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三分险 作业不容易
7月20日23时,正在执行渤海水质监测夏季航次辽东湾航段监测任务的“中国海监108”船,完成了本航段全部46个站位的海水取样作业,获取了大量样品和监测数据,踏上了返程之旅。
作业过程中,每当抵达作业站位前,对讲机里就会响起“各位监测人员注意,距离下一个站位还有10分钟”的提示音。片刻后,监测人员就出现在“中国海监108”船的甲板上,大家着装整齐、分工明确,做好各项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每次作业前,本航段领队王卫平都会语重心长地嘱咐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必须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出海三分险,上甲板干活儿是高风险工作。海上风大浪急,船舶摇摆不定,后甲板是“中国海监108”船采样作业最集中的区域,作业危险系数最高。
监测人员要想在上下颠簸、左右摇摆的甲板上稳住身形,开展作业,不仅要练就“立地生根”的功夫,还要具备“察风辨向”的本领。尤其在起吊设备过程中,船身的晃动会导致采样设备摇晃,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造成物损人伤,威胁人员和设备安全。因此,对监测人员的规范作业、操作技巧以及心理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国海监108”船抵达作业站点后,王卫平会快速拿起透明度盘和水色计走到船舷边,一边将透明度盘缓缓放入海中读取海水透明度,一边对照水色计读取海水水色。同时,CTD操作组成员刘永青、刘志华、王新新、王阳、臧昆鹏穿好救生衣,戴上安全帽、防滑手套,迅速走到CTD旁做着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在CTD操作组成员们有条不紊的配合下,重达70公斤的CTD被推到船舷边,吊挂在银色绞车钢缆上。“放、放、放”,伴随着有节奏的指令,CTD缓缓地沉入了大海。
记者发现,每次仪器作业时,都会拴上一根绳。臧昆鹏介绍说:“这是保护仪器的安全绳,一旦绞车钢缆出现问题,安全绳就会起到替代作用,确保仪器不会遗失,顺利回收。”
十分钟后,CTD完成采样,开始回收。“收、收、收”,CTD被缓缓地拉回到船舷边,CTD操作组成员们齐心协力将满载而归的CTD稳稳地回收至甲板。
随后,轮到现场取样组霍城、高宁、王祥、王旭上场。他们抱着采样箱、拿着采样瓶,蹲在CTD旁开始小心翼翼地采集水样。待采样结束后,他们再将水样装瓶密封,送至实验室分析人员的手中,一天十几个站点,如此反复操作。在炎炎烈日下,衣服被汗水浸湿是常有的事情。
本航段技术负责人刘星告诉记者,实验室的分析人员能否顺利进行检测,关键取决于甲板上监测人员的作业状况。短短十多分钟内完成复杂的作业程序,需要各方默契配合,监测人员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与陆地上“脚踏实地”作业不同,由于海上气候多变,海况难以预测,海上作业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尽管面对重重困难,但他们不辞辛苦、奋勇拼搏,坚守在海洋环境监测的第一线,在茫茫大海上书写了青春篇章,以实际行动守护着一片碧海。(陈婉 陈斯伟)
- 标签: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