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高层大换血,折射出零部件行业的两大趋势
近日,博世集团宣布了董事会人事调整。
这家零部件巨头对其管理委员会进行了改组,让业界最为关注的调整,是该集团现任董事会成员、亚太区负责人泰瑞来(Peter Tyroller)将于今年底正式退休。而从2021年开始,他现有的管理职责将被划分到不同的董事会成员手中——
其中,博世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Dr. Volkmar Denner)将直接挂帅中国业务,董事会成员、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负责人哈通博士(Stefan Hartung)将负责印度业务,董事会成员海恩博士(Markus Heyn)则将专注日本和韩国,另一位董事会成员瑞世科(Uwe Raschke)将负责澳大利亚等地区。
除此之外,博世还任命了集团成立134年以来的首位女性董事,阿尔布雷希特(Filiz Albrecht)女士将被纳入集团董事会成员,并分管劳资关系。而根据该集团的官方新闻稿,两名董事会成员彼得 · 提洛尔(Peter Tyroller)和克里斯托芬 • 库贝尔(Christoph Kuebel)将退出董事会。
《汽车》和《一句话点评》认为,博世这一轮的最新人事调整,折射出零部件企业在转折中前行的两个趋势。
首先,因为中国市场的核心地位,越来越多的掌门人选择直接挂帅中国。
亚太地区是博世2019年的第二大区域市场,该财年为集团收获了229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823亿元)的营收,仅次于欧洲市场的410亿欧元(3265亿元人民币)。
虽然中国和印度的营收处于下滑趋势,直接导致博世该财年营收同比下滑3.1%,但中国的业绩贡献占比依旧庞大。在去年,博世超过10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798亿元)的营收来自中国,占了亚太地区总体量的将近一半。
在博世掌门人邓纳尔博士看来,中国市场至关重要,他甚至在2019年末的一次行业大会上直言,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核心。
邓纳尔认为,中国现在拥有70多个整车制造或组装工厂, 新车产量也占全球份额的四分之一以上,并拥有数亿体量的潜在消费者。尽管中国市场的新车增速在最近两年开始放缓,但依旧领先于欧美,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截至2019年末,博世在中国共有超过6 万人的员工数量,成为该集团德国大本营以外拥有员工人数最多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掌门人直接执掌中国业务,最近几年开始在整车制造商领域流行,最为典型的案例,是大众与丰田。
2018下半年,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Jochem Heizmann)退休,这两大职位头衔也被拆分,现任首席执行官赫伯特 · 迪斯(Herbert Diess)自己挂帅中国管理董事会负责人,成为跨国车企掌门人直管中国的第一人。后来,丰田社长丰田章男也成为了实质性的中国业务掌门人。
从邓纳尔博士主导中国市场的最新消息来看,企业一把手直管中国市场的趋势也逐渐从整车制造商转向跨国零部件巨头,在战略规划方面,整个汽车制造业在某些重要部署上已越来越趋同。
在《汽车》和《一句话点评》看来,博世在当下做出掌门人主导中国市场的重要决策,一方面,和亚太地区负责人泰瑞来的退休时间线不无关系,但另一方面,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倒逼。
因为在“后疫情时期”,全球汽车供应链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而作为全球零部件巨头,博世在对疫情中长期影响的评估、以及应对措施的未雨绸缪方面,也俨然走在整个行业的最前面。
早在今年第一季度,当新冠肺炎仅在中国范围内流行之时,作为最高决策层的邓纳尔就公开指出,冠状病毒可能影响到该集团在中国的零部件产销,成为最早对中国供应链做出预警的零部件掌门人之一。
在供应链上严重依赖中国的博世,显然在这一轮疫情中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这里是该集团最重要的全球制造基地之一,而彼时疫情震中的武汉地区,拥有博世两家工厂,在职员工约有800多人。
另一个趋势,则是女高管的比例逐渐增大。
在博世,现任人力资源主管、48岁的阿尔布雷希特(Filiz Albrecht)即将正式全面负责集团的劳资关系和人事管理,她是第一位进入集团董事会的女性。阿尔布雷希特的职业生涯始于汽车用品行业,在2017年加入博世集团,此前是过滤器巨头曼·胡默尔(Mann & Hummel)的董事会成员,主管劳资关系。
业界最为知名的跨国车企全球女掌门,是通用汽车的玛丽·博拉(Mary Barra),而最近十年以来,日产也逐渐将女性管理者的重要性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
早在2013年,日产仅有6.7%的女性职业经理人,与世界汽车领域的同行比,女性员工的比例依旧很低。彼时的日产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就公开喊话,女性是日产非常重要的待开发的资源,公司未来将向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多个重要环节吸收优秀的女性人才资源。
而在2015年,日产有出台了新的人事战略规划,计划在2017年4月以前,将公司的女性管理人员比例提高至10%。那时候,日产女性管理者的占比已经提升至8.2%,高于日本企业平均3.1%的比例。
一直以来,汽车制造业属于较为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更多时候由男性去主导,这和理工思维有一定关系。但是,现如今的汽车业界都在转型,符合电气化、自动驾驶以及移动出行等新业务需求的人才,亦需要综合跨行业的特征,如IT。
在新的时代,汽车产业需要的高管,不仅要拥有传统的理工思维,还要能够更加敏锐地触达消费者的需求所在。跟以前相比,管理岗对人才的综合性要求也更高,这时候,女性的优势也能更好地在整个行业中体现出来。
- 标签:特斯拉效应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
-
小smart长大了?
从5月份曝光设计手稿图到6月与浦发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smart这个小众的豪华品牌,自2019年吉利…
- S与7的战争
- 太空旅游首张船票1.8亿元,打落天价要靠中国还是马斯克?
- 车企大战应用生态构建:“iCar”脱离凯翼回归奇瑞 独立成生态品牌
- 宝马与制造业的碳中和之路:减排压力下的抉择和现实突围
- 6月15日要闻回顾|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中央网信办将重点打击“饭圈”乱象;工信部:规范电商平台“618”短信营销行为
- 日本国产一次性筷子涨价 | 悦读全球
- 冲击每签20万,这瓶“能量饮料”飞天,有望成年内最赚钱新股
- 5月新能源车创新高 但比亚迪依然烦恼
- 长城的“氢能”长征
- 日系车5月拉胯,缺“芯”更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