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生活  汽车趣谈

“若有战召必回”六个字原来出自7年前一份50字的转业报告

  又到退伍季,各个媒体平台上出现频率极高的,是“若有战,召必回”这六个醒目的大字。不知从何时起,这六个字成了即将离开军营的老兵们不约而同的心声。六个字虽短,却铿锵有力,背后是老兵们拳拳爱国心、浓浓军旅情。

  那么,在这六个字频繁刷屏的今天,你知道它最初的出处是哪里吗?这六个字的背后其实还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重读《解放军报》2010年4月6日部队新闻版的头条文章,一起去揭开谜底。

  去年秋天,白山黑水间烽烟乍起,记者奔走某演兵场采访第二炮兵某旅实兵实弹演练,时不时有个特别的声音回响耳畔:“若有战!”起初没在意,以为官兵们敌情观念强,后来发现不对,这是大家在喊他们的副参谋长。

  “国,和谐盛世;旅,科学发展;家,双亲久病;子,年幼孱弱。我从军十五载自认精忠报国,今因家中现实无奈申请转业。若有战,召必回!”

  作者正是这位张益朝。张益朝,1974年出生的青年才俊,军校毕业分配到第二炮兵,从此就铆在了基层部队,一直奋战在军事斗争准备第一线,创新攻关、训练演习,忙得不亦乐乎,2008年荣升某旅副参谋长。

  张益朝的家乡,在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江苏宜兴。江南水乡,雨后春笋般的乡镇企业里,也有张家一份。他的父母创办了一家工厂,生意红火,收入颇丰。2008年,父亲一场大病,母亲照顾一家老小,身心俱疲,只好把厂子关了。两位年迈老人,盼从军独子回家望眼欲穿。替张益朝略作盘点:父亲病危,作为儿子不在现场;妻子临产,作为丈夫不在身边;抚养儿子,作为父亲不在跟前;赡养老人,作为独子不在膝下……人生家事种种缺之成憾的重大时刻、重大事件,他都不在现场。

  铺开纸,拿起笔,向从小为之神往、此生愿与同在的军营告别,七尺汉子泪湿戎装。字斟句酌,这一笔是走,下一笔却拐弯向留。字字句句是通往故乡、膝前尽孝的踉跄脚步,字里行间却是从军报国、心系天下的眷恋情怀。

  其实,纵然真的告别军营,他那颗心啊,也拴在导弹发射车上。起床、熄灯,号声不在耳边,在心里。张益朝啊,忠与孝,去与留,个中轻重,个中甘苦,似是不言而喻,却也冷暖自知。

  这份正文仅有50个字的转业报告,呈送到了旅党委。据说,初看者一开始都笑了,却都很快在结尾6个字上陷入沉思。

  旅党委为此开了个会,会议过程按下不表,会议成果谨录于此:一是不批准张益朝转业;二是把这份转业报告印发若干,作为“教材”;三是为全旅家庭有实际困难的干部制定了一系列解困排忧方案。还有一个派生成果,就是张益朝从此有了个诨名“若有战”。

  “若有战!”从那以后,战友们都这么喊他。一年多了,旧闻依然新鲜,战友们不断把这个名字的渊源讲给闻之好奇的新听众。讲故事的人,听故事的人,一起慢慢咀嚼着军人的忠与孝:戍国即是卫家,尽忠亦是尽孝!谁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大忠从来是大孝!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