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汽车新闻  新车动态

第15期 威马沈晖:新势力都处在幼儿园阶段 判断成败还太早

是搜狐的一档高端访谈栏目,由搜狐网副总先生对话汽车、财经、科技等行业领军人物。此为第15期,本期对话嘉宾为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

文章要点:

1.新势力造车现在都处在幼儿园阶段,很难判断谁成谁不成。有些在幼儿园成绩不好的后来读了博士,有些在幼儿园成绩很好的最后本科都没读成。

2. 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15万以内不可能做出好的智能汽车。威马坚定地做主流的智能纯电(动汽车),我认为前景非常光明,道路是曲折的。

3.威马主打15-25万价位,我认为在全国至少要有1000个线下触点。如果实现了,我们的销量绝对比现在往上(走)好几个台阶。

4.客观地讲,在中国还没有能管2000个、3000个汽车直营店的人才。

5.如果哪一天特斯拉完全学了丰田,创始人(马斯克)的基因已经不明显了,那个时候特斯拉就不是特斯拉了。

6.代工不是一个中长期的事情,不然谁不找代工?省那么多钱。越是早期的企业越应该建工厂。威马的优势就是整个价值链的数据都在我们手里。

7.从全球范围看,未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玩家会不会更加集中?不见得。我觉得会有十几家新品牌能占牢‍‍这个市场。

8.百度阿波罗有二十几个合作伙伴,但目前威马是唯一一家能把L4级无人驾驶有限场景交付到用户手里的合作伙伴。

张雪琼 马倩

视频 刘创祚

沈晖依然相信,“两头高中间低”的新能源车市格局将被打破,威马汽车会迎来主场作战。

早在2017年,威马汽车还在筹备首款量产车时,搜狐汽车曾赴上海专访沈晖。四年过去了,全球车市格局发生着剧烈变化,我们再次对话沈晖。此时的威马汽车已经成立六年,经历了从0到1的起步阶段。作为威马汽车的创始人,沈晖也从职业经理人转型成为一名真正的创业者。交谈间,我们能感受到他的一些变化和一些坚持。

2015年,沈晖决定成立威马汽车时,他就瞄准了销量最大的主流市场。威马汽车首款车型EX5的目标,就是要做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众途观”。或许,正是源于定位的差异化,威马、蔚来、理想、小鹏等一批新创公司逐渐成为“造车新势力”的头部选手。

在沈晖看来,目前的造车新势力都处于“幼儿园阶段”,现在判断新造车公司的排行和格局,为时过早。新能源汽车是个长期赛道,威马的起跑是漂亮的。首款车型EX5聚焦15-20万主流市场,上市即夺得2019年新势力单车销量冠军。随后,威马瞄准24-28万市场推出EX6,但市场反馈欠佳。

近两年,智能纯电动车市场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豪华车市场和10万元以下的低端市场需求量大,但中间价位的主流市场反响并不强烈。威马正处在中间价位市场。这意味着,威马的产品要在价格和智能化上作出平衡与取舍——当这一价位区间的消费者对智能化的感知和需求不是很强烈的时候,是继续加码智能化、培育市场,还是像这个市场中的大部分传统选手一样,先通过性价比抢占市场?无论如何,要想在主流市场站稳脚跟,威马接下来的产品节奏至关重要。

2021年,威马启用品牌双LOGO战略,完成“SUV+轿车”的双线布局,聚焦“出行+个人”两大市场。4月,威马推出新款SUV车型W6,依旧聚焦15-25万价格区间。至此,威马旗下W世界系列SUV车型已经有EX5、EX6和W6三款产品量产上市。年内,威马将推出M大师系列轿车首款车型M7。而针对出行市场,威马汽车则推出了E.5这一产品。

威马汽车在等风来。

2021年,在20万左右的主流市场中,智能纯电动汽车的参与者可见地增多了。大众、福特、广汽新能源、比亚迪、吉利等国内外主流品牌都拿出了可圈可点的产品,就连特斯拉也被传出价格将下探到20万以内。沈晖认为,国内新能源市场即将进入成熟期,中间价位的主流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威马有机会迎来“主战作战”。

但眼下的威马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比如,如何让市场记住威马,如何让资本相信威马,如何让用户信任威马。在“风来了”之前,沈晖还需要挺住。

01 “新造车势力都在幼儿园阶段”

巅峰时,造车新势力曾有300多家。而在经历融资、产品开发、产能建设、量产制造等环节筛选后,国内年销量过万的造车新势力仅六家。其中,“蔚小理”站稳在第一梯队,威马、零跑和哪吒紧随其后,形成了第二梯队。

在沈晖看来,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将从“哑铃型”向“纺锤型”加速优化,未来十年内,15-25万元主流新能源渗透率将从3%增长至40%。这意味着威马将迎来主场作战。

沈晖认为,渠道不足是威马销量增长滞缓的重要因素。得益于“直营+加盟”模式,威马正加速向三四线城市渗透。截至2021年上半年,威马已开设超过300家品牌门店,但距离“千城千店”目标仍有距离。

YAN:目前新能源汽车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沈晖:现在新能源汽车“两头高中间低”,豪华车涨得很凶,很便宜的低端车涨得很凶,主流的15-30万的消费增长不是很高。其实一个新的市场“两头高中间低”是非常正常的,这个现象恰恰证明了(市场)马上要进入一个成熟期,成熟期主要就是中间(市场)的增长,我们一直专注“中间”,还是有非常大潜力的。

在这么多新势力里面,我可能是唯一一个经历过上一波(造车潮)的。中国加入WTO后,很多外资品牌马上冲进来,国内也有大量企业开始做传统燃油车。据说那时候有一百九十几家造出车了,而现在真正造出车来的新势力,交付量超过两三万的也就五六家。

其实两波造车潮有几个非常相像的规律。第一是跨界很正常,老的选手能跨界,为什么我们不能?第二,现在的入场(数量)是远远低于上一波的。第三,入局造车的企业绝大部分发展会出现这几种情况:一种活得很好,变成世界级品牌;一种仍以国内为主;还有一种撑过一段时间还是做得不太好。这个经济规律变不了。

我认为新势力造车现在都是在幼儿园阶段,很难判断谁成谁不成,只能都说快幼儿园毕业了。但有些幼儿园成绩不好的同学后来读了博士,有些在幼儿园成绩很好的,可能本科都没有读成。

YAN:怎么看待最近业内热议的“消费升级”?

沈晖:最近有一个论调说,很多人认为(豪华车)这头(销量)高是因为消费升级了,其实不对的。消费升级的理念是在主流市场,花同样价格买的产品越来越好、服务越来越好。就像现在花15万买一辆威马的汽车,跟20年前或者10年前花15万去买一辆车,肯定是我们的车好太多了,秒杀了。

YAN:同样的价格,但是价值感会(提升)。

沈晖:其实在早期的欧洲市场也有这样的论调,说消费升级了,咱们都要做贵的车。所以当时推出了凯迪拉克、林肯、法拉利、玛莎拉蒂、沃尔沃、捷豹、路虎……它们兴旺了一段时间,但结果都是被主流车厂收购了。所以我们坚定主流市场消费升级,是让更多人花15-25万买到更好的智能电动汽车。

最近何小鹏讲过一个观点——15万以内不可能做出好的智能汽车,我完全同意。我们坚定地做主流的,坚定地做智能纯电,我们认为前景非常光明,道路是曲折的。

YAN:理论上,中间价位的车没有那么高的品牌溢价,但也有一个相对好的利润。如果这部分的需求是最大的,为什么目前还没有做起来呢?

沈晖:首先,一个新品出来时,一定是有钱有闲的人先被教育,之后主流人群才会跟进。

第二,这跟新势力的交付和服务渠道不足非常有关系。我们现在才两三百个线下店,我们的粉丝已经超过三百八十几万了,我们的会员已经一百九十几万了,这些人为什么没能一下子全部转化为车主?就怪我们自己的渠道不够。像威马主打15-25万这个价位的车,在全国我认为至少要有1000个线下触点。

智能电动汽车是一个更加重决策,更低频,更注重安全的产品,如果线下渠道完全没有,大家在线上看看短视频,看看相关介绍就成交的可能性非常低。一些有主流产品和全国性渠道的传统(汽车)品牌,还没有开始一心一意地做智能电动汽车。如果传统车企愿意背水一战,智能电动汽车的量就能上来。对比传统车企,威马是没有包袱的,如果我有1000多个线下渠道,我们的销量绝对比现在上好几个台阶,这也是我们在努力的方向之一。

YAN:威马目前的渠道建设模式是什么样的?

沈晖:我们现在是直营跟加盟都做,但是还是加盟更多,因为我们是一家创业企业,还处于早期阶段。

国内千城千店是我们的一个目标。像北京、上海我们都已经建设超过十几个店了,还是非常耗投资的。有些区域确实是加盟商做得比直营还好,有些区域直营做得比较好。有时候直营店的用户服务会更标准化,但是加盟店有时候更积极,因为有利益驱动。

在几百个店的规模下,直营店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到了千店规模,全是直营店的话,管理能力是个大台阶。客观地讲,在中国还没有能管2000个、3000个汽车直营店的人才。

YAN:从全球的智能电动车来看,未来玩家会不会更加集中?

沈晖:我觉得不见得,因为全球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用户的出行场景太丰富了,很难说一个公司一款好的产品可以满足所有需求。我们讲集中度已经讲了十几二十年了,其实并没有太明显。我觉得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也会有十几家新的品牌能占牢的‍‍这个市场的。

为什么现在看上去欧美只有特斯拉独大,中国则是百花齐放?因为欧美的传统车企太领先了,对国家的经济命脉影响太重大了,不可能一下子转型。特斯拉的份额不会升上去,只会降下来。

02 “先把SUV做透,再做轿车”

2021年上半年,威马汽车销量稳步增长,累计销量15665辆,同比增幅103.8%。单月数据来看,威马6、7月销量均在4000辆以上,超过2019年任意自然月的销量数据。销量总体走势向上,证明威马产品市场号召力在逐步增强。

据威马官方统计数据,6月单月订单中20万以上订单占比超40%,主力车型中平均售价超20万的只有威马W6,这意味着新车型W6市场反响良好,已进入销量爬升期。

与此同时,威马启动品牌双LOGO战略,年内计划上新三款产品。除了4月上市的SUV车型W6,下半年威马将推出两款纯电轿车M7和E.5。其中,E.5面向B端主打性价比,为其开拓新的增量空间。

YAN:W6是威马目前主销的一个车型,市场表现如何?

沈晖:反响非常好。这款车4月16日上市,48小时累计超过6000多个订单。目前手里几千订单一直在积累,国外已经交付了一批,又积累了很多订单。

我们的W6,是全世界第一个搭载高通8155芯片的量产车。从运算能力上看,目前比我们贵一倍以上的车,没有一款比我们更先进的,W6的运算速度比竞品平均快4.5倍。这款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很高,单车需要的芯片数量就高达200多个。各种类型的芯片,少一片我的车都做不出来,所以芯片对我们还是有压力的。通过多付点钱和预付,我们咬紧牙关还能解决这个问题。

YAN:最近几年,有没有很艰难的时刻?

沈晖:当然有。去年疫情搞得我们线下(活动)不能开展,EX6要上市,搞得非常非常痛苦,直到现在对我们还有影响。因为我们的EX5卖得不错,所有人都说EX6怎么回事,还是比较累的。

YAN:今年有定销量目标吗?

沈晖:去年我们一直比较沉默,是有原因的,有资本市场的一些限制,希望我们不要对外乱讲数字。

其实到六月底,我们跟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一百多。我们全年肯定是保持类似或者更快的节奏,由于新车上市、渠道增加,会有一些挑战,但是我们也是能完成的,这一点我们非常有信心。

YAN:预计到2030年,威马的年销量能够达到多少?

沈晖:肯定是10万辆以上,(总销量)过百万了。这其实跟整个市场(走势)有关系。

YAN:目前的产品规划是什么样的?

沈晖:首先从品牌上看,我们一直专注做国货潮牌。因为中国自主品牌已经很难转型做成国货潮牌了。他们比我们更痛苦的事情就是决策,如果团队、定位、打法都从零做起,就没有优势了;如果不重新开始,可能从原来团队里拉人出来干,或者说用差不多的思路但换个皮,还是撕不掉原来的标签。我们就很简单,第一天开始我们啥都没有,就决定做国货潮牌,“没有历史”就是威马的优势。‍

还有一个特点,一定不能贵。贵的东西肯定不是国货潮牌,国货潮牌就是普通年轻人都能用得起的。

第二,从产品上看,一定要做智能电动汽车,把科技变成产品交给用户。只有量产才有意义,所以我们专注黑科技量产。科技普惠,普惠就意味着安全可靠、质量稳定、体验出色、成本低,才能是潮牌。如果搞得很贵的,那是奢侈品。

在新势力里,我们希望可以学习传统世界级企业的打法——产品不多,但每个产品都卖得好。第一,希望每一个(产品)都精,每一个(产品)都高,但量不需要太多。第二,我们是个小企业、创业企业,我们的资源有限,希望先把SUV做透,再做轿车

YAN:“蔚小理”为什么能迅速成为第一梯队?成为公众企业(公司上市)是我认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接下来威马在资本市场上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可以透露吗?

沈晖:我们还在努力。首先我们这行没有钱是肯定干不成的,我当时讲起码要融资200亿。第二,有钱也不一定干得成,有很多比我们有钱的企业到现在灰飞烟灭了,或者也是(支撑得)很辛苦。

资本确实对我们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我们基础能力都有的情况下。什么叫基础能力都有?首先你得交付个3万辆,在全国各种道路上证明了用户对这个产品是一定信任感的。第二就是证明你整个价值链,从产品定义,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政策,制造,电池包(我们是跟他们不一样的,电池包在我们自己手里,就是包括知识产权),线上的数字营销,线下的渠道交付,这一堆你肯定是要都跑通了。跑通(整个价值链),对进入资本市场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

03 代工不是长久之计

一家好的、国际化标准的智能制造工厂,本身就是可以盈利的。”创业早期,沈晖便投资建设温州和黄冈两大智能生产基地。

威马团队中70%来自传统车企,在供应链方面具备较丰富的经验。选择自建工厂,将供应链掌握在自己手中,无疑能最大程度发挥团队固有优势。“供应商的报价、模具摊销、研发费摊销各方面都会比较实在。”沈晖表示,跟其他新造车团队相比,威马的资本效率是最高的。

他始终认为,早期自建工厂对威马而言是一步好棋。尽管短期来看,自建工厂投入成本高、不利于闲置产能释放。但通过打通整个价值链数据,自建工厂模式能长期把控生产品质和节奏,快速扩大产能。通过持续迭代优化,威马的目标是将交付周期缩短至同行业30%。

YAN:威马为什么选择在创业早期就自建工厂?

沈晖:代工不是一个中长期的手段,不然的话能做代工谁不会做代工,省那么多钱。(我觉得)新企业在越早期越应该建工厂。因为我们现在发现,威马的优势是什么?是我们手握全价值链数据。

别人很难理解,威马是个数字化企业。从产品定义到设计研发、工程开发、供应链管理、整车制造、电池包制造、数字营销、门店管理,全都是数字化管理。如果你中间使用代工,会产生一堆数字断裂的(信息孤岛)。因为代工厂很难按你的全部要求去建设工厂。为什么目前威马整个质量安全记录形式是最好的?因为我们有全部数据。

假设有一辆车交付后出问题了,我一秒钟就能调出来(所有数据),看在装备线上是否有什么问题。新势力在研发、供应链管理上很容易出现小问题,如果内部工厂跟研发能无缝对接,并且手握全价值链数据,就会很容易找到问题,这是个非常大的优势。

YAN:除此之外,威马还有什么核心优势?

沈晖:威马的第二个优势,是把高科技做成一个量产的、能交付的产品。

大家很关注我们和百度的合作,首先我们和百度不是互相排挤的,也不是互相独家的,我们是百度重要合作伙伴之一,百度把跟我们合作得到的技术供应给其他方,我们很开放。阿波罗有二十几个合作伙伴,有些很早就开始合作,但目前我们是唯一一家能把L4无人驾驶有限场景交付到用户手里的合作伙伴。

我们是首家将H-AVP(云端自我学习泊车)量产上车的企业,年底还会将P-AVP(云端高精地图泊车)迭代上车,我们的ANP也准备好了,会择机迭代。好东西还是要跟随用户需求,在用户需要的时候给他迭代,不要的东西你一股脑给他,用户也不会满意,也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感觉。

在阿波罗诸多合作方中,威马是唯一具备一系列迭代能力的企业。

威马把新技术运用到量产车上的能力非常强,(能做到)安全可靠,质量稳定,体验出色,成本合理。我认为全世界智能电动汽车企业没有第二家能做到这样。(其他车企)要么东西确实很好但不稳定,要么是把核心科技用在非常贵的车上,去解决有钱人的问题。我们要解决的是普通老百姓的问题,要解决高科技和量产(的问题),其实非常不容易。

YAN:特斯拉和丰田代表着汽车业的两种模式,你如何看待它们的发展前景?

沈晖:我觉得丰田已经进入一个成熟阶段。它完全不是靠创始人的意志,而是靠整个团队的体系、流程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这些流程虽然不利于创新,但对它的现有业务很好。

特斯拉是马斯克强驱动的一个企业,我很佩服特斯拉建立19年还能做到创新强驱动,这是不容易的。但如果哪天他去火星不回来了,我认为这个企业就会面临巨大危机。

如果哪一天特斯拉完全学了丰田,那么创始人(马斯克)的基因就不明显了,那个时候特斯拉就不是特斯拉了。

YAN:丰田解决了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品质,一个是效率。任何一家公司或者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相对高的阶段时,最后大家去拼的还是品质和效率。特斯拉应该是个很大的企业,市值有8000多亿美元,但从运营上看还是小企业。

沈晖:我们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如果你没有很好的流程,很可能就出质量问题,而且容易出批量的质量问题。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能看看特斯拉之后如何转型,看看有什么启发。

俊昊 金素恩 http://www.xinzhiliao.com/zx/jianshen/27867.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大连气体,光棍好苦吉他谱,张家祯,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