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车上市

抗美援朝制胜关键:美军阵地战不敌志愿军2015奇瑞新车

1950年底,战争刚一开打,就发电报让斯大林援助步枪子弹5800万发,自动枪子弹8000万发,轻机枪子弹3700万发,重机枪子弹2000万发。斯大林全部照给。

日俄战争结束后45年,朝鲜战争爆发。两场战争的地点非常接近,又是一场海权与陆权的对决。

显然,朝鲜战场的重要性并不值得它这样做,国内的也不允许在这么偏远的一个地方继续没完没了地打下去。这样跟中国耗下去,苏联就会在欧洲和中东地区越来越占优势。这些地方对它来说,都比朝鲜半岛要重要得多。

中国和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较量,如果双方都不能很快地消灭对方,那么影响胜负的一大关键,就是看从苏联和中国的工业运送物资到朝鲜战场,跟美国和日本往朝鲜运送物资过来,谁的效率更高、更可靠。前者就是对陆地运输能力的,而后者则是对海洋运输能力的。

到了第三个阶段,实际上双方就是主要拼后勤了,拼了足足两年。美军发现,在这第三个阶段,志愿军有越打越强的趋势,装备越来越好、火力越来越猛,土八打成了洋八。

人类自大航海时代以来的国际局势,在这一刻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陆权将重新崛起,回到世界版图的中心。只不过还要再等五六十年,等到中国的高速铁网络在亚欧上延伸的时候,人们才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美国人不得不,跟中国达成了停战协定。美军司令克拉克也才因此而感叹:我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书上签字的美军统帅。

到了1953年,中队每天战场上的弹药消耗量,比1952年翻了一倍。原来需要用人去冲锋夺取的据点,现在也改为直接用炮火炸平算了——这一点听上去很:只有经济能力提高以后,士兵的生命才会变得更加值钱。

铁,是陆权强国对抗海权强国的法宝。

此外还有、火炮、坦克、军车等装备以及几十万军队的粮食、服装等。这对物资运输能力的要求常高的。抗美援朝战争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朝鲜战场上,美国不是输给了中国的游击战,而是输给了阵地战。志愿军将士们的勇气和高超的战术当然重要,但真正击败美国的,还是他们背后那个迅速崛起的新中国。这个刚诞生不久的庞然大物,具有不可估量的战争潜力。这才是美国人最无可奈何的地方。他们不得不认输,因为他们在战略上看不到任何取胜的希望。

在决定是否参战的时候,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在朝鲜半岛,中国在后勤补给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拖住美军打持久战并最终取得胜利。

美国人远在美洲,军用物资和人员都要跨越太平洋运送过来,时间长了也会多少有些吃不消。按照当时美国的国力,要想跟中国耗在朝鲜,当然是耗得起的,甚至还可以调动更多的军队前来参战。这一点没有什么疑问。但是,美国在朝鲜的伤亡已经超过了它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欧洲的伤亡,已经把它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和海军的近半数投了进来。如果继续投入兵力,必然要以大幅度削减欧洲的防卫力量为代价。

现代战争,对物资消耗的需求惊人。

此外,沙皇侵占东北期间,也在东北境内修了几条重要的铁,把从到用铁连接了起来。日俄战争期间,日本还修了一条从沈阳到丹东的支线,把铁直接连到了鸭绿江边,跟朝鲜的铁系统连接了起来。

从这个阶段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抗美援朝战争真正面对面的对抗只持续了不到一年,剩下两年的时间就主要是在各自的堡垒、坑道里面用炮火对轰。

资料图: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自己将士利用阵地坑道阻敌。【本文节选自李晓鹏博士新著《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第一章第三节,感谢作者赐稿。】

有了铁,从中国往朝鲜运送战争物资,就有可能取得比美军的海上运输更高的效率。美军是以日本为,但是日本毕竟只是个刚刚结束战争的岛国,无论是装备还是粮食的生产供应能力都很有限,大量的物资需要从、菲律宾甚至美国本土运过来。

这些新的变化让美国人看到:中国毕竟是有4亿多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一旦战争潜力发挥出来,战争物资生产和后勤供给的能力是相当惊人的。再这样扛下去,扛个十年八年,它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第一个阶段(1950年10月到1951年1月,持续了3个月),志愿军刚刚入朝。当时美军已经快要达到鸭绿江了,但是由于盲目乐观,没有预料到中参战,推进的速度太快,部队走乱了。志愿军秘密入朝,通过穿插、切割、包围等方式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中国的军队经过22年战争,战斗力很强而且战术运用非常独特。美军不了解这种打法,损失惨重,很快就败退到了三八线以南。人民志愿军趁机跨过三八线,占领了南朝鲜的首都。这是中国方面打得最顺的一个时期。

这是因为,在这期间,苏联不仅援助我们物资,还援助了很多的工业项目,中国自己的武器弹药生产能力也跟上来了。然后就是国内平定叛乱和运动结束,粮食连续三年大丰收。国内经济状况好转以后,中国可以花更多的钱从苏联购买武器装备。苏联出动空军帮助我们在半岛北部建立了一个被称为“米格走廊”的安全空域。我们自己培训的战斗机飞行员也“出师”了,驾驶苏联的米格战机多次击落美军飞机。这样,中国方面的人员和物资运输安全大大提高。中国开始让前期进入朝鲜的部队回国休整,实行部队轮换入朝作战的制度,军队的健康状况和状态也越来越好——在战前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1950年,西伯利亚大铁已经通车,从莫斯科到中国东北的时间只需要7天。而且在1929年前建成了复线, 1930年开始进行电气化,运输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中国要在朝鲜半岛跟美军较量,苏联的军事支援是必不可少的。西伯利亚铁可以极大地支持中国在朝鲜的战争消耗。

1951年第一季度,中国在朝鲜战场上所需弹药就高达14100多吨。

第二个阶段(1951年2月到7月,持续了5个月),跨过三八线以后,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拉长了。美军也很快发现了志愿军在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一星期攻势”:由于志愿军装备落后,每次战役只能携带够用一个星期的物资,打完了就必须撤退。所以美军就在战役开始的阶段收缩死守,等过了一个星期之后再发动。这下就让志愿军方面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回到三八线以北进行防御。

实际上,这也是过去五百年来海权大国第一次跟陆权大国签订失败了的停战协定。

到了1953年,志愿军平均每日需要消耗168吨弹药;在上甘岭战役中,每消灭一个敌军,就要耗费176公斤弹药。

第三个阶段(1951年8月到1953年7月,持续了两年),就是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对峙。志愿军放弃之前的运动战术,采取挖战壕、地道的方式建立工事。双方开始打阵地战,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争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