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社论 | 抱定长期主义 打一场芯片“持久战”
经观社论2000年,中国有一个“芯片梦”,希望用十年的时间,使中国芯片业成为世界主要开发和生产基地之一;国货能够满足国内市场大部分需求,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开发和生产技术上的差距。
这体现在这一年6月发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20年的时间,中国已经拥有庞大的芯片产业集群,从设计、封装测试到制造环节,一批初具竞争力的企业正在成长。与此同时,中国每年为芯片支付的进口费用超过3000亿美元——这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庞大需求,但也是现实与梦想差距的一部分。
从那时算起,中国芯片走过了两个十年。我们至今仍未摆脱作为被动追赶者的角色,在这个被去全球化和“脱钩”思潮扰动的时代,突破瓶颈变得具有超乎以往的紧迫性。
含金量最高的芯片新政如期而至。这是20年来发布的第四个鼓励和推进行业发展的文件。8月4日发布的 《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涵盖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人才和市场应用等等——中国为芯片倾力一战的雄心可鉴。
我们相信,雄心之外还需要更多的冷静。20年芯片奋斗史可谓一场毫无悬念的“持久战”。任何关键和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都离不开雄心壮志,但更需要坚韧和耐心,对特定领域认知水平的积累和相关技术能力的提升,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小小芯片浓缩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太强的功利心,很可能让动作变形走样,在芯片乃至其他领域,我们都曾有过深刻的教训。
就此而言,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长期主义。那些在科技领域成功实现突破的企业,都是长期主义的典范。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经说过,这30年来,我们从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到十八万人,只对准同一个“城墙口”冲锋。华为每一年的研发投入都在150亿到200亿美金左右。以奋斗者为本加上长期主义,才有了今天的华为。从液晶显示领域的 “闯入者”到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京东方花了15年——当时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做的是25年规划。这样企业就一定不会短期为做而做,王东升说“我们是为打赢而做,为成功而做。”
芯片新政的确体现出长期主义的思维。比如说,对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生产企业或项目免征10年所得税,要求加快推进芯片(集成电路)一级学科设置,鼓励校企合作办学,以补足人才缺口等等,都包含着对“长期”的引导和鼓励。不过基于长期主义的视角,我们认为,这场以强芯为目的的“持久战”,要补的短板不止于芯片业本身。
科技创新是中国的国家战略,长期主义意味着构筑一座地基牢固的大厦。这意味着对基础教育、基础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现在全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2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不过5%多一些,大部分投向了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学子静下心来去钻研数学、物理和化学,让科学家专注于科学问题本身——一个充盈着浮躁和功利心的社会不会对这些感兴趣。
- 标签:爱的色放3 完整版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
-
小smart长大了?
从5月份曝光设计手稿图到6月与浦发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smart这个小众的豪华品牌,自2019年吉利…
- S与7的战争
- 太空旅游首张船票1.8亿元,打落天价要靠中国还是马斯克?
- 车企大战应用生态构建:“iCar”脱离凯翼回归奇瑞 独立成生态品牌
- 宝马与制造业的碳中和之路:减排压力下的抉择和现实突围
- 6月15日要闻回顾|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中央网信办将重点打击“饭圈”乱象;工信部:规范电商平台“618”短信营销行为
- 日本国产一次性筷子涨价 | 悦读全球
- 冲击每签20万,这瓶“能量饮料”飞天,有望成年内最赚钱新股
- 5月新能源车创新高 但比亚迪依然烦恼
- 长城的“氢能”长征
- 日系车5月拉胯,缺“芯”更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