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市场  汽车报价

新车订单一天一万八一看月销一千八这种游戏该歇歇了

  4月新车销量暴跌47.6%后,5月乘用车销量仍然同比下降16.9%。在车市暗淡的时刻,主机厂要找出亮点还真不容易,现在他们就找到了一个——晒订单。

  开始把订单概念玩大的是与华为合作的赛力斯SF5。早在2021上海车展期间,华为与汽车品牌赛力斯联合推出了华为智选SF5,共包含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21.68万元和24.68万元。

  该车除了华为背书外,更重要的是其惊人的订单数据。据了解,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开售两天的订单就已突破3000辆,一周订单突破了6000辆,随后又很快飙升至1万台。

  实际交付的情况又是另外一回事,根据公开数据,该车每月销量不到1000辆,最多是10月份的2200辆,这是其巅峰了。

  到今年1月份,SF5的销量就显示为0,虽然赛力斯一再宣称是“按订单生产”,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SF5事实上已经停产了。华为和赛力斯把精力转向更新的问界M5。

  在SF5之前,特斯拉的订单信息战声势更大。Model 3国产后4小时订单就超2万台,但现在的月销量已经跌至1万辆以下;Model Y曾有一天10万订单的记录,实际月销量在1-2.5万辆之间。

  中国品牌也不甘落后。网红新车坦克500从去年的广州车展开启预售,当天订单便达到 2 万台,广州车展结束时,订单已破 4 万台,这是一款售价为 33.5-39.5 万元的中大型SUV。直到今年4 月份,坦克 500 的销量为 1009辆。

  3 月 31 日,被称为 辣馒头 的全新凌渡 L上市,当天的预售订单就已经达到了 18117 ,短短 2 天时间订单就突破 30000 台,4月实际销量为1816 辆。

  6月8日,全新一代标致408正式发布,让人吃惊的不是其焕然一新的设计,而是其“30分钟订单突破1万”的数据。要知道,2021年标致在华销量也就5万辆左右,作为燃油合资轿车,这个订单实在惊人。

  6月9日,比亚迪唐DM-p车型正式开启预售,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启预售的3个小时内,该车订单达到5472辆。作为一款预售价29.28-33.28万元的中国品牌SUV,这个成绩相当喜人。

  连几乎快消亡的前途汽车也通过K20的订单复活了。6月15日晚间,前途汽车官方账号公布,前途K20自从6月6日开启预售以来,接到预订订单达到15,280个,这种速度令人惊叹。

  主机厂之所以对订单念念不忘,因为订单能起到 “一箭三雕”的作用:既可以增强投资者以及合作伙伴的信心,又能利用从众心理圈更多消费者,同时还能威慑下竞争对手。

  考虑到一个大型的主机厂的员工有上万人,再加上供应商、经销商等上下游合作伙伴,相关人员上10万,发动一下,这些人数就不得了,反正订金可以退还的,又没有什么法律责任。

  最近,恒大汽车旗下的恒驰 5万辆订单被爆造假,那又怎样?大不了推迟量产时间,从原来的6月22日推迟到9月22日。毕竟,大家都很忙,容易健忘。

  为了提升销量,给经销商“压库”是比较好的选择。在主机厂眼中,只要是交到经销商手中,就算是批发销量,经销商没有卖出去,变成了库存,那是它们的事情。

  合理的库存有积极的意义,可以缩短消费者提车周期,降低物流成本。但当销售目标大大超过市场需求,大量库存在经销商端无法消化,就会导致经销商经营质量下降,甚至资金链断裂。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今年5月,除了领头羊一汽—大众、比亚迪的批发量与零售量相当外,其余的主机厂或多或少都有压库现象,尤其是奇瑞汽车,批发量号称7.9万辆,排名第7,但零售量排在10名开外,也就是低于5.4万辆,库存量超过2.5万,这是一个可怕的数据。

  今年1-5月,库存现象更为严重。根据乘联会的数据,长安的零售量与批发量大概有5.5万辆的差距,吉利汽车则有6.5万辆,广汽丰田为3.7万辆,长城汽车约3.5万辆,一汽丰田为2.8万辆,奇瑞汽车则有近10万辆。

  左图是今年1-5月的零售量,右图是批发量,两者差距比较大,除了比亚迪外,大部分厂商或多或少都有压库现象

  “压库”可能是汽车行业的万恶之源,多由生产企业主导,通过自身市场地位的优势,强制性要求经销商提货,或通过返点等商务政策诱导经销商囤积超出自身合理水平的库存。

  库存最大的问题就是占用大量资金。中国企业融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偿还银行成为了压倒经销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