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周报中国17部门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欧央行将执行利于气候变化货币政策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8日在北京通过视频方式同欧盟委员会执行蒂默曼斯举行第三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韩正指出,中国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将从国情实际出发,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积极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大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欧洲央行发表声明,宣布为落实欧盟气候行动计划,决定推出有利于控制气候变化的货币政策。具体内容包括:增持对保护环境有益的企业债券,限制碳排放量高的企业融资和发债,要求企业和银行在申请和发放时承诺遵守欧盟环保法规,在银行风险控制中加大环保因素的权重。欧洲央行称,这些政策是为了适应欧盟提出的减排目标,也是为了落实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李昌洋5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为克服全球性通胀和能源冲击的双重危机,政府将致力于提升出口竞争力并积极运行核电站。李昌洋还说,产业部将制定电池等相关产业的扶持战略,预计本月底将发布综合计划。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芬兰西部的一家初创公司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功能齐全的商用沙子储能供热系统,据称一次能够储存可再生能源长达数月。

  继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富国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公司旗下碳中和ETF结束募集后,7月8日,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大成基金、工银瑞银基金等公司旗下的碳中和ETF也结束募集。这意味着,首批8只碳中和ETF均募集结束。据第三方渠道消息,首批8只碳中和ETF认购资金合计超过150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旗下碳中和ETF首募规模最大,超过40亿元。南方基金、富国基金等旗下碳中和ETF首募规模也较为靠前,在30亿元左右。

  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促进跨区域自由流通,破除新能源汽车市场地方保护,各地区不得设定本地新能源汽车车型备案目录,不得对新能源汽车产品销售及消费补贴设定不合理车辆参数指标。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策到期后延期问题。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下乡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活动优惠力度,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

  16部门: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建设 完善风电、光伏、输配电、储能、氢能、先进核电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等16部门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实施新型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行动。加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能源互联网、时空信息等新型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升级等方面标准研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建设,完善风电、光伏、输配电、储能、氢能、先进核电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标准。研究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标准。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试点。分类建立绿色公共机构建设及评价标准。

  工信部对《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提出,建立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收储、释放机制,保障积分交易市场平稳运行。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立积分池,对新能源汽车正积分进行收储和释放。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负责人郭守刚7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开展好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组织实施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推动实现信息共享、统一结算。

  7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6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数量已突破千万。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23%。据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220.9万辆,与去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量相比增加110.6万辆,增长100.26%,创历史新高。

  近日,深圳网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这是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深圳率先填补了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法律的空白,有望为国家层面及其他城市推出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推动L3+自动驾驶的落地。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的前提。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进7月8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展氢能产业是上海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抢占绿色低碳新赛道的重要举措。5月,上海8部门联合出台了《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重点培育制储输用产业链关键技术为近期主要目标,同时推动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建设3家至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下一步,上海将加强政策供给,侧重制度创新与先行先试,支持临港新片区打造氢能产业发展高地,提升上海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能级。

  从日前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制定了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三个行动方案。据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在绿色低碳领域,目标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5000 亿,基本构成2个千亿、5个百亿、若干个十亿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重点培育10家绿色低碳龙头企业,100家核心企业和1000家特色企业。同时实施特色园区攻坚行动,将围绕氢能、高端能源装备、低碳冶金、绿色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打造“5+X”绿色低碳特色园区。

  从江苏省商务厅召开的“苏新消费.绿色节能家电促消费专项活动”新闻发布会获悉,江苏将筹措2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在全省开展绿色节能家电促消费活动。消费者在江苏省内中标企业线下门店购买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内的商品,且收货地址为江苏省内的,单款商品均可享受成交金额(剔除企业自身的优惠后)10%的财政补贴,上限为1000元。

  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创历史新高,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产品投放,市场基盘持续扩大,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16家(环比增3家,同比增11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5%。其中:比亚迪133762辆、特斯拉中国78906辆、上汽通用五菱49450辆、吉利汽车29671辆、广汽埃安24109辆,奇瑞汽车22783辆,上汽乘用车17985辆,长安汽车16178辆、小鹏汽车15295辆、上汽大众13241辆、哪吒汽车13157辆、理想汽车13024辆、蔚来汽车12961辆、长城汽车13917辆、一汽大众12272辆、零跑汽车11259辆。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大众汽车周四表示,将把其全球电池业务并入新成立的公司PowerCo,后者将管理该汽车制造商在整个电池价值链中的活动。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表示,该子公司有潜力产生超过200亿欧元(合203.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在欧洲将拥有多达2万名员工。到2030年,PowerCo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投资超过200亿欧元,用于发展该业务领域。

  恒驰汽车日前宣布,旗下首款量产车型“恒驰5”纯电SUV,将于7月6日20:00开启预售,首一万辆将特大让利,且交车时付车款、提车后15天内可退车并退款,所有购车款项支付及退回均在公证处专户。

  大全能源公告,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4亿元到96亿元,同比增长335.03%到344.28%。2022年,整体光伏市场持续增长,高纯多晶硅料仍为整个产业链供应最紧缺的环节之一,因此多晶硅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此外,公司三期B阶段项目于年初达产,新产能释放带动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约80%。得益于硅料销售的量利齐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实现业绩显著增长。

  宝明科技公告,公司拟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锂电池复合铜箔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锂电池复合铜箔,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

  针对“小米自动驾驶车路试”传闻,小米相关人士回应称,“这是我们在测试自动驾驶技术,不是我们的车。”日前,一张车身贴有“小米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的图片在行业中流传,图片显示其车顶或配有激光雷达。按照规划,小米首款车型预计在2024年正式量产。

  当升科技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半年度净利9亿元-10亿元,同比增长101.33%-123.7%。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正极材料新一代产品快速形成规模化应用,正极材料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协鑫集成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协鑫绿能近期与伟力得能源签署了《合资协议》,协鑫绿能以7500万元与伟力得能源共同投资设立协鑫伟力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协鑫绿能控制合资公司75%股权,合资公司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拟以西南区域为主要开发方向,重点开发该区域内的光伏、风电项目。共同开发光伏、储能指标;由甲方提供部分储能项目作为合作的试点;双方共同推进独立的储能电站建设。

  恩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宣布, 100Ah锂金属电池研制成功。该电池采用自主开发的阻燃型锂金属电池专用电解质/液,标称容量102.4Ah(0.1C放电), 重量0.821kg,质量能量密度高达479Wh/kg,体积能量密度910Wh/L。恩力动力预计2023年实现百MWh级产线年完成GWh级产线+GWh的全球产业基地布局。

  据中科院消息,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在高性能锌基液流电池领域取得进展,研究人员在深入理解碘氧化还原反应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碘络合物的碘正极溶液,有效解锁了碘正极容量,实现了锌碘液流电池的高能长效循环运行。改进后的锌碘液流电池放电容量显著提升了58%,充放电循环400次无明显容量衰减,循环寿命提升了100%。

  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宣布,其自主研发的210 mm×210 mm高效PERC电池,经中国计量科学院第三方测试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24.5%,创造了大面积210产业化P型单晶硅PERC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

  南京景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创东方、中车科创基金联合投资。本轮融资将进一步深化在轨道交通及智能制造领域的综合能力。该公司专注于3D机器视觉技术、无人驾驶工业车辆技术、智能移动机器人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