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新闻  新车动态

2021年汽车行业回顾及2022年汽车行业展望

  辛勤耕作,终于换来整体汽车市场的复苏,止跌回升。在全年供应链“缺芯”,减产200万辆的大背景下。依旧取得终端销售2014.3万辆,同比增长5.6%的不俗战绩。

  2021年初,不管是AFS、IHS均预测全球汽车行业都将面临“芯片荒”。中国汽车人,攻坚克难,以比亚迪IGBT芯片为首,多家车企纷纷投资汽车芯片,推进自主研发,共克时艰。2021年1-12月,月均销量167.9万辆。除1月、12月,销量突破200万辆外,3-11月各月销量相对平稳,市场波动较小。

  2021年新能源市场成为汽车行业最大亮点,连续7年销量稳居全球第一。全年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含EV、PHEV)289.3万辆,同比增长159.7%,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新能源汽车已经由政策驱动,全面转向市场需求拉动的新阶段,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大好局面。

  2021年新能源汽车(含EV、PHEV)市场渗透率达到14.4%,一改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大退坡的影响,如果说2019年之前新能源车企是为了能拿到国家补贴而造车,那2021年的新能源车企必须要以“用户为中心”造车,不然只会被消费者无情的抛弃。

  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普通消费者从最初的无奈、观望到尝试、体验、认可,也折射出消费者观念的转变。2020年之前的消费者,更多是迫于所在城市限行、限号的困扰,而不得不去购买新能源汽车,虽然受价格、续航里程、保值率的诸多不便困扰。但起码手里有台代步工具,聊胜于无。2021年的消费者,更多是基于自己的真实需求,主动去购买新能源汽车。

  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科技品质族”:终端售价25万以上市场占比高达26.6%,这个价位集中了特斯拉Model Y、Model 3、比亚迪汉EV、小鹏P7、蔚来ES6、EC6等一众畅销车型,其中特斯拉Model Y全年交付17.1万辆,Model 3全年交付15.1万辆。这群人看重车给自己带来的全新体验,更关注科技化、智能化的配置,希望自己可以体验到更多、更新、更好玩的东西,所以愿意花更多的钱被“割韭菜”。

  “通勤代步族”:终端售价0-5万的市场占比达24.6%,五菱宏光mini EV全年销售39万辆,同比增长237.6%,凭借一己之力,带动整个A00新能源汽车市场呈井喷之势。消费者需要一款便宜又好开的车,满足庞大的短途代步需求。于是,奇瑞冰淇淋、东风小康MINI依葫芦画瓢,也想去分一杯羹!

  2021年新势力造车大军,蔚小理代表的“上岸派”,百度、小米代表的“下海派”,华为代表的“隐藏派”,Neuron、CANOO、RIVIAN代表的“新浪派”,苹果代表的“飘渺派”。当然还有恒大代表的“垂死派”,拜腾代表的“复活派”。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前赴后继地涌入造车大潮中。

  曾记否?2020年的期末考试,蔚小理“三个苦逼,忆苦思甜”。2021年期末考试,蔚小理鱼跃龙门,分列造车新势力前三甲,一只脚已经跨入年销10万辆大关。我想今年过年何小鹏、李斌、李想,更应该再聚一次,忆苦思甜,一定会有别样的感触。

  李斌曾说过:“我们都坐在牌桌边,都正在资格赛里面,还没有到淘汰赛,还没上牌桌。”但是对新势力车企来说,2021年需要一个“生存证”,而年销10万辆就是最好的证明。何小鹏曾表示,“一年卖出10万台车是所有未来可能性的前提。”欢迎来到“生死竞速淘汰赛”阶段。

  前有尖子生比亚迪,凭借其核心三电技术,制霸江湖;插班特长生特斯拉,自带好人缘,人见人爱,不愁车卖;后有小米、集度、智己拼命挤上桌,誓要虎口夺食。2021年“资格赛”已悄然切换成“淘汰赛”,强者愈强,弱者淘汰,黑暗森林法则已被激活。

  2021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渗透率达到41.5%,较2020年增加了6.6%,几乎与合资品牌分庭抗礼。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自主品牌汽车?究其原因,一方面90后、00后代替80后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军。而大多数三线以下城市年轻人,购买第一辆车时预算有限,超高性价比的自主品牌必定是他们的首选。

  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自主品牌没有包袱,从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售后各个环节不断创新,合资品牌的技术壁垒被打破。由于自主品牌更懂中国消费者,在外观造型、动力性能、质量可靠性上与合资品牌差距不断缩小。甚至会针对女性用户推出独立的品牌,例如欧拉。

  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上销量前十的品牌中,中国品牌占5席。特别是比亚迪,销量同比增长100.8%,凭借DM-i超混技术、刀片电池技术等独门绝技,在各细分市场上全面开花,汉EV、唐DM-i供不应求, 秦PLUS 销量达16.98万辆,领跑A级纯电轿车市场。

  2021年自主品牌份额进一步扩大的同时,不断推动品牌向上,在B级以上市场,渗透率达到21.1%,较去年增长了4.9%。自主品牌B级以上爆款频出,长安UIN-K 、坦克300、理想one、比亚迪汉、小鹏P7等车型叫座又叫好,推动中国汽车产品迭代升级,

  另外,由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将低油耗乘用车纳入“双积分”管理办法进行考核。2021年几乎所有的头部自主品牌都开始进军混动领域,比亚迪DM-i超级混动、长城柠檬混动DHT、奇瑞鲲鹏DHT、长安蓝鲸iDD混动、吉利雷神动力、广汽传祺矩浪动力等,混动车型不但能够获得新能源积分,还能通过新技术,提高自主品牌溢价。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放到汽车行业里,也一样适用。有没有一项技术,可以很快推出一款新车呢?当然有——滑板平台技术。它就像一张空白画布,你可以在上面画任何你想要的东西。

  滑板平台实际上是把所有下车体的开发工作一次性完成,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装上一个上车体的外壳,比如最近MPV卖的火,我立马就出款MPV外壳;最近“机甲风”很火,我立马就出款“机甲风”的外壳。因为研发早就完成了,甚至连实验都不用跑,车企只需要解决“马甲(上车体)”的问题,也就是一个造型+四个凳子的问题。将会大大压缩新车型的研发周期和成本。造车变得如此简单。

  2022年,在新技术的变革下,后发车企,或者刚下海的新势力造车,如果能够踩上滑板平台的风口,就可以1-3个月出一款车,如果这款车,市场反响一般,我就立马再出一款新车。我可以用一个车的资源,做十款不同的车上市,乱箭齐发,和竞争对手拼消耗。

  而自主头部车企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等,仍沿用传统的造车理念,遵循丰田模式,做一款车的周期为36个月。但对于后发车企来说,毫无包袱,利用滑板平台短周期、低成本的特点,不断袭扰对手,就有机会快速地追赶上大队伍,甚至上演蛇吞象的逆袭剧情。如果有车企没赶上这次风口,可能面临加速淘汰。

  预计2023年国家将放开L3,搭载L3的汽车可以合法上路。但目前除了特斯拉以外,没有一家车企正儿八经的掌握所谓的L3智驾技术。智驾的核心技术被华为、百度等互联网企业所垄断。而华为、百度,通过找代理或亲自下场造车,如果要增加自己产品的议价能力,必定会筑起L3智能驾驶的技术壁垒,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不复存在。

  但是,智能驾驶技术,一直都被当作汽车产品最的卖点,未来如果没有L3的技术的加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会被迅速甩开,失去产品的溢价能力。

  这实际上带给很多车企无形的压力,车企是否具不具备较L3技术?拥有L3的技术科技公司不和自己玩了,那该怎么办呢?国家政策对L3的界定和开放尺度是什么?跟目前行业的界定是否一样?这都是2022年里车企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022年,一定会有更多车企将目光聚焦在智能驾驶技术上,补齐自己的短板,重铸自己的“灵魂”。毕竟电动化只是过程,智能化才是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

  2022年芯片短缺现象,会得到一定缓解,但要说全面解决,还为时尚早。汽车芯片产业几乎被瑞萨、恩智浦、英飞凌等垄断,以博世为代表的一级供应商,几乎都把汽车芯片的工厂都建在东南亚,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芯片减产40%。虽然上游开始增建工厂、扩充产能,但新工厂释放产能还需时日,2022年汽车行业”缺芯“仍是主旋律。

  2022年初,动力电池原材料碳酸锂,疯狂上涨。1月1日,华东地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28.2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为26.6万元/吨。1月月27日,工业级碳酸锂综合价格处于35万-38.3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综合价格处于36万-41万元/吨,涨幅分别达31.6%和27.7%。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中航锂电也纷纷提价。2022年汽车行业“少电”将会常态化。

  年初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年底将全部退出。也就是说2023年才上市小米、集度等不能享受国家补贴。

  2022年一开盘,全球芯片荒继续、动力电池纷纷涨价、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30%,预示着车企也会跟着涨价。虽然开端并不美丽,但2022年对汽车行业来说,机会稍纵即逝。不可能像电视剧《开端》里的主角光环,无限循环试错。道路虽然曲折,但我们仍旧砥砺前行。

  2022年,注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之年,新一轮技术革新的大幕已经拉开,不论是滑板平台还是L3自动驾驶技术,只要占上一项,就能攻城掠地,将传统车企甩落身后,逆风翻盘。另一方面,芯片短缺、电池涨价、补贴退坡也是客观事实,但新能源汽车的拐点已到,这些干扰项并不能阻挡大盘整体向上的趋势。

  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将持续稳定恢复、宏观政策促进汽车消费、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海外需求旺盛、芯片供应逐渐恢复、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提升。今年年底我们再汽车市场,乃至全球汽车市场,和今天相比,将会完全不一样。

  毋庸置疑,属于新能源的时代即将来临。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500万,2023年突破750万,2025年或将突破1000万,真正与燃油车分庭抗礼,并且自主品牌已具备弯道超车的能力。

  新年寄语:昨天已成为历史,明天仍是谜团,今天是天赐的礼物,珍惜当下!感恩所有关注车圈饭局的朋友一年以来的支持和厚爱。2022年我将继续和大家分享汽车圈里的所见所闻所想!欢迎大家多多交流!辞旧迎新之际,祝愿大家虎虎生威,招财进宝! 虎福临门,财源广进!2022年壬寅虎年再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