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门联手规范教育类APP 广东已建立黑白名单制度
学生使用手机需要引导。图为天河中学高一年级在开“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手机”班会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星
日前,教育部、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2020年底,建立健全教育移动应用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形成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初步建成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这是国家层面发布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覆盖了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APP。记者了解到,广东已率先出台了省级层面监管办法,将中小学校园学习类APP全部纳入前置审查并建立黑白名单制度。目前,广东省合计审查通过三批学习类APP,将170款产品列入白名单,供全省中小学选用。
统一使用的教育APP
不得有商业广告和游戏
此次出台的《意见》界定教育APP的内涵和外延,提出教育APP是以教职工、学生、家长为主要用户,以教育、学习为主要应用场景,服务于学校教学与管理、学生学习与生活以及家校互动等方面的APP。《意见》要求,教育APP的备案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各省分头实施、企业属地备案”的原则开展,由教育部制定教育APP备案管理办法,明确备案流程和内容,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备案登记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汇总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信息,并向社会提供查询渠道。
《意见》还对教育APP的内容和数据进行了加强和规范。明确了呈现的内容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并对未成年人保护、提供服务主体等方面进行规范。教育移动应用提供者应当建立覆盖个人信息收集、储存、传输、使用等环节的数据保障机制。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管理责任体系。以省为单位探索建立优质教育APP的推荐机制,为教育APP有序健康发展提供正向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选用教育APP应征求师生、家长意见,并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APP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
广东170款产品被列入白名单
2018年12月以来,广东省教育厅先后4次发文,对全省中小学学习类APP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在此基础上,广东省教育厅统筹网信、工信(通信管理)、公安、扫黄打非、市场监管等部门牵头制定了《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率先在省级层面建立学习类APP内容审查机制。针对中小学校园学习类APP的互联网产品特点,由省级监管部门直接审查,一次审查、全省通用,市、县、学校不再逐级审查,减轻基层审查工作量和企业申报负担。审查期间,采用网上申报,通过邮件和网络平台即可完成申报审查,不用企业跑现场。
同时,开通工作QQ群,全程为企业答疑解惑;开发广东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学习类APP”网站专栏、依托“广东教育”“广东现代教育”微信公众号链接小程序,全方位提供黑白名单查询、政策发布、产品申报、投诉举报的方式和渠道,便利学生监督、学校选用、企业申报。自2019年6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以来,广东省合计审查通过三批学习类APP,将170款产品列入“白名单”,并通过正式文件印发至全省所有市、县(市、区)和中小学校,供其自主选用。
广州: 使用APP作业前会征求家长意见
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各所学校在教育类APP的管理和使用上都比较规范。家长王先生告诉记者,儿子一二年级英语只有口语课。孩子刚上学那会儿,老师就征集了全班家长意见,是否同意在APP上布置英语口语作业,最后全票通过同意,老师才推荐使用了一款APP。“上面没有广告,有句子跟读、选择练习题、绘本跟读、配音游戏等。内容很丰富,孩子也很喜欢做英语作业。”王先生说,老师布置APP作业的频率也不会太高,每周一次左右,每次耗时也就15分钟,不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影响。“我认为对教育APP应该辩证地看,不应该一棒子打死。内容健康,对孩子教育有帮助,不含商业广告的APP,可以允许老师推荐家长使用。我自己就曾经下载过一款学拼音的APP给孩子用,虽然需要付费,但孩子通过游戏学拼音,进步很大,我觉得挺值得的。”王先生说。
- 标签: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