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病毒感染是宫颈癌致病因素,专家提醒宫颈癌早期治疗是关键
近日有关于程琳近况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程琳近况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程琳近况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程琳近况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以上就是关于程琳近况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作者:长沙市中心医院
4月15日至4月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早早行动”。我院肿瘤科聚焦防癌热点“宫颈癌”,通过科普直播讲座和临床案例讲解告诉人们,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HPV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HPV病毒感染是宫颈癌致病因素
不等于感染HPV就确诊了宫颈癌
46岁的余华(化名)因同房后接触性出血1个月,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完善了妇科检查后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病理结果提示宫颈鳞状细胞癌。余华告诉医生,两年前她体检时就得知自己感染了HPV病毒,当时没有发现癌变。由于对HPV病毒的认识不足,她一再逃避忽视,不检查不治疗,才导致发生了宫颈癌。
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桂华介绍,宫颈癌这种妇科恶性肿瘤有明确的病因——HPV,全称为“人乳头瘤病毒”,这是一种球型的双链DNA病毒,感染之后会寄生在感染者的皮肤黏膜上皮,继而造成不同的病变。
当前,临床发现的HPV病毒超过了200种以上,根据HPV病毒感染的危害程度不同划分为高危和低危两大类。低危型HPV病毒感染,会造成尖锐湿疣、寻常疣等疾病出现。高危型的HPV病毒则与宫颈癌变有关,在我国最为常见的两类高危型HPV病毒,就是16型、18型HPV病毒。
人们需要认知到,即使感染高危型HPV病毒也不是100%就会患上癌变。一方面,人体有完善的免疫系统,感染之后会自动开启防御机制,抵御和清除病毒。只有10~15%的感染者会持续感染该病毒。另一方面,HPV感染只是宫颈癌的一个高危因素,其它高危因素还有遗传基因、不健康的性行为、月经及分娩因素、性传播疾病造成的慢性宫颈炎、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等。
王桂华提醒女性市民,一定要每年定期进行宫颈防癌筛查,积极注射HPV疫苗。如果筛查发现自己感染HPV病毒,也不需过度反应,应积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治疗和复查。
宫颈癌早期治疗是关键
中晚期积极治疗能改善生存质量
余华诊断为宫颈癌后,接受妇科医生的建议,入院肿瘤科接受治疗。首先进一步完善盆腔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取病理活检,综合结果诊断宫颈癌鳞状细胞癌IB1期,属宫颈癌早期。医生建议患者选择手术治疗,但是患者拒绝手术治疗。于是,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桂华评估了患者的病情后提出放疗的治疗方案,建议患者行调强放射治疗。
经过一个多月的放疗后,复查发现患者的宫颈癌肿块基本消失了,疗效理想。王桂华解释,早期宫颈癌是指病灶局限于宫颈,肿块在4cm以下的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如果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或伴随其他原因不能手术的,也可通过根治性放疗以及化疗得到根治。
关于宫颈癌的治疗,王桂华强调,宫颈癌早期治疗是关键,中晚期积极治疗能改善生存质量,还要做到定期随访和复查。
65岁的唐青(化名)是与患者余华同一病房的治疗患者,8年前她确诊为宫颈癌III期。因病情进展为局部晚期,失去手术机会,于是她接受了王桂华的建议,接受同步放射治疗及化疗。8年来,她坚持医生医嘱,按疗程治疗并定期复查,获得了高质量的生存期,这次全面复查也没有发现她有复发和转移病灶,这使得唐青对今后的抗癌之路更加有信心。
王桂华提醒女性市民,宫颈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如果身体出现白带异常、腹部疼痛、不规则阴道流血这三种异样,建议尽早检查,明确诊断。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初恋之青涩回忆 http://www.xinzhiliao.com/bj/meirong/53380.html- 标签:程琳近况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
-
HPV病毒感染是宫颈癌致病因素,专家提醒宫颈癌早期治疗是关键
作者:长沙市中心医院 4月15日至4月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
- 【援沪抗疫】勇气和担当 全力以赴战方舱——福建援沪医疗队(福建省立医院队)进入上海方舱医院开展工作
- 比亚迪全新MPV官图发布:提供DM-i版和纯电版,气势不输埃尔法!
- 罗永浩回应不再做手机:因为要烧投资人的钱,所以没勇气了
- 长安C385拥有高颜值+两大黑科技,或将于二季度上市,对标Model 3
- 滴滴2021年四季度营收408亿元,腾讯刘炽平辞任董事
- 马斯克:Twitter董事会的经济利益与股东不一致
- 硬核AI技术叠加无限创意,百度文心大模型产业落地加速
- Cell子刊:上海药物所柳红/黄河团队发布新型降血脂药物1期临床数据
- 权威机构预测:到2035年,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自动驾驶基本普及
- 破解照护难、费用高问题,社保“第六险”加速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