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下山天地宽 真脱贫笑开颜(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村调研行)
互助县班彦新村的儿童在刚迁入的新居内展示新买的衣服。摄于2017年1月。
新华社记者 吴 刚摄
互助县班彦新村村民在村里的文化广场跳起土族传统舞蹈安召舞。摄于2019年8月。
新华社发
互助县班彦新村村民在盘绣园内制作盘绣。摄于2019年9月。
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摄
脱贫前的互助县班彦村村貌。摄于2016年11月。
新华社记者 吴 刚摄
现在的互助县班彦新村村貌。摄于2019年9月。
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摄
2019年8月23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新村一片欢歌笑语,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跳起欢快的安召舞,共同庆祝第三个“班彦感恩纪念日”。
3年前的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冒着蒙蒙细雨来到这里,考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当时的班彦新村还只是一片建设工地,总书记入户察看建筑布局,询问施工进展,对工程建设和搬迁后的脱贫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3年来,紧跟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步伐,拥有369户1396人的班彦村中,长期生活在大山上的129户484人喜迁新居,组成班彦新村,一步一步踏上脱贫奔小康的幸福路。
走访海拔2500多米的班彦新村,我们真切感受到,经历这场前无古人的脱贫攻坚战洗礼,高原山乡的少数民族群众活法换了、脑筋换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彩虹之乡”名副其实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土族是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自古崇尚彩虹,这里因此被称为“彩虹之乡”。可是,由于地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发展条件受限,贫困就如大山一样横亘在眼前。直到2015年,班彦村的129户人家依然居住在被当地人称为“脑山”的山顶上,严重缺水、交通闭塞,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正是脱贫攻坚,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搬进了新房。过去,村民们在山上住的是土坯房,风蚀雨侵、烟熏火燎,连墙面都成了炭黑色。今天,从高处俯瞰班彦新村,就像一颗镶嵌在绿树丛中的红宝石,行走在村道上,仿佛是在“画中游”。由于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新村绿树成排、鲜花争艳,一排排富有土族特色的新房错落有致,家家户户砖墙彩饰,院门上的“七色彩虹”和太阳花图案尤为醒目。家电“四件套”普及了,户户通上了天然气。吕有荣老人的新家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他摸着大胡子笑着说:“咋能想到我们会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告别了“六难”。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务工难、娶亲难,曾经是班彦村的“六难”。如今,班彦新村紧邻省道,家家户户通自来水,步行10多分钟就可以到镇卫生院,小学就在旁边,幼儿园有校车接送小孩,镇中心学校也只有两三公里远……后顾之忧少了,村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高了。村党支部书记仲关因保告诉我们,通过组织烹饪、电焊、开挖掘机等专项培训,2018年全村就有67人外出务工。
过去,由于生活实在太苦,少有人愿意嫁到山里来,村里单身汉很多。2017年,搬下山的村民吕五十三家一年之内两个儿子都娶了媳妇。他还扳着指头算了一下,这3年村里已娶进10个新媳妇。2018年,他的大孙子出生后,他取名为吕新村祥。他笑着说:“孙娃是在新村出生的,生在了好时代,希望他一生吉祥!”
改善了环境。以前,村民做饭烧炕都用煤和柴火,牲畜养在院子里,一到夏天苍蝇蚊虫到处飞,气味难闻得让人受不了。村民吕拉木更登说,冬天时天黑前就要抱上一捆草、背着干牛粪到屋外去烧炕洞,有时不到半夜炕就凉了,天亮前还要摸黑再烧一次,睡在炕上满身都是烟灰味。现在,做饭用天然气,洗澡用太阳能,厕所用冲水马桶,电热炕暖和干净,真是方便又舒服。
同时,班彦新村将居住区和养殖区隔离建设,配套修建了排水管网、光储污水处理站,污水、垃圾乱倒的现象不见了。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袁光平说:“生活环境变化给群众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带来的改变更大,影响更深远。”
■抓脱贫环环相扣
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但3年之间班彦人的生活确实变了大样。讲到为啥,村民们都说是党和政府“帮到底了、扶到位了”,大家也开动脑筋、敢想敢做了。我们入户走访发现,每个村民心里都有一个脱贫增收的账本。
挪穷窝,解开脱贫“死结”。山大沟深、土地瘠薄,对于祖祖辈辈困守在这里的班彦村民而言,有些人一辈子都盖不起新房。实施易地搬迁,一下子把他们挪穷窝和盖新房这两个“最大的包袱”给解决了。
搬迁后,班彦新村实施了村道硬化、村庄亮化、文化广场、人畜饮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补齐了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的短板,解开了脱贫的“死结”。2018年,青海省将班彦新村纳入《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传承保护规划》,投入专项资金扶持民族特色发展项目。
谋产业,探索致富门路。“十年九旱,靠天吃饭”,这是过去班彦村的真实写照。搬下山后,在各级支持帮扶下,村集体经济“破零”,产业扶持资金到户到人,全村初步形成了多元增收渠道。仲关因保为我们算了两笔账:一是发展特色养殖业,依托当地特有的八眉猪品牌,给每户在集中养殖区配套建设了36平方米的圈舍。全村八眉猪存栏最多时超过1200头,户均年可增收3000元。二是发展光伏产业,与相关企业合作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户均年收益2500元;政府投资的村级光伏电站,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收益。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791元,是3年前的近4倍。
土族盘绣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没有渠道与市场对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变不成效益。2018年班彦新村组建土族盘绣合作社,并与知名电商合作,使盘绣逐渐成为民族特色产业,带动了全村145名妇女就业,有的绣品还远销国外。现在,除了从事传统盘绣工艺,绣娘们还开始承接民族服装的加工制作。为了形成产业规模,村里在省道边建起盘绣园,还为盘绣等产品注册了“班彦”商标,探索特色产品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育新风,激活内生动力。由于长期受贫困困扰,过去村民们对奔好日子缺乏信心,“太阳出来墙根站,太阳下去屋里转”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常态。驻村干部介绍,脱贫攻坚实施之初,“扶起来立不住,立住了走不动”的现象比较突出。
为了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驻村工作队积极推进建章立制、移风易俗,以扶促教、以教助扶,引导村民实现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观念转变。搬迁前,村里娶媳妇的彩礼一般都在15万元以上,因婚致贫比较多。搬迁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通过村规民约加以引导,彩礼少了一大半。在今年的“班彦感恩纪念日”上,村里还增设了“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脱贫光荣户”表彰等活动。这些工作和活动,使很多人首先在志气上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贫困户吕有金,虽然只有五十来岁,但搬迁前已处于“养老”状态,家庭收入全靠儿子儿媳外出务工。3年前,总书记来过他家后,他再也坐不住了,重新拾起家传的酩馏酒酿造手艺,办起酿酒作坊,第一年就挣了3万元,去年净收入超过10万元。如今他的话里透着自信:“脱贫摘帽了,腰杆一下硬了。要想一直硬下去,那还得靠自己这双手。”
抓党建,发挥堡垒作用。班彦新村的干部群众有一个共识,就是村两委班子是带领群众脱贫的主心骨、致富的领头雁。在搬迁过程和产业发展中,村两委严格按照程序,始终公开、公正、公平地实施房屋分配、项目推进、资金收益分配等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重大事项,用真心真情换取信任。全村47名党员,都积极参与农民讲习所的宣讲和每月一次的“固定党日”活动。村里每次开会,村民都争着发言,生怕自己的好想法说漏了。村干部普遍感到,只要增强组织凝聚力,发挥党员的带动作用,就能融洽干群关系,把村里的每项工作做好。
■“花儿”唱出共同心声
“花儿”是土族人的喜好,有的可以现编现唱,随口就来上一段。
我们在调研走访时,就听村民吕有贤这样唱道:“山大呦沟深的是班彦,十年的庄稼是九年旱,连年受灾的心悬,提起个窖水是心里寒,不由得叫人们心酸……”“山大沟深的沙沟山,不受的寒苦了,干部和群众呀齐上阵,平川里拔起了新村。心肝花腔子里放实了,栽哈个摇钱的树了。习总书记到来3周年,百姓们高兴地花儿哈漫了……”他这两段,一段唱的是过去的忧伤,一段唱的是现在的快乐。
“青海青、湟水黄,民族娃、团结花,汉藏蒙、回土撒,各个民族把手拉……”这段全村人都会的“花儿”,则唱出了土族群众在各民族大家庭中的自豪。
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班彦新村时嘱咐当地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保质保量让村民们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后,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这些亲切朴实的话语,全村人一直在传颂着。村民们自发在新村后山上栽下一片“感恩林”。大家的共同心声是:祖祖辈辈都没想过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感谢党中央,感谢总书记!大家都让我们给总书记捎个心愿,就是想请总书记再去看看他们的新家。
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陶启业说,班彦新村的脱贫实践,是互助县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2018年全县已经脱贫摘帽。相信脱贫只是第一步,只要继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坚定走好富有土族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26日 03 版)
- 标签: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