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助力芯片加持 手机AI未来可期
6月21日,华为首款“8系”高端AI芯片——麒麟810正式上线。与品牌其他数字系列的芯片不同,麒麟810首次采用了华为自研达芬奇架构NPU,据称在AI能效方面表现突出,实际跑分表现甚至不逊于骁龙855处理器。
近年来,AI芯片行业高速发展,相应产品渐成各大品牌旗舰手机“标配”。业内人士预测,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成熟,AI芯片将陆续下放到中端乃至中低端手机市场,并进一步刷新用户的拍照、游戏、通信体验。
华为芯片首次采用自研NPU,“普惠AI”更进一步
日前,华为在其nova 5系列产品发布会上宣布推出全新“8系”AI芯片——麒麟810,该芯片采用7nm工艺,相比8nm工艺,能效提升20%,晶体管密度提升50%。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华为首次在AI芯片中引入自研达芬奇架构NPU,据称可为品牌手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端侧AI应用体验。
以拍照功能为例,该芯片凭借ISP性能和算法双提升,可提升手机降噪能力及细节展现能力;通信方面,麒麟810可支持双卡双VoLTE,在信号较弱或其他复杂通信场景下实现相对稳定、高速的移动通信联接等。
此前,华为已发布达芬奇架构及其采用此架构的AI芯片昇腾310/910,为手机AI奠定了技术基础。业内人士分析称,本次麒麟810在NPU中正式引入达芬奇架构,意味着华为在AI底层技术与端侧AI加速方面的布局终于“合流”,未来品牌将在AI研发及应用方面更进一步。不仅如此,本次AI芯片被华为由旗舰机下沉到nova系列,标志着更多下层用户将用上AI实力强劲的手机产品,移动AI有望逐步走向普惠化。
有“芯”加持,手机AI未来可期
目前,手机AI已成行业“热词”,越来越多厂商正不断在此领域展开布局。此前,华为率先发布全球首款内置独立神经网络单元NPU的麒麟970处理器,正式将AI技术落地到手机芯片中。近年来,小米、荣耀、OPPO、vivo、三星等头部厂商纷纷借AI芯片之力探索提升手机AI性能,并在“AI图像识别”及“AI语音识别”两项基础功能上屡获突破。
业内人士表示,AI芯片的布局已让许多手机产品搭载上“AI智慧大脑”:面部识别取代密码、指纹等手机解锁方式,手机安全得以充分保障;AI算法进入摄像头模组,为用户带来了AI美颜、AI美体等全新体验;AI赋能“手游”,能通过GPU Turbo深度优化用户游戏体验,帧率更高、屏幕操作时延更低、耗电更少……AI芯片能够承担大量终端应用中的计算任务,且计算速度、质量明显高于普通芯片。在它的“助攻”下,各类移动终端的AI性能正快速提升。
此前,谷歌在一年一度的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手机AI的更多可能性:视觉化搜索、微表情识别,以及为不同用户发出的同个指令提供差异化反馈等,这也预示着今后AI芯片将迎来更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商汤科技SenseTime联合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预测,到2022年,搭载AI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将从2017年的不到10%提升到80%,年销量也将突破13亿部。也就是说,手机AI是“下一个十年”的核心竞争点之一,而AI芯片领域未来将成为手机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
5G技术助力手机AI“起飞”
AI芯片进入手机,为手机AI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助力;而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成熟,今后5G也将为手机AI全面赋能。
据了解,手机AI的发展对于算力、网络环境等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依托于高容量、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等特性,5G将在整个AI架构上把边缘利用起来变成可能,从而带动从端到端的全面智能化升级,并催生各场景智能化应用的实现。此外,5G还能为手机AI提供随需而变的网络,为终端侧AI容纳、积累更丰富的大数据,从而助力提升手机AI的智能化程度;相对地,终端侧AI也将在充分发挥5G潜能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还能为5G开拓更多应用场景。
也就是说,未来5G技术将助力手机AI产业快速“起飞”。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后5G与终端AI深度融合,两者共同进化,将推动智能终端及软件生态向智能化方向进化,并为AI芯片行业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 标签: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