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中国 不变的初心
为期四十天的春运,已经徐徐拉开了大幕。不管是更便捷的大运力,更智慧的高科技,还是让春运更平安的强保障。透过福至万家的火车窗花,今年的春运里折射出更多的是片片温馨和融融暖意。
流动的中国是短时间内在这片国土上30亿人次的位移,是无数亲情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河的感动,更是几十年来中国人民悄然提升的生活质量的缩影。“春运”一词最早由1954年的铁道部提出,大范围成为社会热词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历史经验证明,每年春运是否圆满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铁路运输。铁路运力的大规模提升和高科技的广泛普及使中国春运难题得到基本破解,旅客回家之路多了许多便捷通畅和体面从容,春运在老百姓的眼里和媒体人的口中,已经不再是艰难却幸福的代名词,而成为一个常态化的词语。
回家的故事版本越来越多元,旅游过年、反向过年越来越流行。人们阖家团聚共度新春佳节的方式虽然不再单一,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辛苦一年,回家团圆”依然是许多国人经年奔波后心心念念的盼头,因为“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故土情节是我们刻入骨髓的文化基因。改革开放之初,对于那批勇于离开家乡开疆拓土的时代浪尖弄潮儿来说,过年只要能回家都是对这一年在外打拼的最好安慰。
在这个越来越快、追求速度的时代,焦虑似乎伴随着一种叫做“鸭梨”的“水果”紧跟着每个人,出行焦虑是春运的“老搭档”。如今高铁越跑越快,多样的公共和私人出行方式让回家越来越方便了。但出行焦虑并未减少,因为旅客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从“走得了”到“走得好、走得顺、走得畅”。出行焦虑的本质源于人们旅途中的不可控事件和不确定资讯,遇到问题是吐槽还是积极反应沟通,是抱怨还是聚焦问题解决,是焦虑还是坦然面对旅程。出行本就无处可逃,这需要我们在内心深处与春运握手言和,这需要铁路等交通部门和每一位旅客携手面对。
回归到那个车马很慢,书信往来的年代,在老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拥挤的火车箱里疲惫却兴奋的面庞;甚至我们还能记起在十余年前的那次春运中,百年不遇的南方大雪带来的旅客滞留;还有表现通宵达旦排队买火车票的春晚小品,还有集体骑行数百公里回家的摩托车队,还有很多随着岁月一同流走的尴尬 途。逐渐密集的铁路网是钢铁侠般的硬件保障,而“电子客票”、“刷脸进站”、“多元支付”、“特色定制”、“团体服务”、“高铁外卖”、“不涨价的慢火车”、“无轨站的摆渡车”等等这些关键词则共同汇成了你我春运回家路的最强外挂。
时光流转,广大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回家过年的初心没有变;时代变迁,铁路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但是服务旅客的初心从未更改。愿这不变的初心化作点点繁星,点亮冬日里的暗夜,化为丝丝春雨,浇灌人心中的焦急,让流动的中国越过断崖与荒漠,在只争朝夕的韶华里流淌成一道道闪闪的金光。
- 标签: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