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顶层设计行业开启新周期!

  2020年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要求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是未来10到15年行业最重要的指导文件

  强调跨产业融合。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认为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初衷在于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从而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此次《规划》认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正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更加强调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丰富了关键核心技术内涵。2012版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的定义侧重于电动化技术,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的关键材料与集成系统的研发、生产。本次《规划》进一步丰富了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的定义,既包括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技术,也包括模块化高性能整车平台等整车集成技术。智能网联与整车集成技术受到更多的重视。

  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将从单纯交通工具进化为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将对产业价值链产生深远影响。车载芯片领导者Mobileye(已被英特尔收购)预测,到2025年智能汽车搭载的传感器、车载芯片、操作系统等软硬件综合成本将达到5000-6000美元,占整车成本的15%左右。汽车电子巨头英飞凌预计,随着自动驾驶从L2级向L4/L5级过渡,对应单车半导体价值将从2020年160美元增长至2030年970美元,增长超过6倍。

  强调快充在公共充电网络中的主体地位。2019年底公布的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加快形成适度超前、慢充为主、快充为辅的充电网络”,此次《规划》修改为“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一方面,《规划》强调了快充在未来公共充电网络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征求意见稿中仅提到“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充电使用场景,而在《规划》正式文件中则重点提出建设城乡公共充电网络。

  未来随着城乡公共充电网络进一步完善,城乡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新能源汽车销售仍集中于限牌城市,据交强险数据统计,2015至2020上半年我国限牌地区新能源乘用车上险数占比分别为58.6%、59.8%、49.2%、47.6%、47.4%、50.8%,整体占比有所下滑但仍维持在50%左右的高位。今年以来工信部、农村农业部、商务部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通过车企主动让利的形式促进乡镇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销售。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例,旗下售价2.98-3.98万元的宏光mini EV上市首月便取得了1.45万的销量,超过特斯拉Model 3成为车型单月销冠,充分证明高性价比车型在城乡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大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规划》提出,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目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包括福建、江西、贵州、海南四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则主要指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辽宁中部、山东、武汉及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甘宁、新疆乌鲁木齐城市群,共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涵盖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主要市场。

  虽然相比于征求意见稿,更新比例目标由100%略有下调至80%,但考虑到《规划》要求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具备较强的示范效应,因此预计此举将有效促进全国公交、出租、环卫、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电动化。根据中国能源报,截至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出租车渗透率仅为5.5%,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仅为2%左右。

  此次《规划》从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开放合作等方面做了整体部署,为行业中长期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结合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来看,尽管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产销同比出现下滑,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经济逐渐恢复,行业供给端新车型不断上市,行业产销正在快速恢复。根据合格证数据,9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14.1万辆,环比提升29%、同比提升86%。

  未来随着零部件成本下降、智能网联技术进步、充换电基础设施完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将持续提升,产业将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从“政策驱动”真正迈向“市场驱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