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好”让“诺贝尔跨界奖”再添传奇
视觉中国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约翰·B·古迪纳夫
诺贝尔科学奖,尤其是化学奖,常被嘲笑“不务正业”:其他领域学者串门拿奖,“鸠占鹊巢”,化学家们挺尴尬。
其实,诺奖的含金量不容置疑,荣誉实至名归,只是人们更热衷于“花絮”。刚刚颁发的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就过了一把“跨界”的瘾。
“足够好”的跨界人生
作为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他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97岁的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由于发明锂电池正极材料而获奖。他是史上获奖年龄最大的诺奖得主,其姓氏特别好记——直译的话就是“足够好”。“足够好”先生的一生,是不断跳槽跨界的一生。
1922年出生在德国耶拿的“足够好”先生,小时候有阅读困难症。谁也没料到,他居然克服疾病,考上了耶鲁大学古典文学系——一个天天跟书本打交道的专业。
由于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哲人感兴趣,“足够好”转去了哲学系;没想到在一节数学课上,教授认为他有数学天赋,说服他去念数学系。1943年,他以数学学士身份毕业。
“足够好”毕业就加入美国空军,在太平洋小岛上观测气象。工作之余,他阅读了数学家怀特海的名著《科学与现代世界》,怀特海就是一个跨数学、物理、生物多学科的大学者。“足够好”的心灵被这本书触动,于是退役后,30岁的他去报考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硕士。他的导师,后来拿诺奖的齐纳,欣然录取了这个大龄考生。
齐纳十分认可“足够好”的物理学潜力;“足够好”的硕士念完,直接就被奖了一个物理学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足够好”接触了锂离子在固体中的迁移研究,但没想到后来会以此成名。
1976年,“足够好”进牛津大学任教并负责管理无机化学实验室。当时,惠廷厄姆(也拿了今年诺奖)已发明锂电池,然而正负极材料不成熟,电池太不稳定,无法商用。“足够好”由此开始摸索一种稳定的正极材料,经过4年时间的努力,确定了关键元素——钴。
之后20年,“足够好”又对正极材料做了两次大改进,得到了今天的锂电池。手机和电动车用户都要感谢他的智慧。去年“足够好”对媒体说:“我想让汽车尾气消失,我今年96岁,我还有时间。”
诺贝尔“理科综合奖”
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了111次。历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就不乏跨界学者,不少获奖成就,很难说归于教科书意义上的化学,而是“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化学”等交叉学科,诺贝尔化学奖因此也被戏称作“理科综合奖”。
早期的诺贝尔化学奖常跟物理学沾边:范特霍夫1901年凭溶液渗透理论得奖;阿仑尼乌斯1903年以电离方程式获奖;能斯特则是1920年靠着他著名的热力学公式得了奖。
最有名的一次跨界颁奖,是1908年,英国物理学泰斗卢瑟福因元素蜕变及放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对此评论说:“这是我一生中一次大玩笑!”
近几十年,分子生物学蓬勃发展,诺贝尔化学奖频频向生物学家示好:比如发明DNA测序的伯格和吉尔伯格在1980年拿了化学奖;博耶与斯科研究ATP合成与钠钾离子泵,1997年获奖;科恩伯格的真核生物分子转录在2006年拿奖……
迄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诺贝尔化学奖跟生物沾边;进入新世纪以来,和生物学交叉的获奖占了三分之二。
应该说,很多化学奖项颁给物理和生物学家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这些研究都涉及到新的化学物质应用。自然界和科学界本来没有在化学与生物,或物理与化学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界限。对于那些改变物质形态,为人类福祉和科学探索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颁一个化学奖或许是最合情合理的安排。比如获1991年化学诺奖的恩斯特,其发明的核磁共振成像无比重要,却很难落在物理奖或生物奖的范畴里。
今年锂电池获奖,跟往年比已相当契合化学奖的名头。近几年化学诺奖实在太“生物”。2014年,3位物理学家因超分辨率显微镜获奖;2015年,3位生物学家因DNA修复机制而获奖;2017年颁发给迪波什、弗兰克和亨德森,是分子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他们研发了冷冻电镜,让生物细胞的观察更简单。
2018年,化学诺奖一半给了阿诺德的“酶的定向进化”;一半给了史密斯和温特的“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当时许多人吐槽:这化学奖,还能更生物学一点吗?
化学诺奖委员会主席辩解说,奖励的“是一场基于进化的革命。我们的获奖者在试管中应用了达尔文的原理,利用这种方法开发出造福人类的新化学品。”大家只能说:“好好好,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相关链接
史上获奖的跨界牛人真不少
说起跨界拿诺奖,很多人都会想到这两位:居里夫人和鲍林,他们都曾两夺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1903年拿了物理诺奖之后;1911年又拿了化学诺奖。这让她成为科学史上第一女性偶像,其诺奖殊荣今天基本不可能复制。
美国人莱纳斯·鲍林,先是因为化学键本质的研究拿了195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又因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拿了196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鲍林这个人堪称才思泉涌,出人意料。他一方面对量子物理和热力学感兴趣,另一方面又研究上了生物大分子结构,因此上下贯通,自成一派。鲍林提出的很多化学概念都被写进了教科书。
二战以后,鲍林加入爱因斯坦领导的和平组织,反对核武器。当时他研究遗传物质晶体颇有希望,可惜忙于政治活动,被沃森和克里克抢先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要说跨界拿诺奖的第一牛,或许是拿经济学奖的赫伯特·西蒙,他的研究领域是计算机科学、认知心理学、公共行政、经济学、管理学还有科学哲学。他一辈子拿了9个博士学位。
1975年,西蒙拿了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1978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86年,他拿了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93年,他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终身成就奖。这个得奖清单,堪称前无古人。
从年轻时,西蒙就是个全才,琴棋书画都能玩出两把刷子。1972年中美握手,西蒙作为科学家访华,开始学习汉语,并起了中文名字“司马贺”。后来的他,还搞起了古汉语的计算机翻译、汉字的短时记忆等研究。
科学奖之外,丘吉尔可能是最为人熟知的“跨界幸运儿”。1953年,他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理由是“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艺术,以及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丘吉尔作品里最重要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其实他从年轻时就写了不少著作,大多数是非虚构类。这些作品颇见功力,但文学性评价众口不一,所以丘吉尔拿奖也有些“名人受宠”的嫌疑。
- 标签: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