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车上市

“六条腿”产业撑起庆阳扶贫半边天

原标题:“六条腿”产业撑起庆阳扶贫半边天

  中盛庆城驿马产业园10万只湖羊繁育基地。高文华摄(中经视觉)

  中盛羊养殖场自动撒料车在定时撒料。

  高文华摄(中经视觉)

  中盛技术人员在给羔羊打耳标。

  高文华摄(中经视觉)

  中盛技术人员在进行分群调圈,实行精准饲养。高文华摄(中经视觉)

  中盛屠宰厂工人在对白条羊只进行精细分割。高文华摄(中经视觉)

  编者按 甘肃庆阳市地处六盘山特困片区,全市6个县全部是国家级贫困县。2011年,在外办企业的庆阳人张华,回乡注册了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后改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盛”),拿出自己办企业的全部积蓄,养鸡养羊,带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年,庆阳的做法和张华的扶贫事迹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近期,中宣部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联合召开了“中盛集团产业扶贫座谈会”。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和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学者、农业企业的代表认为,中盛农牧集团公司通过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既是精准扶贫政策的生动实践和有力注脚,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有益经验。

  鸡做强,羊做大 ——一个适合庆阳实际且能带领农民尽快脱贫的产业

  2010年,张华回老家庆阳市镇原县探亲,看到不少乡亲仍未解决温饱,毅然拿出1亿多元,为家乡修道路、建学校、建养老院、维修旧房。本以为这样可以改变家乡面貌,谁知两年后当地农民仍然贫穷。县里建议他在家乡办企业,用产业带动脱贫。但镇原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缺少办产业的资源和人才。张华扶贫初心不改,认为既然下决心回家乡扶贫,就一定能够找到脱贫致富之路。他经过广泛调研,发现庆阳的玉米和苜蓿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青贮效果好,很适合养鸡养羊。之后,他带人到福建、山东做市场调研,又去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考察,发现优质鸡羊肉仍然供不应求。于是他下决心在镇原养鸡养羊,用鸡羊产业参与扶贫。

  张华拿出在外地办企业的8亿元积蓄,在镇原15个乡镇建设了36个养鸡场,在县城工业园区建了屠宰线、饲料厂、肉骨粉生产线、有机肥厂。县委、县政府组织农民成立了100多个养鸡专业合作社,由中盛与他们签订合同,共同养鸡。到2016年,中盛的肉鸡进栏2400万羽,出栏并屠宰2134万羽,加工鸡肉4.15万吨、熟食及调理品3200吨,生产饲料9.5万吨、有机肥1.5万吨,产品畅销多个省份。凡是承包经营中盛肉鸡养殖小区的农户,年终都实现了盈利。同时,中盛以每吨高于市场价150元收购当地青秆玉米10万吨,带动种植玉米的农民年增收1500万元。吸收1500多人(主要是贫困户)到中盛鸡场务工,年发放工资5400多万元。以每亩500元流转农民土地,每年支付流转费220万元。物流运输及三产带动500多人就业,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几年时间,中盛亏损2000万元,却让当地农民收入增加1.7亿元,带动镇原一半以上的贫困户脱贫。张华心里乐开了花,决定继续前进。

  与此同时,中盛养羊产业也迅速扩大。2016年,张华在西峰、镇原建成两个万只湖羊种羊繁殖场,后又扩大到庆城、华池和环县3个县。目前,中盛建成万只肉羊繁育场13个;羊舍280栋,23万平方米;存栏基础母羊13.3万只,年供应优质种羊15万只,出栏肉羊24万只,带动合作社和养殖户年出栏20万只;建成百万只屠宰线1条,日屠宰能力3000只,羊肉分割产品85种。在庆阳高原上,出现了国内养殖量最大、羊源自主供应能力最强的现代化肉羊产业,形成了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扶贫产业。

  “两条腿+四条腿=六条腿”。中盛在庆阳找到了一个适合当地实际、能够吸纳众多贫困户参与、脱贫速度快、具有长效精准脱贫机制的“六条腿”产业。现在中盛已实现肉羊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开发产业化、产品品牌化。2013年,庆阳有537个贫困村60.62万贫困人口。到2018年底,贫困人口降到12.78万人。实现脱贫的近48万人中,通过中盛养鸡养羊带动的人数接近一半,撑起了庆阳精准扶贫的半边天。

  “331+”

  ——探索出产业扶贫新模式

  产业找到了,模式如何优化?张华认为,为了实现“六条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目的,必须把大家与产业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让大家都做产业的主人,成为产业的经营者和参与者,也是产业利润的享用者。于是,在庆阳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331+”的产业扶贫模式,集聚优质资源、整合投入要素、实现合作共赢。

  第一个“3”是“企业+合作社+农户”。中盛作为龙头企业,主要提供资金、人才、管理、技术、品牌、销售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其中包括为各合作社和农户提供种羊和羔羊,派出指导人员,由合作社和农户饲养,育肥羊均由中盛以保护价收购销售,合作社和贫困户只负责按合同和标准养好羊,没有任何风险。每个合作社就是一个小的养鸡养羊场,农民在合作社参与养殖,共享收益。目前,中盛已带动全市建立肉羊合作社251个,入社贫困户15251户,去年获得分红1200万元。农户则是最大的养殖单位,农民从中盛得到怀孕母羊和公羊后,按照中盛的标准进行养殖,由中盛指导和收购。“企业+合作社+农户”,既是一个紧密的利益联合体,又是各有自主权的独立经营单位,体现了中盛参与扶贫的愿望,适应了贫困户的意愿,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使产业在中盛的带领下把扶贫的方方面面发动起来,大家一起做,一起分享效益。在此模式下,庆阳重点养羊县环县已形成了3个“70%”,即农民自有土地70%种草,农村劳动力70%养羊,农民收入70%来自中盛。

  第二个“3”简称为“三变”。“资源变资产”,合作社和农户通过清产核资,将自己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加入中盛,成为中盛资产的组成部分。“资金变股金”,包括财政到户资金、国家扶贫资金、贫困户自有资金,由合作社和贫困户自主投入中盛,从而成为与中盛一起生产的股金,合作社是集体股东,农民是个体股东,大家按股享受权利,享受分红。“农民变股东”,即农民入股资产、入股资金和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后,便成了中盛的股东。

  “1”,即建立统一科学的品牌化质量管理体系,将产前、产中、产后多个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打造品牌,提高竞争力。

  “+”是围绕中盛产业扶贫的需要进行的各项服务。比如“+党建”,中盛在各场和车间建立了党支部,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比如“+服务体系”,中盛成立了技术指导团队,入场入户,为企业服务,为合作社服务,为贫困户服务。中盛还有更多的“+”,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都可以“+”进来。

  拉长产业链

  ——吸纳更多贫困户参与企业经营和分红的重要途径

  中盛养鸡养羊,不是单纯“养”和“卖”,他们不断拉长产业链,做强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让更多的贫困户在这个产业链上脱贫致富。饲草种植、饲料加工、种羊繁殖、肉羊养殖、定点屠宰、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科研检测、市场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可以让贫困户参与,每个环节都可赢利分红。其中5个环节最重要。

  饲料种植。随着养鸡、养羊规模的扩大,中盛对玉米、苜蓿等饲料的需求量猛增。过去农民种玉米,除去种子、化肥、农药等,每亩实际收入不足500元。现在改种青贮玉米,中盛连杆带棒一起收,而且每吨高出市场价150元,这样农民种玉米每亩收入达到1200多元。苜蓿一年可以收三茬,农民种一亩苜蓿收入约1300元。2018年,庆阳全市玉米、苜蓿的种植面积分别达335万亩、485万亩。

  鸡羊养殖。这是整个产业链上的重点环节。进入这个环节的有三部分人。第一部分,到中盛各鸡场羊场当工人。中盛现有鸡场36个、羊场13个,到鸡场羊场当工人的贫困户共600多人。这一部分人进场后有固定收入,而且每年都会增加。进场一年就能使家庭脱贫。第二部分,是参加养殖合作社的贫困户。目前,庆阳共有养鸡养羊的各种合作社近千个。环县就建立了养羊合作社400个。农民入股合作社,一起开展养殖,共享红利。第三部分,养鸡养羊的个体农户。他们在中盛的指导下,由中盛提供怀孕母羊和羔羊,一家一户养殖,中盛负责销售。这样的农户在庆阳有7506户。

  屠宰加工。中盛建了一个肉鸡屠宰厂、两条肉羊屠宰线,每年加工肉鸡3600万羽、肉羊30万只,后续将增加到1.2亿羽、100万只。屠宰加工共吸纳1200人就业。

  冷链物流。由农民成立运输车队,负责鸡肉羊肉运输。目前,参与中盛冷链物流的有280多台车,从业人员580人。仅2016年就增加收入4000万元,人均10万元以上。随着中盛养鸡养羊规模的扩大,冷链物流所需人员还要增加,两年后将达1000人以上。

  肥料加工。鸡羊肥料是最好的有机肥。庆阳的苹果是当地的拳头产品,但随着品种的退化和土壤肥力缺失,苹果口感变差,产量不高,市场销售不畅。中盛在庆阳养鸡养羊后,庆阳决定大力发展苹果产业,提出“远抓苹果近抓羊,南部苹果北部羊”的发展思路。中盛每年的鸡羊肥料约20万吨,中盛把这些肥料贡献给7个县区1000多户果农,使每户减少化肥支出1800元。

  中盛以“饲料种植、种羊繁育、屠宰加工、有机肥料、冷链物流、市场销售”六大板块相连接,走出了科养结合、种养一体、农牧互补的循环发展之路,使产业链越拉越长,参与的贫困户越来越多,从而加快了产业扶贫速度。

  脱贫后还要致富

  ——建立长久脱贫且持续致富的良性机制

  张华还关注着脱贫后不能返贫、脱贫后要持续致富的问题。为此,中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先民后企,提前分红。中盛产生的利润,除一部分扩大生产外,基本上分给参与中盛养鸡养羊的农民和贫困户。张华说,当务之急不是中盛挣多少钱,而是要让农民优先脱贫,让贫困户的钱包里先装上钱。翻开中盛的账本,收入不少,但企业赢利甚微,因为多数收入提前到了农民口袋里。张华认为,农民脱贫致富了,自己的初心实现了,企业就更有发展后劲了。

  搞高福利,提高收入。对进入中盛务工的贫困户,张华认为首先要让他们走出贫困,走上富路,再由他们滚雪球式地带领其他农民脱贫致富。为此,张华对员工实行高福利政策。他拿出自己的钱,在鸡场羊场盖职工宿舍,添置家具,免费给员工们居住。中盛的人均工资虽然比周边地区高,但张华每隔一年都要给工人涨工资。哪个职工生病或家里遇到困难,张华都会资助。

  进厂务工,端稳饭碗。鸡羊养殖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肉食加工需要众多的工人参加。中盛开办了业务培训班,从本地区优先挑选贫困劳动力,组织他们学习养殖种植和加工知识,然后把他们分配到各个养殖场当工人。这些人进场后,人均月工资3000元至5000元。加上中盛免费为这些务工人员提供食宿,报销逢年过节回家的差旅费,使他们减少个人日常消费支出,得到的全是净收入。中盛还有一条规定,只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不管文化程度,不管是否残疾,一律优先录用。对于在外地打工的庆阳籍农民,只要回乡,均可到中盛当工人。这些人进入中盛后,不仅收入比外地高,而且可以就地照顾家庭。像这样从外地打工回到中盛工作而脱贫的,光镇原县就有1500人。扩大到庆阳市,如果中盛近两年实现1000万只羔羊产量,将需要近1万人进厂务工。再加上养殖、饲草、收购、运输、冷链、物流各个环节,围绕中盛养鸡养羊将带动10万人就业,使更多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致富。

  授人以技,培养人才。张华认为,授人以羊不如授人以技,培养人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中盛于2017年创办了培训学校,总校在西峰区,下设庆城、华池、环县3个分校,开设了家禽繁育、家畜饲养、家畜繁殖、动物检疫、兽医、草业技术等课程,由老中盛人讲课或请农业大学教授授课。学校建有一流的多媒体教室,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建立了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这些分校还组织学员与浙江大学、河南农大、西北农大、甘肃农大、甘肃畜牧工程学院互动,组织他们到中盛的各个鸡场羊场实习。

  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

  ——产业扶贫坚强后盾和动力

  庆阳市委、市政府把产业扶贫作为全市的大事,既当领导者和组织者,又当合作者和服务者。全市提出了“种好草、养好羊、产好肉、卖好价”的口号,让中盛当领头羊,让农民参与,以养鸡养羊走脱贫之路、开致富之门、迈长富之道。张华说,中盛开展产业扶贫,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

  中盛刚开始养羊,庆阳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大力推广中盛模式加快现代化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28条具体措施。市里把中盛羊产业扶贫列为政府工作主要内容,规划依托中盛实现肉羊产业更大发展。市委书记贠建民亲自担任市委、市政府与中盛的联系人,负责协调中盛和市里、各县及贫困户的关系。市里成立了由市长朱涛任组长的指导中盛发展领导小组,组织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协助中盛落实各项发展措施。

  市里和各县建起中盛和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贫困户围绕中盛组织生产。各级党委、政府引导农户以乡镇为单元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由中盛和这些合作社签订合同;组织贫困户参加中盛在全市建成的肉鸡、肉羊养殖场;对有经验有能力的贫困户,指导他们直接与中盛签订合同,建立独立的家庭养殖场。市里和各县还根据中盛每年的饲料需求,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庆阳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委、县政府在支持协助中盛发展养鸡养羊产业中,把把好质量和安全关放在突出位置,协助中盛为消费者生产“放心肉”。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中盛和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引进27名专业人才,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白羽肉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进行质量跟踪服务。市里和各县还引导养殖合作社和农户按照“标准化设计、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精准化运行、科学化防疫、无害化处理”标准,参与肉鸡、肉羊养殖,实现了从饲养到屠宰加工的全程式跟进、掌控式生产、智能化管理,做到每一只肉鸡肉羊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生产有记录、流通有户口、销售有标志、产品有追溯、市场有监管。

  “办好一个企业,做大一个产业,助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这是中盛的目标和奋斗方向。张华说,未来中盛将以鸡羊产业为中心,推行“草业—养殖—加工—肥料”的循环发展,形成“上下游融会贯通、农工商无缝对接、鸡羊肉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助推庆阳农业全环节升级、全循环发展、全链条增值,推动庆阳全面精准脱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