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新闻  新车动态

谁能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联手汽车之家研究院发布《2

  该指数是一套以产业指数和消费指数为核心,衡量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评价体系。基于产业布局、汽车消费能力、城市影响力三个因素,选择了国内的15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新能源市场区域间发展差异巨大,产、销分布明显不均衡,产能多集中在长三角和成渝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在长三角、珠三角普及程度更高。

  ·上海、深圳、广州在产业布局和新能源汽车消费方面均有较大优势。深耕智能网联汽车赛道的北京紧随其后,但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布局略有欠缺。

  中国正在引领全球汽车变革浪潮,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转型升级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到武汉、重庆等传统汽车产业重镇,再到合肥、西安等新兴汽车产业基地,广袤辽阔的中国城市版图上,多个城市表现出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强烈愿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高地正在形成。

  12月8日,在由主办、以“数智驱动未来”为主题的“2022中国汽车产业峰会”上,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了联合汽车之家研究院共同发布了《2022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

  作为数字化智库型财经媒体领导者,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以先锋视角关注汽车产业变革,研究并记录汽车产业发展路径。自2021年起,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便通过一系列的深度报道、政策解读、案例研究,持续关注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基于海量汽车用户和领先的大数据技术,汽车之家研究院注意到,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加速迈向市场化,中国不同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存在一定差异,各个城市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步伐不一。

  影响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观察城市产业端布局和消费端特性,可以发现不同城市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以此切入点,基于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在汽车产业布局、产业链发展趋势、产业政策动向等领域的长期深入研究,汽车之家研究院对新能源汽车消费领域的数据积累和深度内容洞察,双方共同推出“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

  该指数是一套以产业指数和消费指数为核心,衡量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评价体系。基于产业布局、汽车消费能力、城市影响力三个因素,选择了国内的15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

  “产业指数”从城市政策规划、生产制造、智能驾驶、城市吸引力等多个维度解读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力和前景;“消费指数”通过消费潜力、消费能力、消费保障三大维度,解读城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情况和市场成长空间。

  21财经客户端副总编辑、编委会委员、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院长袁丁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新能源市场区域间发展差异巨大,产、销分布明显不均衡,产能多集中在长三角和成渝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在长三角、珠三角普及程度更高。

  “在不同阶段,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驱动力不同,期望达成较高发展水平需‘多力并举’。” 汽车之家资讯中心总编辑、汽车之家研究院副院长范鑫表示。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总榜单中,上海、深圳、广州分列前三名,在产业布局和新能源汽车消费均有较大优势。深耕智能网联汽车赛道的北京,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布局略有欠缺,排名第四。

  在生产侧,上海在国内规模最大的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中,位于核心地位。上海市新能源整车产量居全国首位,零部件配套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上海聚集了1.3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包括国际知名零部件企业的中国总部与本土零部件龙头企业。另外,上海的电子信息产业同样全国第一,芯片产业规模占全国四分之一。

  在消费侧,2022年上半年上海新能源汽车销量位于全国第二,经销商网络发达,购车与售后服务便利,车桩比1.36:1,这都为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提供了保障。

  上海充分利用了自己在人才、工业、技术、政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努力维持住了自己作为产业先锋、行业排头兵的地位。

  珠三角地区,深圳和广州均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消费能力强,但在基础设施方面,两地的新能源汽车车桩数量比较少。

  深圳已经形成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拥有龙头整车企业比亚迪002594),大批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材料企业,以及华为、腾讯等龙头科技企业。受益于新能源布局早和政策利好,深圳居民新能源消费热情高涨,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位于全国第一。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商业氛围浓厚,政策与文化开放包容。不过,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只有5.6: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受限于充电基础设施不足,消费保障能力有可能桎梏潜力的进一步释放。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广州的汽车产业基础雄厚。2021年广州汽车产量近300万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也占到了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的4%。

  今年上半年广州新能源汽车销量6.4万辆,居全国第五。新能源保有量38万辆,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水平。在基础设施层面,车桩比3.46:1,落后于北京、上海。

  北京在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领域领先,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略有不足。在新建企业的引进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方面,无论是与具有完整汽车产业链基础的上海,还是与手握广汽埃安、小鹏两大企业的广州,抑或是与坐拥比亚迪的深圳等城市相比,北京的步伐稍显落后。

  此外,由于限牌政策,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消费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上半年新能源销量不足6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低于上海、深圳和广州,但消费保障充足,车桩比为2.2:1,优于全国水平。

  除了总榜单外,《2022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还在产、销两侧分设了产业指数榜单和消费指数榜单。

  上海、广州在政策规划与引导上处于领先地位;在生产制造维度,上海产业基础最完备;北京虽然在生产制造方面落后,但在智能驾驶领域则扳回一城,堪称“自动驾驶第一城”。在城市吸引力上,上海、北京因为坚实的产业与经济基础,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产业与人才虹吸能力最强。

  深圳消费能力最强,新能源千人保有量和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双双第一。杭州消费潜力最高,人口增量在长三角地区排名第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新一线前列,汽车保有量增量全国第一,同时在汽车之家平台上,杭州的新能源汽车关注度居15城首位。而武汉消费保障最完备,新能源经销商渗透率15城第一,车桩比为0.83:1。

  总体而言,不同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想要发展成技术引领、产业链布局完备、商业模式创新、推广应用示范的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中心城市,需“多力并举”。

  政策是区域发展的原则性、方向性基础,是推动新能源“从无到有”的最强动力。而当新产业300832)、新市场逐步发展后,政策将弱化推动力,而作为保障力持续运行。

  驱动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是生产及供应链布局,这和当地地理位置、前期汽车产业积淀等“原发性”积累相关,易于固化,能否突破成关键;伴随新能源产业与智能化发展的“羁绊”越来越深,城市“智商”对于达成较高水平发展尤为重要,城市吸引力更有助于吸引高精尖人才和专精特新企业的聚集,辅助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

  驱动城市新能源消费发展的驱动力除政策外,还有消费保障能力,此外消费潜力决定了购车人群的体量基数,产品供需匹配则是促成潜在人群向消费人群转化的必要条件。

  为更好地整合并强化资源,做大做强《》在汽车全产业领域的专业度和影响力,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于2021年11月正式成立。

  致力于促进整个汽车产业链条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推动和塑造更好的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圈。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重点关注和研究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汽车发展的新趋势,针对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等领域,已发布《中国新能源汽车城市发展报告(2021)》 、《2022中国自动驾驶初创企业投融资系列报告——ADAS供应商篇》、《头部造车新势力竞争力报告(2021)》、《中国智能网联发展报告》、《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报告》 等多份重磅报告。

  汽车之家研究院旨在打造汽车行业前瞻性研究智库,聚合内外部行业专家研究力量,利用看、选、买、用全链路数据资源与多年行业观察和沉淀,洞察汽车行业新趋势、洞悉用户新变化、洞见竞争新格局,以“专业、权威、深刻”为宗旨,为汽车行业赋能。

  汽车之家研究院下设五大研究中心,分别为:汽车行业研究中心、新能源研究中心、二手车研究中心、后市场及生态研究中心、消费者研究中心,聚焦不同研究领域。自2022年3月成立以来,已陆续发布《2022中国智能汽车发展趋势洞察报告》、《黑天鹅事件频发,车企面对困境如何“危中取机”》、《充电行为洞察与消费空间探索》、《中国汽车潮流观察报告-兴趣向》等重磅报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