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 | 深圳,一个医疗器械创新之都?
刘可 深圳的医疗器械行业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今年7月,迈瑞医疗(300760.SZ)曾一度逼近5000亿市值大关,以迈瑞医疗、理邦仪器(300206.SZ)、开立医疗(300633.SZ)为首的深圳医疗器械行业人才“虹吸”,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也有人选择离开公司却留在深圳,自己创业。
深圳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绕不开的一个企业是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科”),这家成立于1986年的高新技术企业被业内称为是医疗器械行业的“黄埔军校”,有2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与安科有着某种联系,典型的比如:1991年,安科超声部副经理徐航辞职,和办公室主任李西廷共同创办了迈瑞医疗;1995年,张浩、祖幼冬离开安科,共同创办了理邦仪器。
第一团火
据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刘新博士回忆,1990年至1995年是安科最辉煌的一段时期。安科是由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Analogic公司共同投资,在深圳注册成立的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成立于1986的安科只有了两年的时间就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低场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并被评为1989年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革命性的医疗诊断工具。当把人体放置在磁场中,用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激发人体内氢质子使之共振产生电磁波信号,当停止射频激发,不同组织的电磁波信号经信息学处理后就可以绘制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精确立体图像,用于发现各种病变。
据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刘新研究员介绍,一台高场超导磁共振设备的元器件超过20万个,涉及物理、数学、材料、电子、计算机、医学等多学科,是一个国家高端医疗设备制造业水平的代表。
安科研发出第一台国产磁共振的意义不单单局限于科学进步与“零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它带动一系列包括磁体材料、医疗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发展。迄今为止,还有很多人在讨论安科未能保持行业领先的原因。中国第一台磁共振、第一台彩超、第一台螺旋CT……安科身上实在有太多的光环,织就了一个似乎永不会破碎的神话。刘新认为技术是主要原因,安科磁共振产品未能及时向高场超导磁共振转型,导致了如今国内高场磁共振市场进口设备长期垄断的局面。
但从安科流出的人才却也造就了深圳医疗器械行业的半壁江山,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几任会长也都与安科有关。现今,安科仍然在深圳市宝安区从事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和生产,驱车不过半个小时,就能来到迈瑞医疗的深圳南山总部。新兵老兵,仍在同一战场。
满天星
与很多初创企业一样,迈瑞医疗于1991年刚成立时,资金紧张、人员不足,业务主要以代理医疗器械贸易为主。在赚到第一笔资金后,再加上深圳市政府的一笔无息贷款,迈瑞医疗就将资金马上投入到自主研发中去,第二年迈瑞医疗就用这笔钱研发出中国第一款单参数监护仪。
但医疗器械的自主研发投入大,周期长,资金投入研发滞后,生产方面又捉襟见肘,于是迈瑞开始引入风投。1997年,华登国际投资介入,给了迈瑞“雪中送炭”的一笔资金,让迈瑞可以坚持自主研发。
时至今日,迈瑞医疗已经成为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三大领域,拥有国内同行业中最全的产品线。
迈瑞医疗表示,对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并不是简单地实现某项技术突破,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要结合市场实际需求、朝着产业化应用的方向去做自主研发、推出新品或者进行现有产品的更新升级,也只有这样的技术创新才是高质量的,才能真正驱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而这一点,在迈瑞的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
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曾在致股东、合作伙伴和员工的公开信中表示,当下,国产医疗器械进口替代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在少部分细分领域,我们已经完成了进口替代,国产化率超过六成,比如监护仪、生化试剂等;第二,在部分细分领域,我们已经完成了技术突破,比如血球、麻醉、呼吸、大型影像设备等,但尚未替代进口产品;第三,在相当多的细分领域,我们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比如超高端彩超、内窥镜等。总体来说,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还是以进口品牌为主,进口替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说安科是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第一团火,并且这团火分散成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的满天星。那么深圳市新的医疗器械公司所拢聚起的第二团火,正在以一种有别于之前的模式推动着深圳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
根据广东统计局公布的年鉴数据,《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人员和经费统计(2018年)》显示,深圳市规上企业中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数为289422人、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为996.75亿元,均为广东省榜首。可以说,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深圳市企业对于创新、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深圳市被称为“创新之都”的重要原因。
医疗器械创新之都
国内大型医疗设备龙头企业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联影”)的最初创业也是从深圳开始的。刘新将上海联影称为是“医疗器械行业的华为”,现今上海联影已经实现1.5T、3.0T高场超导磁共振等大型医疗设备所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与生产,这样的一家企业对于区域内的产业链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刘新表示,培育一家医疗器械行业比培育一家药企的难度要大很多。医疗器械企业,特别是像磁共振这样的超大型医疗器械技术门槛高,核心部件和元器件涉及到的上上下下的产业链合作,数以万计。
深圳曾是中国最早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城市,但随着医疗器械产业在苏州、山东等地的快速发展,深圳“医疗器械之都”的地位受到挑战。也有很多深圳的医疗器械公司将生产基地迁出深圳,搬至深圳周边如东莞、中山等地或者在南京、武汉等传统工业重镇。
不过对于深圳来说,到底是成为医疗器械之都,还是医疗器械创新之都或许也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2019年9月上海联影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深圳成立了研发中心。今年5月,医疗器械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落户深圳,“深圳的医疗器械行业生产的不会是大、重、黑的东西,只有价值更高、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高端制造业才会在深圳留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如此说。
- 标签:骚浪插深些好烫喷了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
-
小smart长大了?
从5月份曝光设计手稿图到6月与浦发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smart这个小众的豪华品牌,自2019年吉利…
- S与7的战争
- 太空旅游首张船票1.8亿元,打落天价要靠中国还是马斯克?
- 车企大战应用生态构建:“iCar”脱离凯翼回归奇瑞 独立成生态品牌
- 宝马与制造业的碳中和之路:减排压力下的抉择和现实突围
- 6月15日要闻回顾|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中央网信办将重点打击“饭圈”乱象;工信部:规范电商平台“618”短信营销行为
- 日本国产一次性筷子涨价 | 悦读全球
- 冲击每签20万,这瓶“能量饮料”飞天,有望成年内最赚钱新股
- 5月新能源车创新高 但比亚迪依然烦恼
- 长城的“氢能”长征
- 日系车5月拉胯,缺“芯”更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