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新闻  汽车信息

观察·合资的浪潮与自主的力量——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20周年特别报道

  1996年,在原国家经贸委、原机械工业部的共同支持下,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应运而生,协助部门从事全国汽车行业信息归口管理工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信息参考及决策支持。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汽车行业的专业,信息网了中国汽车产业由小到大、快速成长的20年。值此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成立20周年之际,我们根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20年来沉淀下来的珍贵信息资料,回眸中国汽车工业20年。20年?更懂你,20岁?正年轻,20岁的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兼具成熟与活力,我们将以更专业的服务继续与您同行。中国汽车产业的萌芽要从20世纪中期算起,早在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就在第一厂下线。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多少年来,中国的汽车产业一直没有显著提升。20世纪80年代,日韩汽车产业强势崛起并向全世界进发,中国才刚刚开始探索合资之。几乎是从零开始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和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合资合作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绕不开的线年底,中国的正式拉开序幕,中国汽车产业的第一轮合资潮流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在选择合作对象时,中国了以下几条原则:首先是能提供适合我国市场需要的先进车型;其次是能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共同建设完整的现代化轿车工业,对方在国际上已具备有较强的竞争力,并能参与商品出口以解决外汇平衡;第三,同意对横向零部件企业提供技术帮助,加快零部件国产化。在当时的下,唯一既愿意提供最新技术又肯投入资金的是大众汽车公司,于是,1983年,上海大众汽车桑塔纳轿车组装成功。有了成功的开头,很快在1984年,汽车制造)合资经营的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举行开业,成为中国汽车史上第一家合资企业。此后,广州标致、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神龙汽车、长安铃木等合资企业开始崭露头角。从本网整理的中国主要合资整车生产企业一览表中,可以看出,从1983年-1996年间,16家合资整车企业和合资品牌在中国落地。可以说,为了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汽车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开始走合资合作之。然而从结果上说,第一轮合资企业是失败的,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并没有实现,不论是挂着中国的车标还是外国的车标,造车的技术还是外国人的技术,国产汽车依然处于基础弱、底子薄的状态。为了自主汽车产业,1994年出台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里了合资的外商条件、外商合资厂数、合资企业必须满足的条件、合资的中方最低股份比例等,避免国外汽车品牌将中国汽车市场垄断,给我国经济造成。因此,1995年和1996年,合资车企的数量和90年代初期相比,稍有减少。伙伴关系渐形成在1994年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基本上是轿车的消费,我国居民轿车消费很有限。而从1995年、1996年开始,轿车开始进入家庭,以私家车消费为主力的中国汽车市场开始潜力,逐渐形成了轿车消费的第一次,这也让外资企业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活跃和未来的潜力,从而带动了中国汽车史上的第二次合资浪潮。从1997年上海通用(现更名为上汽通用)的成立,到2003年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合资企业的成立,是中国汽车史上的第二轮合资浪潮。本田、丰田和日产三大日系汽车集团纷至沓来,美系的通用和福特,韩系的现代和起亚也不甘落后。另外,国际豪车品牌宝马也开始了国产化之。虽然中国制定了5:5的合资比例,但中国汽车市场以其潜在的销量价值吸引了全球几乎所有的乘用车品牌来中国合资生产汽车。2003年左右启动的大规模合资浪潮,将中国汽车工业推上了从未有过的快行线,吸引了从跨国公司到民间资本乃至行业门外汉的密集投资。与当初中国用合作的方式获得汽车工艺和技术不同,严格地说,这一轮合资浪潮是外方主动表现出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强烈愿望。各汽车公司在此时学会了如何按照中国人的口味来生产汽车,并逐渐设计符合中国人喜好的新车型,同时,合资车企也为中国汽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中国品牌的坚定和在前两轮合资浪潮中,尽管也有少数外来品牌翻船了,但是大多数的品牌都是高歌猛进。2004年6月,我国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首次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与汽车消费政策合二为一,提出培育以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改善汽车使用,汽车消费者权益。这一年,我国汽车产量超过了500万辆,汽车产量增长进入“井喷”状态,合资企业再一次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中国普通消费者的视线年汽车产销数据显示(详细数据请“汽车统计”栏目),在2002年前,中国先后成立的整车合资企业才十几家,但从2003到2009年,新签约成立的汽车合资企业超过200家,其中整车企业接近40家,宝马、奔驰、戴姆勒、捷豹虎等国际一线豪华车也加入合资阵营,中国汽车业从此天翻地覆。不过,合资车企的外资方最担忧的情况也在这时候出现了。在第三次合资浪潮兴起的同时,中国也迎来了自主品牌发展的“的诞生,结束了桑塔纳卖20万元、夏利卖13万的历史,让那些合资车企的价格一降再降,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到如今,主流的自主整车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与积累,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研发水平日趋提升的同时,产品水平也随之不断进步,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大幅提高,产品线已拓展至各个细分市场。另外,中国对“合资企业”始终的定位是“过渡过程”,最终的目标仍然是发展本国民族汽车企业为主。2012年,我国颁发了最新的汽车采购目录,清一色的自主品牌,令人振奋。可以说,一边是中国和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重视和认可,一边是自主品牌不断向上发展,不断向在中国合资建厂的跨国车企发起挑战。通过合资,中国汽车产业至今有近50个较为主流的整车合资企业,行业内普遍认为,30多年来,合资企业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培养了大批的本土化人才,并在后期向自主品牌输送大批人才。目前,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签订的合资合同一般是25-30年,这意味着,到2020年至2030年,合资汽车企业将迎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