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1+1》01丨文远知行张力:全场景算法打造自动驾驶老司机中国超美国需两年
:《智造1+1》是搜狐汽车发起的一档高端视频访谈栏目。访谈对象为汽车产业链上新科技、新商业、新服务企业的掌舵者,包括智能汽车制造、智能网联、智能硬件、智能出行、智能物流等前沿企业,这些企业从事着深度创新性的工作,推动汽车行业的全面革新。
栏目致力于通过创始人或高管的视角与思考、规划与行动,展现行业的发展蓝图与企业前行的力量和脚步。
此为第一期,搜狐汽车事业部总张丽玥联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总监朱雷共同对话文远知行COO张力探讨自动驾驶的发展愿景与现实挑战。
|
|王磊
视频|龚夏毅
策划|李德辉
「PART ONE」:核心观点
张丽玥核心观点:
1、行业整个面临巨大变革,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科技的渗入,汽车这个行业已经变得完全不同。
2、以前我们汽车制造,这个“制”是制造、制度的“制”,偏向工业产品;现在要换成智能的“智”。从产业端有很多新企业在加入汽车的赛道,同时在用户端大家对汽车这个产品也是完全不同的认知。
3、自动驾驶是各种前沿技术的集大成者,比如大数据、AI、5G所有先进的技术都会发生在自动驾驶上,应用在自动驾驶上。
张力核心观点:
1、无人驾驶相关技术属于基础学科,中国拥有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而不是全部采用国外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2、我们是一套算法、全场景应用。文远知行的Robotaxi还有Mini RoboBus上都是同一套算法,这样在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基本上保持一致。
3、未来无人驾驶不需要人类司机来开车,给人类设计的方向盘、仪表盘都不再需要,甚至四面的玻璃都可能变成液晶显示屏,座舱内变成可以唱卡拉OK,可以开视频会议,可以看大片,甚至可以睡觉等各种各样的设计,可以畅想的东西非常多。
4、为什么资本市场非常看好无人驾驶?因为它会改变我们未来的出行模式,也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
5、未来的自动驾驶市场绝对不会是一家独大,而是会有两三家真正跑得出来的自动驾驶企业作为国内自动驾驶的领头羊,推动整个行业不断往前发展。
朱雷核心观点:
1、我们观察到智能手机从交互开始,从苹果开始创立视网膜屏幕,从交互的变革,人们开始把机械式的键盘去掉,变成触控屏幕,慢慢它的架构发生了变化,最后到了生态的演进,最终手机从通信工具转变成万能的场景性的工具。
2、我们感觉汽车也是沿着这条脉络,智能汽车是从智能座舱中控屏交互变化开始,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整个软硬件的解耦,给了软件公司很大的发展空间,让这些算法很快迭代在汽车上面。现在还没有到,未来生态的演进,我们理解它正在悄无声息发生着变化。
3、智能汽车的市场空间不是万亿级,可能是十万亿级,甚至更高。我们再叠加上智能汽车作为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整个连接的基础,未来是什么样的值得我们所有人挖掘。
2013年,百度自动驾驶部门成立,国内自动驾驶产业正式拉开大幕。今时今日,经过八年时间的技术研发、资本追逐与产业化洗礼,国内自动驾驶产业逐渐从襁褓中落地,下半程商业化的浪潮逐渐迫近。
在这轮浪潮中,国内自动驾驶初创企业文远知行后发先至。这家2017年成立的企业,在2019年末率先展开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全开放试运营,先后在广州市黄埔区、开发区设立200余个上下车点。在一年多的运营时间里,这家公司已经积累了6万多用户,完成了17万余次的运输服务,自动驾驶运输服务与测试的总里程超过了400万公里。
与此同时,文远知行还在朝着自动驾驶量产化的方向前进。2020年11月,这家公司发布了自研的WMP自动驾驶平台化技术,通过高度集成、灵活适配的传感器套件,WeRide ONE一全通算法,全自动大数据平台以及全安全冗余设计四个部分,使得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技术具备了前装化量产的能力。目前,这家公司已经与宇通集团合作推出了无人驾驶小巴Mini RoboBus,该车型目前已经在广州、南京等城市落地试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文远知行还是国内首家获得远程测试许可的自动驾驶公司。去年7月,文远知行已经在广州生物岛等自动驾驶路测区域展开了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路测。
面向自动驾驶的未来,张力表示,文远知行将始终坚持“以技术为王”的思路,目标是“引领第三次出行的变革。”
在技术方面,张力指出,文远知行已经拥有了一套全场景算法,“国内更加复杂的道路场景为测试带来了更丰富的数据,广州的道路复杂情况是硅谷的30倍。”
在这套算法的加持下,文远知行还为车辆配备了5G远程操控以及V2X车路协同通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会逐步将安全员从司机的座位上放到车辆后排的座位上,再从车辆的后排座上拿掉,变成远程安全员,一个人支持多辆车。”
谈及自动驾驶产业的中美差距,张力认为,中国的自动驾驶从2013年开始起步,而美国谷歌在2009就成立了自动驾驶研发团队,“整体来看,美国还是领先于国内的。美国的自动驾驶企业每年的投入远超过国内的自动驾驶企业,车队的规模、研发团队的人数等等方面都还是领先。”
他认为,中美自动驾驶产业的差距大概在一到两年,但在中国,我们有着更加多元化的道路数据、更加好的产业支撑以及更加充足的人才储备。“在未来的两到三年,中国能够赶上甚至赶超美国的自动驾驶。”
「PART TWO」:高层对话
01 技术为王 丰富场景打造自动驾驶“老司机”
自动驾驶产业前景广阔,但实现远大目标,始终是需要技术作支撑的。目前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百花齐放,百度自动驾驶路测数量独占鳌头,滴滴依靠庞大的路段数据算法迅速进步,文远知行作为一家成立仅四年的企业,这家公司的实力究竟怎样?如何与巨头竞争?背后的技术底气是什么?
张丽玥:请张力总从文远知行整个经营的角度聊一聊,目前文远知行的发展状况是什么样的?
张力:很多人经常问我们:文远知行是一个怎样的公司?怎么去定位文远知行?文远知行是一个既做技术,也做运营的智能出行公司。我们2017年4月在硅谷成立,2017年12月把总部从硅谷搬到广州,落户在广州黄埔区开发区,从此开始了国内的创业。
文远知行希望以“技术为王”,目前是引领第三次出行革命。在过去的近四年时间里,文远知行也经历过很多风雨,包括疫情等等困难的时候。但是我们在今年年初完成了B轮融资,从资本市场、车企合作等方面来讲,我们发展还是非常不错的,这得益于很多人对我们的支持,也包括政府的支持。
无人驾驶的相关技术属于基础学科,中国需要拥有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而不是全部采用国外的技术,这是非常重要的。文远知行以中国广州作为全球总部,美国硅谷作为研发中心之外,过去的几个月,我们还在武汉、南京、郑州相继落地,开展我们自动驾驶出租车和微循环公交的试运营。未来,大家会在更多的城市,看到文远知行为广大市民提供服务。
张丽玥:使用文远知行的无人驾驶Robotaxi产品或者出行服务的用户其实已经有很多了,大家的反馈是怎么样的?
张力:我们从2019年11月份在广州黄埔区、开发区的公开道路上提供了全开放式的运营。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运营了大概16个月的时间,积累了很多数据和经验。普通市民也通过这些体验,对自动驾驶技术有了很多了解。
在2020年11月份运营一周年的时候,我们跟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共同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乘客调研报告。我们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数据,比如:37%的受访乘客表示,愿意现在就乘坐全无人的Robotaxi;39%的受访乘客认为要全无人驾驶安全测试一年以后才愿意乘坐,应该说这个数字远远高于美国普通乘客对自动驾驶的接受程度。这些日常开放式的运营对普通市民逐渐产生影响,也帮助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在广州运营和路测,一辆车每天在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场景,比如车辆、行人、交通灯、人行横道等,平均算下来是硅谷的30倍。这意味着我们今天在中国做自动驾驶有很大的优势,通过测试运营的方式累积更多的数据,非常有利于我们的研发和算法迭代。
朱雷:文远知行如何评价这些公开道路上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表现,我们怎么把我们的出租车一步步培养成一个“老司机”?
张力:这里面有几个积累,一个是积累的大量路测数据,截至2020年1月,我们累计超过了四百万公里的自动驾驶路测里程,这些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训练模型、提升算法。
另外一方面,在国内测试效率更高、数据量更大一些,对于训练算法去适应国内的交通状况、交通场景是非常不错的。我们是一套算法、全场景应用,文远知行的Robotaxi还有Mini RoboBus上都是同一套算法,这样在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基本上保持一致。
广州的道路上跟其它城市不太一样,包括像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隧道、城中村等区域比较多,我们也都做了大量的测试。在去年的9月份我们对外披露了在广州城中村的一个测试视频,引起业界很多人的关注。大家在视频里面能够看到,城中村里面没有交通标线,没有红绿灯,没有任何规则性、结构化的道路,而且行人轨迹也是非常动态的,所以这里面我们做了很多算法的优化,在硬件设计上我们对于盲区部分的感知也做了很多优化。
平常的运营当中除了让大家感觉试乘的舒适性好一些,也有很多大家看不到的对安全性的考量,因为做无人驾驶最重要的是保证车辆和乘客的安全,这些方面有很多安全上的考量和冗余的设计。
02 无人驾驶改变出行模式 智能汽车的终局是生态之战
无人驾驶的到来将会极大程度改变出行的方式,同时,与无人驾驶息息相关的智能汽车也备受期待。这两大领域将会在不远的将来融合、碰撞,未来这两个产业将会形成什么样的业态?
张力:无人驾驶一旦成熟之后,它在未来应用的场景、运输的载体一定跟现在有非常大的差别。
未来无人驾驶不需要人类司机来开车,给人类设计的方向盘、仪表盘都不再需要,甚至四面的玻璃都可能变成液晶显示屏,座舱内变成可以唱卡拉OK,可以开视频会议,可以看大片,甚至可以睡觉等各种各样的设计,可以畅想的东西非常多。
为什么资本市场非常看好无人驾驶?因为它会改变我们未来的出行模式,也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产生,车辆对于交通规则的遵守会是比较严格的,这对城市的交通、道路的状况,甚至于对城市的房地产布局都会产生影响。考虑到无人驾驶车辆的停靠、运营等等,城市规划都会产生一些变化。
张丽玥:自动驾驶是各种前沿技术的集大成者,大数据、AI、5G等所有先进的技术都会发生在自动驾驶上,应用在自动驾驶上。
张力:今天的自动驾驶就是我们在通信技术领域,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在AI人工智能的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神经网络的发展等等方面,在同一个时间将汽车工业、IT产业、通信行业等等集成在一起所带来的变化。未来车辆的载体应该会是黑科技集成在一起展示的产品。
朱雷:拿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的发展脉络去比较,我们观察到智能手机从交互开始,从苹果开始创立视网膜屏幕,从交互的变革,人们开始把机械式的键盘去掉,变成触控屏幕,慢慢它的架构发生了变化,最后到了生态的演进,最终手机从通信工具转变成万能的场景性的工具。
我们感觉汽车也是沿着这条脉络,智能汽车是从智能座舱中控屏交互变化开始,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整个软硬件的解耦,给了软件公司很大的发展空间,让这些算法很快迭代在汽车上面。现在还没有到,未来生态的演进,我们理解它正在悄无声息发生着变化。
上一个科技革命的引导者智能手机的那些玩家现在已经逐步开始进入智能汽车,包括苹果、华为都开始进入智能汽车,我们感到最深的变化,它们带来的技术加生态优势,包括移动互联的思维,对于整个模式的打造他们也有之前的积累。
接下来整个汽车未来除了作为一个出行工具,作为一个空间,对于汽车人的想象力上还需要和搞生态的玩家一起去探讨,可能未来延伸出来的智能终端颠覆之前所有的智能终端,比智能手机的想象空间还要大。它的市场空间不是万亿级,可能是十万亿级,甚至更高。
03 车企+科技公司成为趋势 文远知行“铁三角”模式已成熟
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在国内逐渐形成了新业态,随着这一技术的前景越来越明确,政府、车企、出行公司纷纷押注,这些公司的入局为行业带来了什么变化?文远知行又是如何精准把握到其中的机会的?
张丽玥:文远知行跟很多整车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目前都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张总和朱博士怎么看这种融合和合作对于整个自动驾驶产业的意义?
朱雷:科技公司拥有软件、科技以及构建生态的能力,车企在产业链方面有着多年的积累,要实现自动驾驶,最终需要车企和科技公司联合推动。
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车作为智能终端和手机不一样,本地化运营的属性非常重,我们在每个地方的出租车公司在所做的运营与服务,当地的政策和支撑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车企和科技公司合作推动出行变革的时候,最终落地要消费者去感受,还是需要在当地与地方出租车公司合作。我认为文远帮大家探索了一个很好的路子,地方、车企再加上科技公司作为铁三角的模式来去推动整个自动驾驶出行的变革。
张力:我们做自动驾驶跟主机厂之间的融合或者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主机厂不论从研发体系还是研发的周期来讲,做L4对它们来说难度非常大。
文远知行目前将近四百人的正式员工里,75%是算法工程师,更多人学的不是汽车工程而是计算机视觉、神经网络、自然语言等等跟深度学习相关的方向,核心的技术能力在算法,而不是在汽车工程本身上。
汽车工程方面主机厂做得非常好了,建立L4无人驾驶服务要跟主机厂合作,这种合作是深度的绑定,过去三年我们拿到雷诺日产三菱的战略领投,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拿到宇通集团的战略领投,这两家是主机厂直接投资文远知行,这种战略领投让双方的合作非常深入,主机厂愿意把它的核心技术向我们开放,我们也把我们的算法和它的车辆深度绑定,做出真正的无人驾驶车辆。
但这个只是建立了“供给方”,真正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时候,还需要需求方的引入。
在需求方,我们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跟当地的出行企业或者出租车企业合作,把供给方和需求方联合起来。铁三角模式下,我们在广州成立了文远粤行,有广州公交集团旗下广州白云出租汽车集团的参与,同时有广州开发区国资的企业科学城集团的参与,背后有政府的支持。
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投资下,日产轩逸作为我们的运营车辆平台。因此,多方融合是未来打造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方式。
张丽玥:通过跟各地地方政府以及当地的主机厂合作,您是否感受到大家对自动驾驶的认识越来越深,觉得它越来越重要?
张力:完全能够感觉到,我举两个例子,大家看到我们跟宇通集团合作的微循环小巴,是介于乘用车和公交大巴之间的设计,是一个全新的物种。今天在城市的小区或者一些高端的园区做摆渡工作的电瓶车,使用频率非常高,但是容量不需要那么大,类似的车辆用全无人驾驶的方式来去做的话,是非常好的一个创意。
我认为像宇通集团这样体量的企业,去做乘用车绰绰有余,但是做乘用车对于它来讲面临着很多的竞争对手,也未必能够很好地找到自己的车辆定位。无人驾驶小巴发挥了宇通本身的优势,这个我觉得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相互的促进作用。
而且今天L4级的无人驾驶并不是那么容易,不是说我找十个八个博士,搞个一百人的团队就能把它干出来,这里面有很多硬件的研发、软件的研发,还有很多算法的不断迭代升级,也包括高精地图等等很多配套的设施,只有让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才能事半功倍。
04 未来三年实现全无人驾驶 期待与头部企业同台竞技
自动驾驶的下半场就将到来,这一赛程的关键词会锁定在全无人话与商业化上,面对这两个命题,文远知行未来的计划会是什么样的?随着自动驾驶产业竞争越发激烈,文远知行又如何看待产业发展态势?
张丽玥:作为自动驾驶的头部企业,文远知行未来三到五年的目标和愿景是什么?
张力:未来我们会加深跟出行公司、出租公司等拥有出行牌照的企业合作,通过无人驾驶技术来降低它们的成本。说一个比较明确的商业目标,我们希望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在广州实现真正的全无人驾驶出租运营服务,不但载客,而且能够实现收费,真正商业化,并且这个区域希望能够大一些。
当然这个不止是我们企业在技术上要实现具体的目标,同时跟政策法规也密切相关,我们也积极保持跟政府的沟通,希望能够尽快实现。如果在广州能实现的话,相信我们在未来其它的城市都能够去快速落地。
在技术上,我们希望在未来的两到三年,打造出非常安全、可靠、稳定的无人驾驶系统,这个也是今天所有自动驾驶企业在追寻的。大家真正比拼的是谁的技术更可靠一些、水平更高一些,谁的事故率更低一些,这个目标也体现了我们在技术上的不断追求。
从商业化来讲,一旦在广州能够实现无人化的Robotaxi,刚才说的铁三角模式就有望去到其它城市快速复制落地,我们在国内的布局也能更快打开。推动整个进程,对于文远知行这样的初创企业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尤其在政策法规方面,政策的推动完善,还有国家标准化的推出,也是很大的挑战,而且这个部分不是我们可控的,但是我们努力保持可控。
朱雷:最近,广州花都把滴滴引入进来,广州目前集结了国内Robotaxi的头四家企业,百度、小马、文远、滴滴都在,我们怎么看待和其它三家在广州的PK?
张力:随着几家公司的到来,对整个市场生态来讲是非常正向而且积极的。
我借助很多机会去呼吁,希望国家考虑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无人驾驶的特区,这样才让我们有机会比拼。比如国外尤其像美国的一些自动驾驶政策法规,有的,我们中国要有,没有的,我们中国也要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赶超美国的自动驾驶。
文远知行欢迎竞争,自动驾驶也需要竞技场,对于技术水平和运营能力大家在同一个舞台上开放地做一些对比,其实是一件好事。之前大家很多人问自动驾驶谁最好?大家的观点不完全一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完完全全技术评判的标准。
现在大家在同一个城市里、同一个舞台上,各自展示自己的技术、商业化,对于资本市场的认可,对于政策法规的推进,都是非常好的事情。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跟滴滴负责自动驾驶政府关系的副总裁在微信上聊了半天,希望未来我们能够有机会合作。未来的自动驾驶市场绝对不会是一家独大,而是会有两三家真正跑得出来的自动驾驶企业作为国内自动驾驶的领头羊,推动整个行业不断往前发展。
05 世界自动驾驶看中美 中国自动驾驶两年内赶超美国
中国自动驾驶发展已有八年,在政策、资本的浇灌下,产业百家争鸣,技术飞速发展。但在更远的未来,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全球视野,国内的自动驾驶目前处于什么段位?与领先选手还有多大差距?
张丽玥:我们中国的自动驾驶现在处在整个世界的什么位置?可能以后会跃升到什么样的位置?
张力:在中国,百度在2013年建立自动驾驶部门,开始国内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的研发。在美国硅谷,谷歌在2009年成立自动驾驶研发项目, 也就是今天Waymo的前身,整体看,美国的自动驾驶企业每年的投入远超过国内的自动驾驶企业,车队的规模、研发团队的人数等等方面都还是领先,中国比美国还是要落后大概一到两年。
但是,中国其实有非常复杂的交通状况,我们能通过提升算法能力应对这种交通状况,理论来讲应该是更强的。我也有信心,在未来的两三年赶上甚至于赶超美国的自动驾驶。
从全世界来看,中国和美国是最领先的自动驾驶国家,之后才是德国、日本、韩国。去年北京车展前的一周,日本三家主流媒体来到广州,到文远知行进行采访拍摄。他们在新闻评论中写到中国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方面跑得比日本要快。
朱雷:自动驾驶重点在中国和美国,中国比美国稍微落后一些。中国有非常丰富的复杂的道路环境,可以说车辆如果在中国跑通了,在美国在全球都可以跑,但是在美国、德国可能跑完之后并不见得能够在中国适用。对于道路场景来说,中国是最丰富的。这是第一块。
第二,中国拥有比它们更大的出行和汽车市场,这也非常有利于中国技术的迭代。
第三,人工智能ICT中国这方面的积累相当雄厚,在全球来说比较接近于美国或者和它差不多的状态。对于自动驾驶接下来技术的迭代,对于智能汽车的研发是非常强的支撑。
一谈起中国来,我们最强的就是整个产业链,包括非常完整非常完备的产业体系,以及市场,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我理解未来随着时间的积累,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会慢慢赶上美国。
张力:除此之外,人才方面,中国这些年积累了很多算法、计算机视觉等等相关专业的人才,渐渐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哪些是未来需要的,未来几年会看到大量的人才步入到产业、行业里面来。再加上中国非常强的硬件智能制造,把产业链上下游打通,中国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发展态势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 标签:慧妍雅集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
-
2021重庆论坛|长安新能源杨大勇:碳中和商业价值巨大 电池回收业务是朝阳产业
|6月12日至13日,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在渝召开。本次论坛以“融合发展、智领未来”为主题,邀请近…
- 2021重庆论坛刘宇/李斌/何小鹏/沈亚楠/吴保军/杨大勇:畅想新能源车与碳中和
- 2021重庆论坛|零跑吴保军:新能源车销量与传统汽车相去甚远 20万台是生死门槛
- 2021重庆论坛|沈亚楠:理想ONE超80%城市里程由纯电驱动 总体排放缩减约60%
- 热点丨天然气市场化进程提速 短期对居民用气影响有限
- 2021重庆论坛|李斌:私人购车成主要增长引擎 2030年智能电动车渗透率将达90%
- 时报时评丨加快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 亚布力论坛:听王传福讲述比亚迪的坚守与梦想
- 出游人次将达1亿 端午民俗文化游成新亮点
- 百年纪事(104)丨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
- 中汽协:2021年5月乘用车销售164.6万辆 同比下降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