯着呢?因为它有巨大市场空间!首先从人数上来讲,这个毫无疑问,慢病在过去的几年是爆发性的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非常的快,甚至还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个里面因素很多,但是反过来呢,其实到底是什么因素起着决定作用,也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先不管原因,我们先看看结果,现在无论是糖尿病高血压等三高人群,还是一些包括肿瘤、其他的慢病都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本土化变得格外的关键了,而本土化又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慢慢做的一个事情,还有一点就是,慢病管理的一个核心是改变观念,改变生活习惯,这个刚才也提到了是有违人性的,怎么说呢,这个不是说没有可能,但是真的很少看到有很棒的案例能够证明,说我能帮一个人去改变,说的开玩笑一点就是说,如果真的这么容易改变的话,那天下那些女士们天天减肥,也好像就没那么痛苦了吧,其实减肥从技术上来讲是一个简单的活儿,但是好像变成了一个千古奇冤的事情,因为解决不了生活习惯问题。
牛总,我有个问题,移动医疗的前期疾病筛查和后期的慢病治疗,哪个更容易入手?
第二点呢就是医疗费用很高,医疗费用高是好事,但是包括在在上海,我实际调查结果发现,留给我们创业公司的空间可真的不多。因为很多的地区的社保覆盖了大部分费用,你比如说像65岁以上的人,他所有的门诊全部免费,一年的体检全部免费,所有的检查和治疗等等这些费用大部分都是免费的,以至于住院的时候自己只要负担极少部分的费用就ok了,最小的项目他们检测的自己是8毛钱自费的费用,整个的花销是十几块钱,那这种情况下,那社保已经cover了这么好了,那么我们的创业团队提供的服务究竟该怎么收费,该怎么别人付费,大问题啊!所以没那么理想。
牛总是这样,包括我们现在的好多像基因公司这样的公司,有没有如果是想和医疗做结合的话,有没有对这些各个病种进行比较细的分类?然后从现存的药品上来讲,做一些分类,我不知道这些事情大家是不是已经开始去做了,因为我完全同意刚才您说的话,就是说在互联网现在的这个模式,慢病管理互联网形成闭环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线下都没有形成闭环,那么线上基本上也不太可能实现闭环,那么可能最终大家能让企业活下去,可能就仅仅是在一个点,这个点感觉就像是地球和乒乓球,我们现在看到的还是一个地球,但是可能真正产生价值的那个点小如乒乓球一样大,但那个点的价值同时又非常高的。
欢迎各位小伙伴们参加阿米创业工坊于本周日(1月24日)举办的“投资人-Roleplay大趴”与投资人面对面演练,让我们周日一起决战投资人,报名方式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或添加阿米创业工坊坊主微信“”进行报名。
基因在近几年非常的火,但除了NIPT,与精准用药方面,肿瘤预防有非常大的应用,在其他疾病预防方面稍微欠缺,先问一下基因用于预防除了肿瘤还会在哪些方面大放异彩?
▌张振鹏: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怎么能发现这些人,怎么能去找到这些人呢?就是获客成本和渠道问题。这就是有巨大的问题了,那我们想1.14亿,其中有三分之一已经被发现,那还有三分之二呢?我去发现他,包括我也跟药企的人谈过,那如果能发现新发病例,那药企的人太开心了,可是呢,我们去找到这些客户的成本,其实是不好估算的,因为它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然后有可能导致结果完全不同,那这就有问题了,不可控成本或者难以承受的获客成本将直接导致模式失败。目前很多移动医疗公司开发线下,我预计将遇到非常大的这方面问题。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些服务的对接呀、诚信的合作呀,包括数据的对接、优化。另外刚才提到了一个没有带头大哥的问题,其实没有带头大哥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人站在一个产业的角度去看这个产业优化的问题,我在其它行业有过类似的经验,就是当有带头大哥的时候,会由这个角色来做这件事情,当然没有也没关系,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等,也自己努力做呗,所以呢,我第一个想说,重点说的就是我们真正要想做好,最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做联盟,我们一起来努力,我们一起抱团儿,我们一起把这个行业做起来,只有这一点上才能克服种种的问题,然后才能把我们这些小船们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产业。
下面给大家看一个陷阱和金矿的问题。
那我们看看事情的,这里面大家会看到,红颜色表示了乐观,灰颜色表示了悲观,那么事实上现实情况怎么样?这个地方我倒是有一些发言权,因为刚才也说了,这段时间我自己在一线走访,发现了很多问题,发现了现实中有些东西绝对和理想,或者是宣传的不太一样,首先的就是所谓的预防体系,这预防体系我就不用多说了,因为大家都是长期从业的,但是实际上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知道,其实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尤其是越基层的,真的就是花架子,虽然现在的国家已经改变了政策,把很多的一级预防作为一个国家投资和扶持的一个事情,而不像前几年这样子的一个自流。
非常感谢各位小伙伴们的热情参与,为了不打扰各位小伙伴,本群将在晚上24:00准时解散,老师分享的内容将会统一整理成文字在“阿基米德”微信平台、网易、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搜狐等平台进行推送,各位伙伴的提问也将一起条,如果有哪位小伙伴的提问不方便条请提前告知主持人,如未收到告知则视为同意。提问条告知时间截止至1月19日中午12:00。
第二个,健康险其实本身它的品种,它的各方面的东西都是有很多的欠缺的地方,包括去年推出的糖尿病保险,这个是健康险里面算是里程碑的一个事件,但是如果有人关心糖尿病保险的人知道,这里面没有一家真正玩的非常开心非常好,或者说举出了一个大旗之后可以号令天下,然后把整个的市场全部统统的吃掉,没有,现在连这个趋势都没看到,这个很遗憾,其实我作为从业者真的发自内心的希望看到他们能拿出一个非常棒的产品,但是没有,这个是所谓的商业保险现在还需要再摸索。
解决小问题,未见其是做小事,很有。
那反过来呢,很尴尬的一件事情就是说其实有人比我们这种严肃的或者说严谨的或者是说榆木脑袋的这些人要更快的,嗅觉更灵敏的去利用这些新技术,就是那些炒作目的的人,或者是,说的不好听点儿吧,传销、骗子、卖假药的。我有一次在一个小型的论坛上被一家公司公开的说我们不是做基因的,而他们是真正做基因的,然后就大声的把我们了一顿,我当时很谦虚,我说好好好我认真学习,结果后来递完名片之后发现,是某著名的传销公司。包括慢病管理里面著名的“保健品”,专挑老人下手,我们身为同一个行业的,真的深受其害啊。
那反过来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一些新的角色,包括移动医疗,这是去年当红的一个行业,这里面冲进来很多家,同时也有很多积极探索的,包括春雨,不管他们有什么问题,但是他们带动了整个移动医疗的大发展,历史上要记一笔的。不过,移动医疗似乎太冲动了,以至于没有看清楚,没有想明白就冲进了一个已经看似蓝海,其实漩涡很多、狠角色很多、大资源的很多的行业,为什么这么多年移动互联网没有医疗,一定是有问题的,如果能解决问题,那么有可能赢,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开个电商、送个卖外比较妥当。
这张图是去年我在去年十二月初的时候在苏州糖尿病年会讲的一张片子,这个实际上就是我觉得可能是一个步骤吧,第一个可能就是一个教育的问题,基层医生的专业能力的提升,其实总体来说是一个教育的问题,然后后面包括信任度当然相对来说是虚一点,后面就是专业医生与基层医生的转诊流程的这种管理,再后面可能是这种监测这一块,那么后面包括对于并发症的监测这一块。
牛总,向您请教一下,就是说,就像您刚才所说的,我们和慢病管理相关的企业,其实大家都在找付费方,你发现在整个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包括保险公司,包括药械企业,包括初创企业,他们所对价值的要求是不是一致,就是说他们能够付费的这个意愿是不是大家都是一样还是略有不同?
我们所在的行业,慢病管理这里面玩家太多了,这里面的游戏的规则也特别多,模式也特别多,甚至以至于付费方都特别多,很多人就会觉得很开心,包括我自己在内一度是一时之间都非常的乐观,我觉得,只要我怎么怎么样,后面我都不去想了!这个话我说过,而且到现在呢有的时候我也会说,但是其实我自己心里越来越心虚,因为会发现这里面会有很多的问题,
第一个突破点呢是在于我认正的突破点应该首先在于产业链联盟,就是说,我们单打独斗在整个慢病行业里面这么大的一个盘子,这么大的一个错综复杂的一个格局,是完全行不通的,把这个格局的上下游真正团结在一起,各司其职,同时又是精诚合作,整个的形成一个产业的联盟,然后大家一起来合作推进这个事情,最后才能真正的形成一个可以预期的一个乐观的一个局面。
▌杨欣宁:
▌牛晓强:
▌牛晓强:
▌刘杨:
实在抱歉,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一下子一看时间比我要预期的长的多,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讲了啰啰嗦嗦这么多的事情,糟粕多,但我可以的一件事情是,我所有讲的这些事情都是发自肺腑的,还是这句话就是希望跟同行们一起合作下去,本来这个阿米的人还跟我说有一个广告时间,很抱歉我好像把自己的广告时间给占了。
同时呢,我不想多说的就是关于大医院小医院的问题,大医院的医生非常忙,忙什么呢?不说了,小医院的医生很挣扎,他们不是不想做事,想做事能做吗?很难做,他们也很挣扎在哪,他们有的时候也是问题,尤其是没有拿到国家的那些扶植政策的,介于三甲医院和基层服务中心之间的那些机构就更加有问题了,我拜访了两家医院,他们直言不讳的说最大的问题根本不是医疗的问题而是的问题。
同时呢,还有一点就是患病的时间非常的长,既然是慢病它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听到一个保险行业的人说了一句话就是,他很喜欢慢病,为什么呢?因为跟保险一样,是一种终身的或者是长期的一个生意模式,而那对生意来讲的话,客户粘在你的身上一辈子跟着你,你甩都甩不掉,这简直是求之不得的一件事情!还有一点就是服务需求大,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因为就是时间长、管理复杂、并发症多、生活的影响等等各方面,都是有很多的这个问题,这个时候需求就非常大。
最后说一声谢谢,也谢谢阿米的同事同仁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让我们有充分的机会交流,在这个里面对大家的耐心和所有的人表示感谢,谢谢大家,希望我们一起做好充分的准备,共创慢病管理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那还有一点很尴尬就是刚才提到了一些不良的商家及时替我们做了前期的市场教育,所以我在走市场的过程中,首先要把自己撇清我不是奸商,我不是在等等,包括基因行业包括健康管理行业,我跟一个老师的见面没有,因为我提到了增值服务收费问题,他就问我你是卖保健品的吗?没容我多说,他就已经对你避而远之,扬长而去,让我自己在风中凌乱。这个是很多从业者要面临的一个很尴尬的局面。
最后一点说点儿废话,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不用操之过急,刚才说了慢病管理它肯定快不起来,所以我有的时候觉得首先让自己活下去,第二呢让子弹飞一会儿,那么啊,包括保险公司啊,包括体系啊等等都需要一个时日,还有呢我们现在在貌似在努力地做一些数据呀,慢病管理体系慢病预防体系都需要一个时日去验证,这个在科学严谨性上来说也是必须的,所以呢,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有的时候呢大家心态稍平和一点,不要焦虑不要焦躁,这个时候让子弹多飞一会儿,我们看一看,看一看到底是能行还是不能行,这就是我觉得,也是我给自己的一句话吧,就是不要那么操之过急,还是要稳下心来,慢慢的往前走。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怎么同质化我没有任何的发言权,但是我从一个不是互联网但是干过移动互联网的角色来讲的话,我觉得挺重要的一点是沉下心来好好的想自己什么东西有,什么东西我没有,我的机遇可能在哪里,我的风险可能在哪里,然后我想究竟解决哪个细小的问题,其实这一点上我认为很多的互联网企业应该稍微冷静一点,不要那么浮躁,解决小问题未见其做小事,那么有可能你专注在一个点上,有很小的事情,但是你把它做的很好,那么基本上第一你在这个细分行业里面你就是一,你就是一个所谓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