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汽车生活  汽车趣谈

《带着爸爸去留学》沦为闹剧,留学题材经不起这么折腾

原标题:《带着爸爸去留学》沦为闹剧,留学题材经不起这么折腾

正在播出的留学题材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有孙红雷、辛芷蕾、刘敏涛等一众演技派的加持,却恶评如潮,被指出和真实的留学生生活相去甚远,目前豆瓣评分已经降到了4分以下。小留学生去国外学习不到两周,接连遭遇车祸死人,错过面试,校园持枪罪犯杀人,莫名的躁郁症和家长突如其来的过度保护……这样的一锅乱炖,难怪豆瓣上给出一分差评的观众接近一半。

电视剧要有合理的戏剧冲突,这是创作的必然,但《带着爸爸去留学》的剧情,处处都是为了冲突而冲突,缺乏基本的逻辑勾连。剧中,孙红雷演了一个嬉皮笑脸、虚荣心强的陪读父亲,辛芷蕾演了一个性格直接、脾气爽朗的后妈,涂松岩演了一个有复杂家庭关系的富豪,曾舜晞和蒋依依饰演两个独生子女小留学生……把如此多标签化人物聚集在一起,是需要创作者进行“降温”处理的,把人物的复杂性用合理的逻辑串联起来,但该剧肤浅的表达却起到了反面效果。

遗憾的是,本应该聚焦的留学生生活中的学习困境、心理健康,以及自立和成长,在《带着爸爸去留学》中全都略过,取而代之的是国产都市剧与家庭剧的“狗血”惯性在剧中按捺不住地涌动。于是我们看到,剧集播出近半,大部分时间,都在吵架——孩子跟家长吵架,家长跟家长吵架,孩子跟孩子吵架。更要命的是,该剧给留学生扣上这样一顶刻板印象的帽子:都是家里的宝贝,所以自理能力差,热水器不会用、日用品不会买,就连喝牛奶这种事都得让房东给准备好。

一部作品受到好评或者恶评,从编剧到拍摄再到后期剪辑,每个环节应该都有责任。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编剧,导演姚晓峰也在采访中坦承,编剧没有实际留学经验,剧本是在大量采访中完成的。而《带着爸爸去留学》开头几集剧情的逻辑极其混乱,相比乱炖的剧情,该剧广告植入也可以用“疯狂”形容,奶粉、零食、教育、租房、旅游等一拥而上。

高质量的留学生题材的影视剧,似乎已经停留在特定的时代,当年的《北京人在纽约》《别了,温哥华》成为一种美好追忆似的存在。近一两年的留学题材剧,几乎没有一部不悬浮,从《归去来》到《留学妈妈》,再到这部《带着爸爸去留学》,集体陷入了“形散神也散”的窘境——当年作品中对留学生们梦想与失落、生存与挣扎的深入刻画,早已一去不复返。这背后折射的是创作者想当然的“懒政思维”,胡乱堆砌素材,表面华丽,内核空虚。

留学故事的精髓在于展现留学生初到新环境的“文化休克”,如果电视剧只是为了讲一下中国家庭在富裕起来之后的求学故事,其实放在内地任何一个大城市都成立,根本不需要留学这个“框”。好好的留学题材,如今已经有污名化的趋势,因为该类题材烂剧太多——如果观众只能把留学剧当做不过脑子的泡沫闹剧看,恰恰是对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创作最大的伤害。(普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