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转型均胜电子:汽车安全+汽车电子龙头智能化加速落地
围绕汽车电子与安全领域,整合优质资产实现全球化转型升级。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均胜电子”)是一家全球汽车电子与汽车安全供应商。
公司于2004年成立,2008年成为大众、通用核心供应商,2011年公司在上交所上市,开启全球化步伐,先后收购了德国PREH、德国QUIN、美国 KSS 以及日本高田资产(PSAN 业务除外)等,实现全球化和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
目前公司已形成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和汽车安全系统等业务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公司现有产品覆盖与驾驶有关的人机交互、行车安全(主动、被动安全)、车载信息娱乐、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和 5G 车载互联等。
截至2021年年报,均胜集团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34.85%。王剑锋持有均胜集团52.5%的股份,直接持有均胜电子2.49%的股份,总计持股20.79%,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集团参控公司达120家,分布在全球30个国家,其中均胜电子、均联智行总部位于宁波,普瑞全球总部位于德国,均胜安全全球总部位于美国。
2021年10月公司发布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计划拟认购股份数不超过900万股,占当前公司总股本的0.66%。
本次拟参加认购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27人,其中拟参与认购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为3人,合计认购不超过150万股,占本员工持股计划总量的16.67%,其他参加对象不超过24人,合计认购不超过750万股,占本员工持股计划总量的83.33%。
公司致力于汽车安全系统、智能座舱/网联系统、智能驾驶和新能源管理系统等的研发与生产,是全球汽车电子和汽车安全市场的领先企业。公司包含汽车安全事业部、汽车电子事业部、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与新能源研究院四大业务架构。
汽车安全系统: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是全球移动出行安全领域的领导者,为汽车和非汽车市场 提供关键性安全部件、系统和技术。
智能座舱/网联系统:公司致力于构建新型的智能座舱商业生态,智能座舱产品包含人机交 互、车机系统、座舱域和座舱智能内饰等。
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演变,公司向车企提供从座舱域、操作系统至应用层的软硬件智能座舱完整解决方案,打造智能座舱新生态。
智能驾驶:公司在原有智能座舱和智能车联业务基础上,2021年 7 月新设均胜智能汽车技 术研究院,致力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加速推动汽车智能化变革。
公司智能驾驶主要产品包括激光雷达、车路协同和智能驾驶域等,以及导航引擎、定位引擎和自动泊车引擎等软件技术与服务。
公司智能驾驶业务正着力构建智能驾驶全栈能力,加快 L2++至 L4 级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域和功能模块的研发,将率先在可量产、车规级的智能驾驶域等方面取得突破。
新能源管理系统:公司新能源业务板块已实现商用级充放电整体解决方案的量产,产品方向 涵盖电池管理、车载功率电子等。
公司 BMS 具有高精度参数监测、关键状态估计和单体 衡等功能,是控制电池系统的关键组件,已商用于国际车企的新能源车型。
在车载功率电子方面,均胜电子致力于高功率充电、无线充电和车载功率电子部件等的商业化,量产产品包括充电升压模块、多功能 DC/DC 电压转换器和车载充电机(OBC)等。
2018年完成高田优质资产收购,获得大量订单,自研驾驶员检测系统也开始量产,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产品供应商,汽车安全业务营收迎来高增,突破400亿元大关。
汽车电子业务方面,2011年成功并购德国普瑞,开始涉足汽车电子,成为全球汽车电子部件领先提供商,营收开启平稳增长。
2016年,公司成功并购 TS,对原有HMI业务进行补强,加速车联网和车载信息系统领域布局,汽车电子业务营收突破100亿元大关。
近年来受安全业务整合不及预期,以及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缺芯等因素扰动,公司下游部分客户生产计划受影响,间接影响公司产品交付安排。
2021年,公司汽车安全系统实现营收约323.1亿元,同比下降2.5%,汽车电子系统实现营收约127.1亿元,同比增长24%,仍然维持较高增速。
2011年至2019年,公司接连完成对德国普瑞、KSS、TS等汽车电子系统和汽车安全系统企业的收购,带来公司营收的高增长。
2020年,公司受全球疫情以及资产处置的影响,实现营收479亿元,同比下降22%,归母净利润受停工停产以及安全业务整合的影响有所减少。
2021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和芯片短缺等的持续影响,以及均胜群英功能件出表影响,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6.7亿元,同比下降约4.6%,归母净利润方面,受疫情、短芯和供应链体系震荡导致的上游原材料价格与运输费用上升影响,营业成本的上涨幅度较大,汽车安全事业部相关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20.2亿元,使得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较大亏损。随着公司各业务持续整合,以及全球疫情与芯片短缺缓解,公司业绩反弹空间较大。
公司整体毛利率在2018年之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主要受产能整合与扩建导致调试与运行成本增加、疫情影响下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汇率波动以及部分订单量产爬坡等因素共同影响。
2021年以来,汽车安全业务大量新项目陆续投入量产,公司积极进行人员优化、效率提升、流程控制和支出削减,未来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
汽车电子业务方面,凭借积极的供应链管理,公司在原材料和运费成本上涨的大环境下,2021年实现全年毛利率同比+1.63pct。
2018-2021年公司费用率较为稳定,随着整合趋近尾声,我们预计相关费用有望显著降低。 综合来看,伴随毛利率改善,以及费用率优化,未来公司盈利能力改善空间较大。
与全球主流整车厂合作紧密,供应关系稳定。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大众、奔驰、宝马、奥迪、 特斯拉、通用、福特、本田、丰田、吉利、广汽、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等国内外一线 品牌。公司在维护现有客户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客户,重点扩张国内市场,目前已与长安、长城、广汽、吉利、蔚来、小鹏、理想等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品牌展开广泛合作。
2021年公司新获全生命周期订单合计约526亿元,其中汽车电子系统新获 308 亿元,国内新获订单金额继续维持在高位,向国内市占率40%的目标继续迈进;汽车安全系统新获218亿元,保持了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截止2022年2月,累计在手订单金额(全生命周期)超2950亿元,其中汽车电子业务累计在手订单金额(全生命周期)超750亿元,汽车安全业务全球累计在手订单金额(全生命周期)约2200亿元。(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主动安全侧重监测事故发生或车辆失控的可能性,从而通过一系列介入车辆操控的手段去避免事故发生,分为ABS、ASR、EBD、ESC、LCA、TCS、VSA七种系统;被动安全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尽量减少人身损伤的安全装置,不能防止或避免事故的发生,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气囊电控装置)、安全座椅、头颈保护、安全车身和胎压监测等产品。
现在大多数乘用车采用火药式安全带,此类安全带只有在碰撞发生时才会收紧,突发危险时不能及时有效束缚、矫正乘员坐姿,容易导致乘员受到气囊爆破的二次伤害。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电动安全带提供了更好的保护需求和舒适性,正成为安全带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电动安全带(MSB)可实现自动预收紧功能,根据身高、体重调节安全带松紧度。
当车辆处于人机共驾或驾驶员驾驶状态,若遇到分心驾驶、疲劳驾驶等情况,安全带还会震动,结合座舱其他警示系统来提醒驾驶员专心驾驶或停靠休息。
安全气囊是被动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传感器、气囊电脑、气体发生装置和气袋四部分构成。
最初的汽车气囊只有主驾配置,后来逐渐为副驾配置,随着安全气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六安全气囊已成为中高级车型标配。
单车安全气囊平均安装量从2009年的3.6个增加至2019年的5.7个,单车安装量推升了安全气囊整体需求。
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NCAP)自2020年起将侧面保护评估纳入评鉴标准,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在2018年也新增新能源汽车测评,其中包括侧面柱碰撞试验,增加侧面保护的趋势。
未来安全气囊的发展,除了单车安装量的提升,还将会在更多安装位置(侧面、顶棚)、展出路径、泄气装置等方面进行创新。
奥托立夫、均胜电子和采埃孚为全球三大被动安全系统供应商,占据全球被动安全市场规模 9 成以上。
奥托立夫是全球第一大被动安全系统供应商,2019-2021年公司市占率分别为 41%、42%、43%,我们测算均胜电子2019-2021年市占率分别为32%、29%、26%,奥托立夫、均胜电子、采埃孚三家供应商占据了被动安全 9 成以上的市场,被动安全技术成熟,与主机厂关系紧密,行业进入壁垒较高,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由于重卡、巴士等车型极少配备安全气囊,我们选取轻型汽车产量作为测算被动安全市场的要素之一,根据 IHS Markit 的预测,2021-2025年全球轻型汽车产量将由7580万辆上升至9890万辆。
根据奥托立夫年报,2019-2021年,发达国家市场被动安全单车价值由280美元上升至310美元,新兴国家市场被动安全单车价值由170美元上升至200美元,我们选取两者平均值作为平均单车价值,预计被动安全系统单车价值将由2021年的255美元上升到2025年的285美元。
由此,我们测算出2023年全球被动安全市场规模将突破250亿美元,2025年将达到282亿美元,2021-2025年CAGR为10.2%。
汽车数量的增加以及对汽车安全的重视共同拉动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需求。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增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当局都出台了严格的法规来加强交通安全。
此外,自动驾驶需求的增长进一步推动了主动安全市场的发展。根据 GII 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主动安全市场规模为 97 亿美元,将以16.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2025年将达到208亿美元,全球汽车安全市场规模将达 490 亿美元。
均胜收购KSS切入汽车安全市场,收购高田剑指安全龙头企业。2016年,公司完成对 KSS 的收购,KSS 公司为全球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涉足汽车安全 市场,目前主营业务包括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和特殊产品,智能驾驶领域也研发了具有前瞻 性的技术和产品。
KSS主要客户包括大众、福特、克莱斯勒、现代、通用、特斯拉、上汽集团、奥迪、宝马和日韩系品牌等。
2018年,公司成功收购高田除硝酸铵气体发生器业务(PSAN业务)以外的主要资产,同时谈判签署相关协议,保证与高田安全气囊召回事件的风险隔离和未来订单的可持续性。
高田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气囊生产商之一,产品还包括汽车安全带、方向盘和其他安全和电子产品。高田主要客户包括宝马、奔驰、大众、福特、通用、丰田、本田和尼桑等。
2018年收购高田全球资产后,公司成为汽车安全领域第二大供应商,公司开始从资产配置、产能效率、成本结构、人员队伍等角度稳步推进汽车安全业务的全球资源整合,通过“工艺自动化、平台柔性化、驱动信息化和业务智能化”持续提升公司经营效率。
2020、2021年公司面临疫情暴发、芯片短缺、大宗商品和运费价格上涨等问题,公司整合仍在持续,中国区各项业务快速推进,新客户拓展进展顺利,公司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人员优化、效率提升、流程控制和固定支出的削减。
随着客户协商机制的建立、供应链韧性的提升、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进一步的人员管理结构优化,未来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
对标安全行业龙头奥托立夫,我们认为均胜电子的毛利率、净利率仍有提升空间,均胜安全业务收入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其中,以顶棚式乘员气囊、驾驶员监控系统等集成安全解决方案为抓手,不断巩固被动安全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强化未来驾驶状态的产品可适配能力,提高不同级别智能驾驶的行车安全系数。
2021年以来公司聚焦中国市场,安全产品已切入吉利、长城、蔚来、理想、小鹏等供应链体系。均胜安全致力于车内安全气囊的研发和生产,顶棚式乘员气囊面向未来驾驶。
公司产品覆盖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集成式张力传感器、充气式安全带和混合式充气装置,其中顶棚式乘员气囊是一款前沿产品,从仪表盘转移至顶棚,通过展出路径、泄气装置等方面的创新,既为乘员提供保护又能释放空间改善座舱舒适度。
公司气囊客户已超过60个,其中向特斯拉配套主驾驶气囊、副驾驶气囊、头部帘式气囊、座椅侧气囊、膝部气囊和整车安全带等被动安全产品。产能方面,均胜安全匈牙利“超级工厂”已于2019年完成升级,成为公司全球规模最大的安全气囊工厂。
均胜安全自研电路保护系统,减少电池、电路安全隐患。电路保护系统包括高压断电保护、 电池冷却系统等。这些系统具备灵活的扩展性,可根据电压、电流和其他规格进行调整。
其中电动汽车电池断开装置(PBD)由车辆安全系统 ECU 或电池管理系统触发,切断电动汽车高压电池系统的电力。
在电池起火、过度充电、车辆碰撞或短路时有助于确保驾驶员、乘客和急救人员免受伤害或触电。目前,新款保护系统已搭载于特斯拉相关车型。
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可降低分心驾驶、疲劳驾驶导致事故的几率,现已商用于凯迪拉 克 CT6 等车型。
DMS通过位于车辆转向柱顶端的微型摄像头与方向盘灯带两旁的红外传感器,实时追踪驾驶者头部位置和脸部特征,识别驾驶者的视线方向,警示驾驶员专注驾驶。
智能方向盘与DMS形成联动,产品集成了多区域手握感应系统(HOW)和灯带技术(LB),能够在摄像头检测到驾驶员注意力未集中时,通过视觉信号发出提醒与警示。
均胜安全是全球为数不多能将多种传感器和智能系统集成到方向盘上的供应商,使智能方向盘具有智能感应和检测功能。这些安全技术可根据客户需求,进一步被集成到面向自动驾驶的智能座舱。(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汽车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的机械式产品逐步发展成智能化产品。相比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技术实现难度低、成果更易被感知,智能座舱已成为智能汽车领域最热门的赛道之一,大量车企和零部件企业都将智能座舱作为智能化变革的前哨站。消费者需求也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重要驱动力。
随着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率增加,大部分消费者在购车的需求选择上,导航、视频、社交等智能科技配置已上升至第二位,仅次于安全性能,智能座舱需求已进入“主动智能、内容+服务”阶段。
智能座舱产品主要包括座舱内饰和座舱电子两方面,从消费者应用场景出发构建人机交互 (HMI)体系。
座舱内饰主要包括智能化的灯光、座椅、空调等,座舱电子包括车载信息显示系统(如液晶仪表、座舱显示屏、HUD、流媒体后视镜等)、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域、网联服务等)。
智能座舱产业链上游包括车载地图、车载操作平台、操作系统等软件供应商以及座舱芯片等硬件供应商,中游包括车载信息显示系统、信息娱乐系统、座舱域等软硬件集成供应商,下游为组装生产的主机厂。
区别于传统的 Tier 2、Tier 1、主机厂的供应链线性结构,智能座舱涉及到许多软硬件的集成,因此供应商会结合所提供的不同产品类型,不断切换身份,导致产品边界不断拓宽。
随着座舱功能复杂度的快速提高,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可以让整车的软件,算法,扩展性,应用功能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和呈现。软件逐渐与硬件解耦;硬件层面各个电子控制单元(ECU)从传统的分离式走向集中域式,再走向跨域的中央集中,同时更高带宽的以太网逐渐替代传统的 CAN 总线。
传统中控平台向集成化的座舱电子发展,成为人机交互的中枢,满足乘客最终驾驶体验。车 辆座舱已经从传统的按钮旋钮式的单一交互,逐渐升级成以全液晶仪表、HUD、车载娱乐系统、主动安全系统为代表的一体化座舱电子。
IHS Markit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座舱智能配置水平的新车渗透率约为 53.3%,从 2020 年开始,中国市场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就将高于全球市场的渗透率,2025年中国市场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预计可以超过 75%,而全球市场的渗透率为 59.4%。
ICVTank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座舱域出货量为 240 万套,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座舱域出货量将达到 1300 万套,2021-2025 年 CAGR 约为 53%。
座舱智能化发展涉及各类软硬件的集成以及解决方案的提供,产业边界不断拓宽。互联网科技企业正强势介入,目前形成了传统供应商、互联网科技企业、主机厂三足鼎立的产业链格局。
以汽车销量、各部件渗透率、单价测算各部件以及智能座舱市场规模。IHS Markit 的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2021-2025年 CAGR 约为 23%。
2030年,全球汽车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到681亿美元,中国市场也将超过1600亿元;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将上升到 37%,是全球最主要的智能座舱市场。
公司定位 Tier 1,智能座舱业务已从提供单一模块或系统迭代为覆盖域、操作系统、人机交互、中间件和应用层算法的智能座舱整体解决方案。
座舱多模态人机交互、车载导航娱乐等产品线稳居行业前列。除了巩固现有优势,公司还集合汽车电子事业部与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的力量,开发面向未来高级别智能驾驶形态的座舱产品,涉及全场景交互、驾驶状态升/降级等应用,兼顾智能操控与功能安全。
公司智能座舱/网联产品的全球搭载量已超过1200万台车,是大众、奥迪和福特等车企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在智能座舱交互系统领域,公司具备高规格量产能力。伴随着“多屏化”、“拟人化”和“互联化”的趋势,公司在一体化交互界面、触屏应用、显示单元和控制单元、触觉反馈、手势识别等人机交互产品已与客户实现深度合作,未来将根据行业趋势持续扩大投入。
公司与大众、宝马、奥迪、通用、福特、特斯拉等国际整车厂保持密切合作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国内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品牌合作。近期热门车型福特-野马 Mach-E 就搭载了均胜普瑞提供的悬浮式主动力反馈按钮和中控屏等。
公司智能座舱域、车载导航引擎、信息娱乐系统等产品已在大众、奥迪等品牌车型量产,具备完整的软硬件开发能力。
硬件层面,最新一代的智能座舱域可以支持高通第三代智能座舱芯片等多款座舱芯片;软件层面,通过 Hypervisor 虚拟隔离技术实现多个车载操作系统融合在同一块芯片,有效提升该域的适配性,可搭载于多家主机厂的不同车型。
公司控股子公司均联智行于2021年8月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智能座舱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开发完整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致力于提高消费者的互动体验,华为提供芯片、鸿蒙车机操作系统、HMS-A 核心能力平台及鸿蒙应用生态,均联智行基于华为平台能力,提供从域、操作系统至应用层的软硬件智能座舱完整解决方案。
借助华为 HI 产业链以及智选车品牌,均胜凭借自身智能座舱软硬件一体化配套能力,有望继续向更多自主品牌渗透,扩大智能座舱产品份额。
在智能网联方面,公司车路协同 5G-V2X 技术于2021年 5 月搭载于高合 HiPhi X 量产落地,成为全球首批搭载该技术的量产案例。
5G-V2X 可实现 V2X、高精定位、高精地图以及高精摄像头信息的融合,并将融合后的信息 输出给 L3 级以上的自动驾驶车辆。
2022年年初,搭载 5G-V2X 终端的蔚来 ET7 正式量产,同时还搭载了均联智行与图达通战略合作提供的激光雷达,激光雷达获取的全面完整的信息,可与 5G-V2X 终端获取的信息进行深度融合。除乘用车外,该技术同步延伸至商用车领域,或可覆盖轻卡、轻客、中卡和特种车等车型。
通过内部协同开发,均胜智能座舱产品正从单向交互转为双向交互,且表现得更主动、共 情。其中,基于软件层面的共情引擎和多种舱内传感器,及空中下载(OTA)引擎等,均联 智行座舱人机共驾系统的交互具备精确判断用户意图分析与决策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主动 式服务,能发挥情感交流的作用,变得人格化般“更懂车主”。
同时,均胜电子智能座舱产品正朝着域控融合的方向发展,将与智能网联、智能驾驶和汽车安全业务等协同发展,逐渐演进为未来面向自动驾驶的智能座舱产品。
智能驾驶是指在汽车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等装置感知环境,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智能驾驶决策,随后执行驾驶操作,使汽车具备智能驶的能力,辅助驾驶员安全、便捷地完成驾驶任务。智能驾驶架构涵盖感知、决策、执行等环节,需要汽车、通信、互联网等多行业的合作与转型升级,产业链涉及面广。
感知层:感知层基础为传感器,不同等级自动驾驶对于传感器的数量、精度要求也不同,随 着等级的增加,呈指数增长。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雷达等。
决策层:智能驾驶决策层包括芯片、域、软件等,随着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自动驾 驶级别提升以及功能应用的丰富,智能汽车对算力的需求逐渐提高。
执行层:执行层作为智能驾驶汽车的最底层,是自动驾驶真正落地的基础。自动驾驶需要解 耦人与车的机械连接,线控制动、线控转向是执行端的核心。
2015年《中国制造2025》政策出台后,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政策。政策先后出台展现了我国对于智能驾驶行业及相关企业的重视和支持,为我国智能驾驶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相关保障,也有助于整体汽车行业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2014年,国际汽车工程协会(SAE)首次发布业内广泛使用的 Level 0-5 级别自动驾驶级别标准(SAE J3016)。
2021年 4 月,为满足驾驶辅助和主动安全功能越来越丰富的情况,对“驾驶员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加以区分。为规范国内自动驾驶的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于2021年 8 月发布,并从2022年 3 月 1 日正式开始实施。L2 级的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是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基础。
根据 IHS Markit 预测,大量 L3 级车辆会在2025年左右大规模上市。在政府的政策驱动下,2030年 L2 级将成为市场主导的辅助驾驶方案;规模效应带来硬件装配成本的迅速下降,L3 级及以上车辆快速发展;L4 级车辆以发展 Robotaxi 商用市场为重点,市占率快速提升。
均胜电子定位智能驾驶领域的 Tier 1,开展从 L0 至 L4 级自动驾驶各级别技术研发。
目前,公司能提供从 L0 到 L2++的全栈式解决方案,涵盖域、传感器、中间件和应用层算法等,包括行车和泊车诸多功能场景,并在 L2++至 L4 级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域和功能模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均胜成立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研发赋能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2021年 7 月,均胜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成立,由郭继舜博士担任总裁,郭博士历任 Google 算法工程师、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人工智能高级工程师、大圣科技首席科学家、广汽研究院智能驾驶技术部部长等职位。
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致力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汽车产业相融合,深度参与智能驾驶的时代趋势,以研发赋能主业发展,加速智能驾驶感知、决策及其融合等方面的前瞻技术落地量产。
研究院近期也正在加紧招募自动驾驶感知、规划决策和控制算法,以及软件开发、仿真测试和系统设计等方面的高端研发人才,加速均胜电子智能驾驶业务发展。
此外,公司智能驾驶研发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合作产品测试场等也正在加快部署落实。智能驾驶域2023年有望量产,与多家芯片厂商开启合作。
公司已与 Ambarella、地平线、NXP、黑芝麻等芯片厂商建立合作,公司智能驾驶域产品将搭载相关芯片,针对不同级别的智能驾驶及不同类型的客户群体进行开发,将率先在可量产、车规级的智能驾驶域等方面取得突破,争取2023年初搭载量产。
目前公司已经掌握高速驾驶引导(HWP)、自动驾驶导航辅助(NGP)、交通拥堵领航(TGP)、代客泊车(AVP)、记忆泊车(HPA)等多项智能驾驶功能。
针对高级别智能驾驶平台,均胜电子正在推进与相关芯片厂商合作的商业化落地,将力推功能丰富的新一代大算力域,打开智能驾驶业务的增量空间。
公司与激光雷达制造商图达通深度合作,负责其激光雷达产品的生产、测试、交付等多个环节。其产品已在蔚来 ET7 实现量产,并将继续搭载于蔚来 ET5。此外,公司将同时助力美国激光雷达公司 Ouster、4D 毫米波雷达公司 Oculii 实现量产搭载及全球化供应。
未来公司将继续探索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智能传感器领域的技术生态,提高全栈式解决方案的竞争力。
虚拟仿真云平台建设完成,算力突破为产品量产赢得优势。均胜智能基本完成虚拟仿真云平台 JUN Sim Cloud 建设,服务涵盖自动驾驶环境感知及融合,智能决策控制,车路协同仿真和动力学仿真等方面,能实现海量数据存储、大规模驾驶算法训练和其他机器学习项目。
基于云平台技术底座,JUN Sim Cloud 优化后的架构兼具弹性开放和敏捷特性,是一个面向 全球客户开放的平台,其算力和使用便捷度均取得较大突破,将为智能驾驶产品量产赢得时 间上的优势。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新车销量总量的20%左右”的目标。
汽车产业发展涉及电池、电控和电机等“大三电”,以及 DC/DC 转换器、车载充电机和高压配电盒等“小三电”产业链环节,动力电池 BMS、车载功率电子等关键核心技术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
公司新能源业务板块产品主要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和车载功率电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一般包括电芯、电池模组和电池管理系统(BMS)等部件,在日常用车过程中,热管理对于电池充放电及其安全至关重要,其中 BMS 起关键作用。
通常动力电池需要适应零下 30 度至 55 度的环境温度。均胜电子 BMS 可通过监控电池单体温度,实现电池单体间热平衡,避免电池单体过温或欠温。
除了纯电化,混动化是行业降碳的另一重要技术路线,多家主流车企仍将混动作为当前发力点之一。其中,伴随辅助锂电的 48V 系统升级,48V 系统 BMS 后续需求及作用不容小觑。
针对 48V 系统 BMS 的更高效热管理,均胜新能源研究院开发出一种新的 BMS 壳体结构, 通过将绝缘导热片的两面分别贴合电路板和金属壳体,并采用模内注塑方式使绝缘壳体与若 干金属接线端一体成型,有效改善散热问题。
2020年的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针对电动汽车“充电难”和“里程焦虑”问题,《规划》指出,要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以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
高压快充技术以及充电桩网点的完善是破题的着力点之一,结合目前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未来350千瓦及以上的大功率快充潜力巨大。“超快充”得到市场初步应用后,均胜电子持续加大对车载功率电子方面的研发投入。
公司致力于高功率低损充电、无线充电和车载功率电子部件等的前瞻技术商业化,量产产品包括多功能 DC/DC 电压转换器、充电升压模块和车载充电机(OBC)等。
普瑞为保时捷 Taycan 提供的 DC/DC 转换器是一种三合一集成方案,能满足 800 伏直流电压的低压转换功能,即实现 12V、48V 和 400V 三种电压的转换,分别为车载电子控制系统、动态悬架和电动空调等部件提供电源。
除了单独模块的集成化,均胜电子的 DC/DC 电压转换器还能与车载充电机(OBC)和配电单元(PDU)形成三合一的集成化、轻量化产品,帮助未来高压平台车型节省空间和降低成本,目前已具备较为成熟的方案,与国内外若干家主机厂积极接洽中。
中国市场和欧洲已将高功率超级快充技术作为未来解决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的方案之一。充电升压转换模块主要作用是提高充电桩电压,普瑞已有高压超级快充技术量产方案。
在欧洲地区,400V 充电站已经开始规模化使用,但不能兼顾 800V 电压平台车型充电,普 瑞的升压器便成为车企推广 800V 车型的助推器,助力 800V 系统车辆在 400V 电站充电。
中汽协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若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占新车总销量占比20%”的目标推算,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便有望达到 600 万辆,新能源管理市场未来前景广阔。
普瑞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产品处于业内领先地位,已具备12V、48V、400V、800V等全电压平台的 BMS 研发与制造能力。
公司客户包括宝马、戴姆勒和大众等平台车型,其中大众MEB平台车型去年起放量交付。已量产的 BMS 产品具备高精度参数监测、关键状态估计和单体均衡等功能,在不同工况下都能保持电池系统良好的安全性。
在车载功率电子方面,公司致力于高功率充电、无线充电和车载功率电子部件等的商业化, 量产产品包括充电升压模块、多功能 DC/DC 电压转换器和车载充电机(OBC)等。
公司是宝马、奔驰、大众、保时捷、沃尔沃、吉利、广汽等整车厂的核心供应商。电控模块多合一的开发方案符合汽车轻量化、模块化的趋势,有助于节省空间、降低成本,目前已具备较为成熟的方案,与国内外若干家主机厂积极接洽中。
汽车安全业务:公司为全球龙头企业,近年来受高田召回和疫情等影响,业绩短暂承压,随 整合接近尾声即将迎来盈利拐点。
汽车电子业务:公司提供智能座舱整体解决方案,座舱产品实现量产;智能驾驶布局开启,公司提供 L0 到 L2++的全栈式解决方案,并与多家芯片、传感器企业开启合作;新能源管理系统前景广阔,公司在电池管理系统(BMS)、高功率超级快充技术领域实现量产突破。
(1)汽车安全业务整合接近尾声,并随着缺芯缓解、原材料价格稳定、疫情逐渐恢复,即 将迎来盈利拐点,公司新订单将逐步释放,汽车安全业务收入增速及毛利率有望拐点向上;
(2)汽车电子(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系统)新客户不断拓展,智能座舱联手华 为,有望开拓国内自主品牌市场;智能驾驶上下游合作稳步推进;新能源管理业务订单开始 放量,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将保持高增,毛利率稳中有升;
(3)其他业务:收入保持现有体量,毛利率稳定。综上,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为498.3、552.9、614.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9.1%、11.0%、11.2%,对应毛利率分别为14.6%、16.5%、17.9%。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6.6、12.7、20.6亿元,对应PE分别为37/19/12 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3年35倍目标PE,对应目标价32.7元。
并购整合不及预期:产能和人员结构整合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公司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居高 不下,影响公司经营性净利润。
芯片供给短缺加剧:公司域控产品产能受上游芯片供应影响,若芯片短缺持续,将影响公司 盈利能力。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 标签:本站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