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新闻  汽车资讯

中国经济网“中国时间”经济盘点:十大汽车行业新闻

  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最大的新车消费市场。回顾全年,车市整体运行平稳的同时,也不少问题,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严重,部分车企存在“垄断”行为,严重了汽车行业发展秩序;汽车购置税优惠、汽车排放标准等相关政策的调整,使得未来国内汽车市场充满变数;另外,“跨界造车”浪潮风起云涌,“网约车”等新鲜事物不断涌现,奥迪“再合资”等新问题的出现,终将影响国内汽车市场的格局。

  2016年前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02.7万辆和2494.8万辆,再创历史新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16年全年的汽车产销量或将突破2800万辆,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最大的新车消费市场。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2016年前11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68%,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1.64的百分点。其中,广汽乘用车、长城、吉利、奇瑞等自主车企的销量增速远高于整体车市与合资品牌的增速。有机构预测,今年自主品牌整体销量或能达到1000万辆的规模。

  此外,自主品牌集体发力高端是2016年自主品牌的一大特点。北汽BJ80、长城哈弗H7、长安汽车CS95、广汽传祺的GS8,以及长城WEY,吉利LYNK&CO等一大波新车或新品牌的集中发布,再次搅动高端车市场的“一池春水”。

  2016年1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通知称,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自2018年1月1日起,恢复按10%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2015年9月底,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为促进新能源车和小排量汽车发展,自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由10%税率减到5%税率。该优惠政策促使了一部分潜在购车人群提前消费,在促进了2016年车市的同时也相应地透支了部分消费需求。

  面对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幅度减少,许多消费者希望赶上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尾巴,提前透支2017年的销量。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由于2017年优惠政策仍然在持续,所以并不会影响汽车销量的总体走势。

  2016年3月1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13号),《意见》的主要内容:一、营造二手车流通的市场。二、进一步完善二手车交易登记管理。三、加快完善二手车流通信息平台。四、加强二手车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五、优化二手车交易税收政策。六、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七、积极推动二手车流通模式创新。八、完善二手车流通制度体系建设。

  《意见》针对目前二手车交易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为二手车交易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其中重点提到了取消限迁政策,各地人民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的》(国务院令第303号),不得制定实施二手车迁入政策。

  《意见》中还积极推动二手车流通模式创新,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拍卖等交易方式,积极发展二手车置换业务。为二手车电商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2016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多部门公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在国家和授权的基础上,12月21日,、上海、广州三地的网约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出台。

  各地网约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细化了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驾驶员的相关许可和要求。以为例,市交通部门网约车平台经营期为4年,到期经审核合格后可延期,网约车平台要依法承担承运人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和相应的社会责任,承担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管理职责以及为人员和车辆购买相关保险。此外,网约车细则对驾驶员身份和车辆做出了“京籍京牌”“沪籍沪牌”的。

  新政发布后,网约车将与传统出租车在价格、营运车辆规格、营运规范等方面进行错位发展,形成差异化经营。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和地方上下联动,对于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开展全面彻底的专项督查行动。2月至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开展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核查。9月初,财政部将部分严重“骗补”的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开。12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对苏州金龙等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涉及“有牌无车”、“有车缺电”、“标识不符”问题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陆续下达了处理处罚文书,其中对骗补情节最为严重的苏州吉姆西给予“取消整车生产资质”的处罚。

  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主管部门依据自身职能对社会关切的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给予了明确的处置决定,传递出国家高度重视和严肃处理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的态度和决心,并通过专项整治工作以及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和督查机制,规范发展秩序,完善发展。

  2016年11月以来,奥迪欲与上汽“合资”的新闻持续占据汽车类关注的“头条”。11月初,一则“奥迪与上汽大众或将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不翼而飞。11月11日,两张“上汽大众与奥迪正式签署合作协议”的照片传出,将“合资”传闻坐实。11月21日,奥迪与经销商在广东佛山谈判“破裂”的消息再次传出。据报道,当日的谈判,奥迪高层给了经销商代表一个“只有两个小时”的沟通时间;而经销商也毫不示弱,在简单陈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后,愤然离场。11月30日晚,“一封由奥迪中国总经理魏永新签署的内部绝密文件”一纸风行,也令整整喧嚣一个月的奥迪“合资”事件,以几方在奥迪经销商提出的三个主要上达到共识而告一段落。

  在中国汽车产业30多年的合资历史上,一桩尚无的“合资”项目,为何在业外受到如此重视与关切?因为“合资”一事不仅涉及国内集团实际利益,涉及跨国公司在华态度;同样也涉及汽车产业政策,涉及对外合资合作。中国汽车产业在后几十年的发展中,是否仍然陷入“合资吃鸦片”的讨论。

  2016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发布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的通知》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的政策。12月7日,国家发展委、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对2015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了修订,其中,合资车企中方股比不得低于50%的并未改变。在汽车整车和专用汽车制造方面,《目录》中提到,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含两家)以产同类(乘用车类、商用车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如中方合资伙伴联合兼并其他汽车生产企业可不受两家的。

  以上两条最新的产业政策均与此次奥迪“再合资”事件相关。作为深耕中国市场的代表企业,奥迪在华的合作还须向着符合政策法规、符合产业规律、符合市场、符合业界常识的方向发展。

  2016年12月23日,上海物价局发布通告,上汽通用因达成“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最低价格”垄断协议,被罚款2.01亿元。这是继奥迪、东风日产、奔驰、克莱斯勒等车企之后,我国再次开出的整车反垄断处罚。

  从处罚原因来看,处罚中所涉及的垄断形式主要是指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之间的纵向垄断。造成这种纵向垄断行为如此普遍或许与早期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有关。根据2004版《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汽车品牌经销商必须获得汽车制造商的授权,才能销售该品牌的汽车。这一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汽车制造商相比汽车经销商更具有话语权,使得纵向垄断成为可能。

  截至2016年12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累计实施缺陷汽车召回1295次,涉及车辆3668万辆。2016年国内涉及召回的车辆首次突破1000万辆,达到1132.56万辆,同比增长103%,创历史新高。

  据统计,2016年国内汽车召回排行榜前十名中有六席为日系品牌,原因也显而易见——“祸起高田”。高田气囊召回事件发生以来,已在全球市场召回受影响车辆超过6000万辆,截至2016年12月25日,包括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华晨宝马、天津一汽丰田等在内的21家国内生产企业已向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并向社会发布了召回信息,涉及车辆共计964.66万辆。但尚有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奔驰、等13家生产者未向质检总局备案相关的召回计划,下一步质检总局将督促上述企业采取相关措施,消除消费者行车风险。

  2016年12月23日,《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即轻型车国六标准正式发布。自此,深度困扰中国汽车行业和汽车企业的机动车第六阶段排放标准(京六)与现行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包括第六阶段排放标准,即国六)之间的争执终于尘埃落定。

  市环保局曾于2015年年底发布“京六”标准征求意见稿,被业内称为是“全球最严的排放标准”。“京六”与“国六”标准的不同使车企们陷入了困境,因为车企们不可能在同一个产品上研发两套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技术成本太高。不过还未等及实施,就已被“国六”取而代之。

  “京六”的叫停,对车企来说一块大石头落地了;但是,另一块大石头还悬在半空。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有利于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的改善,但如此密集的频率还是给车企们带来了诸多挑战。因为企业必须得为此而付出更多的技术成本,甚至会导致企业动力发展线的重塑。相对于合资品牌,研发能力较为薄弱的自主品牌车企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2016年,“跨界造车”浪潮席卷了越来越多其他行业的企业加入其中。继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董明珠投资新能源汽车之后,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于2016年年底对外公布,公司于2016年7月份成功收购珠海广通客车70%的股份,获得了进入汽车市场的牌照以及客车制造技术。此外,万向集团、敏安汽车等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陆续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正式跨入到了整车制造领域。

  这些跨界造车的“人”企业用大胆的想法和创意,推动着传统汽车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然而,一些汽车行业内部人士却依然“汽车绝不仅仅是电池加四个轮子两个沙发”的造车,拥有130年历史的汽车产业的门槛也绝对不是任何企业都可以随意进入的。在2015年曾宣布进入汽车行业的互联网企业,如今的造车光景显得较为暗淡。

  所以说,汽车制造毕竟是现代工业领域的集大成者,仍然是一个具有较高制造“门槛”的领域,不管是从人机工程到车身布置,还是从安全舒适到操控性能,造车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原创报道组 王跃跃执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