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地方两会丨红利雨“下” 海南乘势向“上”
聚焦地方两会
图片来源:新华社
张一鸣
政策“红利雨”下在海南岛上,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迎来制度创新的密集落地期,经济指标持续向好。上周结束的海南省两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海南省多项经济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通过,制度创新先行,主动扩大开放将成为海南“十四五”的关键词,海南将开启全面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新征程,但探索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允许试错。
提速
从GDP增速3.5%提高发展目标至增速10%,海南省甩掉后进生的帽子,多项经济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海南经济发展的底子比其他省份薄,疫情下2020年GDP实现3.5%的增长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外界对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期待。2021年确定地方经济增速为10%是务实的,增长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正常的增速,克服疫情影响后的恢复性增长以及自贸港政策激发的增长。
过去一年里,海南离岛免税额度逐渐提升,消费额稳定增长,保税区实施更加便利的海关监管制度,金融业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中外合作办学取得积极进展,个人所得税15%的最高限额落地。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分析说,海南省当前的GDP增速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四五”期间,如果保持10%的年均增长速度,将有利于海南对标国际一流自贸港目标的实现,但如何创造条件实现高速增长是一个挑战。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在开局之年就遇到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内外经济交流。自贸港是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开放门户,随着越来越多的先行项目逐步落地显效,示范带动效应将不断增强,将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者到海南分享中国开放和发展的红利。
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看来,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键是要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创新上大胆先行先试,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经贸规则,主动扩大开放,加速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率先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新发展格局。
徐洪才指出,2020年海南的发展势头良好,各项工作刚刚起步,但是挑战和困难很大,当前还存在很多短板,比如基础设施落后、高素质人才不足、产业竞争力不强等,考虑到海南自身资源有限,必须解放思想,走超常规发展的道路,核心是改善营商环境,补齐硬件和软件的短板,产生磁场效应,吸引各种生产要素持续涌入。
近几年,海南的市场主体增多,但与港澳地区相比依然存在差距。白明分析说,海南下一步的发展涉及到“先上马”还是“先备鞍”的问题,两者应同步推进,要形成“唱戏”与“搭台”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特别是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上要有大的推进,比如负面清单、关税制度、11个先行建设的园区,并推广一些好经验和做法,才能为2024年的封关运行创造条件。
潜力
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对外公开征求意见,这部影响到海南未来发展的法律通过后,海南将在制度创新上迈出大步。
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对分析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制度先行,《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将为自贸港的体制机制创新试验提供法律保障,海南也可以借鉴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实行清单式批量申请授权方式,通过增强制度上的协同能力,加快制度建设进程,进而通过高水平的开放推进发展和改革。
白明指出,海南的自贸港建设已有好的起点,“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打基础,到封关运行时将体现出各种便利,释放政策的红利。未来,海南要有长期发展空间,就要打造好营商环境,增强海南本地的吸引力,形成内生动力,为企业创造自主发展的良好条件。
人才是制约海南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海南省的人才配备已较之前有明显提升,在专家看来,海南未来要走从输血到提高自身素质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白明认为,海南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将人才融入到内生动力中,同时用好、用足中央的支持政策,比如第七航权、三个主导产业、三区一中心、12个重点产业等。硬件基础设施的四梁八柱也要跟上,才能奠定全省的同城化发展基础,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内生动力,吸引国内外资本。特别是要积极落实和整合海南的六大自由,包括贸易、投资、金融、人员流动、物流、数据自由等,未来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大。
熟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的一位专家向坦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已顺利开局,在制度创新和项目引进上有很多积极进展,“十四五”期间,政策制度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突出开放度、透明度、稳定性、可预见性,到2024年年底完成全岛封关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他强调,虽然海南自贸港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果,但是未来,海南要瞄准国际最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建设自由港,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探索过程中要允许试错。
热点丨多个热点城市升级调控严格落实“房住不炒”
新春走基层②丨武汉:浴火重生人间值得
新春走基层①丨北京社区:让防控工作始终跑在疫情前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2020年度工作总结会议
2021:以新经济韧性对冲金融体系脆弱性
时报调查丨因地制宜做好服务保障 让“就地过年”无后顾之忧
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标签:极品地主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
-
2021重庆论坛|长安新能源杨大勇:碳中和商业价值巨大 电池回收业务是朝阳产业
|6月12日至13日,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在渝召开。本次论坛以“融合发展、智领未来”为主题,邀请近…
- 2021重庆论坛刘宇/李斌/何小鹏/沈亚楠/吴保军/杨大勇:畅想新能源车与碳中和
- 2021重庆论坛|零跑吴保军:新能源车销量与传统汽车相去甚远 20万台是生死门槛
- 2021重庆论坛|沈亚楠:理想ONE超80%城市里程由纯电驱动 总体排放缩减约60%
- 热点丨天然气市场化进程提速 短期对居民用气影响有限
- 2021重庆论坛|李斌:私人购车成主要增长引擎 2030年智能电动车渗透率将达90%
- 时报时评丨加快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 亚布力论坛:听王传福讲述比亚迪的坚守与梦想
- 出游人次将达1亿 端午民俗文化游成新亮点
- 百年纪事(104)丨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
- 中汽协:2021年5月乘用车销售164.6万辆 同比下降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