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新闻  汽车行业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中国市场引领增速平价技术全球输出

  中国市场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2023年有望迈入TWh时代。全球新能 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高增。中国市场受益平价技术全面落地销量继续引领全球。作 为平价技术的磷酸铁锂体系已全面覆盖A00市场,基于比亚迪、特斯拉等B级车市场 正向反馈,有望加速覆盖10~20万元市场。10~20万元主力价格带的A级车受益于磷 酸铁锂+CTP技术,随着渗透率突破驱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结构由“哑铃型”进入“纺 锤型”拐点。欧洲市场大众、Stellantis等传统主机厂平台化产品推出提速,特斯拉 本土化生产落地中长期将带来销量突破。美国市场即将崛起,整体政策环境向好。 特斯拉持续推进本土产能扩张,大众、戴姆勒、宝马等欧系主机厂本土化生产提速, 持续开拓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2021年需求共振,2022年消费结构从“哑铃型”进入 “纺锤型”拐点。据中汽协,2022年1~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00.3万辆, 同比+105.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91.5万辆,同比+108.8%,新能源乘用车 渗透率自2022年1月19%攀升至5月26%。A级车销量上行加速,一季度重磅新车型比亚迪元参数图片)Plus、驱逐舰05DM-i已上市进行销量爬坡,随着二季度新车型持续投 放,A级车有望迎来销量高增。叠加A00/B级车产能释放,四季度C级车销量突破, 我们预计国内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有望实现600万辆以上,引领全球增长。

  A级纯电车型放量推动主力价格带新能源渗透率提速。10~20万元主力价格带增 长滞后。根据交强险数据测算,2021年乘用车市场25万元以上价格带受益特斯拉及国内新势力崛起,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26.5%;10万元以下价格带对应A00级及A0 级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0.9%;10-20万元价格带一般对应A级车,横向比较其 他细分市场份额增速缓慢,2021年渗透率仅10.6%。2022年以来A级纯电车型投放 加速,新老车型放量推动10~20万元主力价格带渗透率提速。

  中国市场平价技术全面落地,A级车产业链奠定2022年增量压舱石,B/C级树立 技术标杆打造品牌向上。

  (1)A级车全面受益磷酸铁锂+CTP实现技术平价,加速覆盖A级/A0车型。比 亚迪率先全系车型换装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成本优势显著,2022年推出更高集成CTB, 引领A级车市场高增。磷酸铁锂+CTP持续打造特斯拉Model 3和Y、小鹏P7、埃安Y 等热销车型,作为平价技术的磷酸铁锂体系,探索草酸亚铁工艺、M3P等工艺突破, 基于比亚迪、特斯拉等B级车市场正向反馈,正在加速覆盖A级和A0级车型。

  (2)B/C级市场采用超高镍三元、掺硅预补锂等前瞻技术,探索车身及底盘一体化压铸工艺,树立技术标杆,获取品牌溢价。特斯拉已实现一体化压铸后底板量 产,前舱总成试验下线、推进CTC后上盖集成于车身的更高集成技术。据新浪汽车, 2022年4月特斯拉德州工厂Model Y搭载4680大圆柱+CTC顺利投产;国内首款基于 800V高压SiC平台的量产车小鹏G9将于2022年三季度上市;广汽埃安2021年11月 推出海绵硅负极片,首搭埃安LX Plus,最长NEDC续航1008公里。中国市场经过产 业链前瞻技术试错,引领全球技术趋势。

  平价技术应用激活多层次需求,二季度A级和A0级车销量有望率先提振, A00 级车紧随其后,预计C级车三季度迎来产品突破,B级车下半年稳步增长。A级车市 场销量展现需求韧性,预计二季度销量率先提振,一季度比亚迪新车型已上市销量 爬坡迅速,埃安Y、欧拉好猫订单持续高增,二季度日系车企投放bz4X等加速在华攻 势,新老车型激活腰部需求。A00级Gameboy潮玩爆品4月上市,A0级明星车型海豚哪吒VPro持续放量,微型车市场销量有望逐步提速。B级车增购需求稳健,下半年 海内外新势力产能扩建保障交付。C级车实现从0到1突破,三季度蔚来ES7、理想旗 舰SUV L9、小鹏旗舰SUV G9等密集上市,有望推动四季度销量突破。

  受碳排放法规及各成员国普遍推出补贴驱动,欧洲新能源渗透率持续高增。据 Marklines,2021年欧洲新能源汽车总销量219.9万辆,同比+74.3%,带动新能源 汽车渗透率提升至13.5%,同比+5.9pct。2022年1~4月新能源汽车总销量70万辆, 同比+16.9%,新能源汽车渗透率15.1%,同比+4.6pct。受乌俄战争影响欧洲供应 链短期承压,通胀加剧拖累居民消费。一季度重磅新车型大众ID.5启动预定,6月 开始大众ID.6、ID.Buzz、奔驰EQE等新车型逐步上市,叠加特斯拉柏林工厂产量 释放,有望提振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据路透社,5月特斯拉柏林工厂继2022年 3月投产后计划引入两班制生产,有助于迅速提升产量。

  下一阶段碳排放法规落地在即带来中长期电动化的确定性。2021年7月欧盟正 式提出《Fit for 55》法案,旨在增加欧盟经济产出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确 保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减少55%。法案计划从2030年起将新车的平均排 放降低55%(基于1990年水平),2035年起所有注册的新车必须达到零排放。强 有力的碳排政策有望平抑部分国家补贴退坡压力。据欧盟议会官网,2022年6月8 日欧盟议会投票支持修订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后续经欧盟理事 会辩论即成为法律。欧盟的碳排放考核目标分两个阶段,中期即到2030年,上述两 类销售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较2021年分别降低55%和50%;长期即到2035年,欧 盟销售新车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即禁售燃油车。2025年将开启下一阶段碳排放 考核,车企开发的全新平台有望释放更多面向中国供应链的订单机会。(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特斯拉本土扩产叠加国产化车型丰富推动巨大市场潜力释放。据 Marklines, 2021 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65.2 万辆,同比+101.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3.7%,同比+1.8pct。2022 年 1~5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 38.6 万辆,同比+72.5%,新 能源汽车渗透率增长至 6.8%。当前美国市场仍有巨大电动化增长空间,随着拜登 政府新一轮清洁能源减排以及电动化替换政策,叠加或将落地的购买补贴政策与产 品力扩张,美国市场有望逐步释放潜力。特斯拉本土扩产落地,4 月德州奥斯汀工 厂 Model Y 搭载 4680 大圆柱电芯正式投产。美国市场景气上行,特斯拉产能落地 保障交付;大众 ID.4 国产化落地强势入局;新势力 Rivian 突破产能瓶颈后有望推 动电动皮卡市场爆发,2022 年全美新能源汽车销售预计超 130 万辆。

  美国零部件本土化生产要求提升,合资模式保障电池供应。拜登政府于2021 年2月正式重返《巴黎协定》,整体新能源汽车政策环境向好。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 扩大,未来零部件本土化要求提升。2020年7月《美墨加协定》(USMexico Canada Agreement,简称USMCA)正式生效,取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设立五年过渡期,提出在美国、墨西哥或加拿大生产至少75%部件的 汽车或卡车可以零关税出售,2026年后汽车零部件本土化率从62.5%升至75%。美 国车企以合资模式实现核心电池零部件本土生产,如美国本土特斯拉-松下、通用LG新能源、福特-SK On、Stellantis-三星SDI,及加拿大Stellantis-LG新能源。

  经历2017~2020年定点高峰后,中国本土电池企业逐步兑现业绩并加速海外渗 透。根据EV-Volumes数据测算,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超过300GWh,其中 宁德时代市占率32.8%,同比+7.9pct,LG新能源市占率20.0%,同比-4.7%。2021 年海外市场总装机量约148GWh,其中宁德时代市场份额12.9%,同比+6.3%;LG 新能源市场份额36.7%,同比+1.6%;三星SDI市场份额9.4%,同比持平;SK On 市场份额10.6%,同比+1.6%;松下同比下滑8.3%至26.0%。据宁德时代官微, 2022年4月宁德时代德国图林根州首个海外工厂已获得8GWh电芯生产许可,将于 年底前下线月获得德国交通部颁发的全球首张欧洲委员会R100.03动力电池系 统证书,开启海外市场进击之路。

  2022年开启第二轮定点高峰,中国厂商有望进入全球车企供应链,充分形成对 日韩企业全面优势。以大众、Stellantis、特斯拉为代表的欧美车企谋求掌握电池生 产能力,自建产能有望于2024年后集中放量,给2025年后的竞争格局带来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车企远期新平台规划处于酝酿中,将逐步释放订单吸引全球电池企业竞 相角逐,影响2025年后竞争格局。

  (1)中国电池企业以平价技术创新加快全球技术输出。从技术储备来看,宁德 时代凭借在结构创新(CTP)和材料体系上完善的技术布局获得领先的全球竞争优 势,而比亚迪和国轩高科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磷酸铁锂电池上,分别通过刀片和 JTM等结构创新拓展磷酸铁锂应用范围。日韩电池企业跟进磷酸铁锂等低成本电池 解决路线布局。据韩媒THE ELEC,LG新能源已于2021年在韩国大田实验室开始研 发磷酸铁锂软包电芯,有望于2023年实现供应;SK On磷酸铁锂电池产品将于2022 年内完成产品开发定型;三星SDI计划推出无钴电池低成本电池解决方案。

  磷酸铁锂体系电池突破瓶颈打造爆款车型。2020年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和比亚 迪的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均达到140Wh/kg,打开乘用车市场应用空间。国轩 高科以磷酸铁锂技术见长,未来结合软包、硅碳负极、JTM等工艺和技术,实验室系 统能量密度有望达到200Wh/kg,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配合GCTP技术已覆盖 600~700续航应用区间,2022年推出CTB技术率先搭载于B级新车海豹。据汽车之家, 比亚迪新款汉EV已于2022年4月上市,CLTC续航里程最高可达715公里。磷酸铁锂 电池技术配合CTP结构创新持续打造爆款车型,基于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有望加 速导入全球车企供应链。

  中国企业主导材料及结构创新打造成本优势,未来CTP向CTC迭代打造更高话 语权。当前宁德时代主导的磷酸锰锂、M3P、麒麟电池有望逐一实现产业化落地。 据公司披露,麒麟电池(第三代CTP)在铁锂体系下系统能量密度有望达到 160Wh/kg,配合电化学体系调整在三元体系下则高达250Wh/kg,有望实现成本下 探。2025年前后宁德时代计划推出高度集成化的CTC电池系统,2028年前 后有望升级为第五代智能化的CTC电动底盘系统。电池包技术持续迭代创新,打造 成本优势。

  (2)报价机制革新改善盈利,产业链垂直布局深化壁垒。受碳酸锂等电池核 心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国内电池企业盈利承压。2022年一季度受上游原材料(四大 主材+辅材)持续上涨影响及下游涨价的延迟,宁德时代毛利率(同比-12.8pct,环 比-10.2pct)、国轩高科(同比-10.5pct,环比-4.1pct)。据中国经济网,宁德时 代通过与下游主机厂签订金属价格联动约定一定程度减少金属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 响,叠加2季度下游电池涨价传导,3季度有望实现盈利修复。国轩高科等其他厂商 有望跟进浮动报价机制。

  加强本土锂资源布局,扩大碳酸锂自供以提升对应成本上涨的能力。宁德时代 产业链垂直布局,以投资参股、合资共建方式打造上游(钴、镍、三元材料、磷酸 铁锂材料)-中游(锂电设备和储能设备)-下游(整车、汽车芯片、充换电服务、 电池材料回收)一体化布局,控本能力卓越。国轩高科自产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 出于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控制成本的考虑,继中冶瑞木(三元前驱体)、合肥星源 (隔膜)项目之后,2021年起又陆续与川恒股份、安纳达合作磷酸铁等上游材料, 投资布局江西云母提锂资源,深化磷酸铁锂产业链一体化能力。

  商业模式创新持续推进产业链协作。(1)产业链协作加深。随着下游新能源 汽车需求持续高增,如宁德时代已分别与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一汽集团及吉利汽 车成立合资电池企业,并与长安汽车及华为共同打造阿维塔高端品牌;比亚迪携一 汽集团打造动力电池产业园,旗下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已成功配套红旗 E-QM5 等车 型;孚能科技与吉利科技集团推进动力电池项目建设;瑞浦能源与上汽通用五菱合 资 20GWh 动力电池项目。(2)龙头企业入局换电市场,车电分离激活增量。宁 德时代分别与蔚来及哪吒汽车组建电池资产管理公司及“电池银行”,发布 EVOGO 品牌,推出模块化换电解决方案,凭借其电池企业 know-how 优势为消费 者提供灵活的需求解决方案,激活消费需求。除宁德时代外,各类企业加大换电布 局,通过电池资产管理公司对电池进行单独管理,挖掘轻资产降本方式。(3)电 池包与底盘生产环节向电池厂转移,CTP/CTC 打造更高线 年以 CTP 支持蔚来、小鹏等打开销量,实现赶超,2024-2025 年有望 以 CTC 及换电技术引入更多新势力车企形成更高话语权。

  海内外新势力推动前瞻技术产业化落地。特斯拉引领车身及底盘一体化压铸, Model Y 一体化压铸后底板已实现量产,2021 年 5 月披露前舱一体化总成实验下 线,推进基于 CTC 的电池包上盖集成于车身工艺。蔚来自研 75KWh 三元电池+磷 酸铁锂混合布局的 AB 电池包,采用双系统控制算法,搭配宁德时代第二代 CTP 降低零部件成本。据文灿股份官方公告披露,2022 年蔚来联合文灿股份计划在新 车型 ET5 上采用一体化压铸工艺。据小鹏汽车披露,小鹏计划于 2023 年推出 B/C 级车平台,规模使用大型一体化压铸技术。三季度旗舰新车型 G9 搭载 XPower 3.0 动力系统,成为国内首款基于 800V 高压 SiC 平台的量产车,未来有望实现 4C 快充。理想聚焦 4C 快充电池技术,据其港股招股说明书披露,将基于 Whale 和 Shark 平台自 2023 年开始每年至少推出 2 款高压纯电车型。2022 年三季度新车型 理想 L9 装备自研高效增程电动系统,配合 44.5kWh 电池组,实现 1315km 续航。 宁德时代已实现海内外新势力一梯队全面配套,有望深入参与基于 800V 平台开发 的快充车型项目,同时跟进 46 系大圆柱布局。

  欧洲市场供应链开放,未来新平台释放更多中国供应链机会。欧洲车企 2020 年开始全球最严碳排放考核,通过引入中国厂商及培育本土供应链应对电动化挑 战,如宁德时代进入 Stellanits 集团供应链、大众及戴姆勒分别入股国轩高科及孚 能科技。下一阶段碳排放考核下车企开发的全新平台有望引入更多供应商选择。

  大众当前基于 MEB 平台已推出 ID 系列车型,据网通社,大众计划合并 MEB 平台和 PPE 平台为 SSP 平台,有望于 2024 年亮相。据国轩高科在投资者关系活 动中透露,大众已完成国轩高科第一个标准化电芯定点,双方将深化欧洲本土萨尔 吉特电池工厂的生产协作。据彭博新闻社,宝马将在其 2025 年后的 Neue Klasse 纯电平台上采用价格更加低廉的圆柱形电池,大圆柱电芯将率先应用于纯电宝马 3 系(GEN6 项目)的开发和生产。目前宝马供应链中的宁德时代布局 46 系大圆柱 电池,并于德国部署欧洲生产基地,有望依托平价技术切入核心客户供应链。有望 依托平价技术切入核心客户供应链。沃尔沃当前依托 CMA(紧凑型汽车)、 MEP2/SPA2(中大型车)平台推进 2030 年全面电动化目标,有望于 2025 年后兼 容为全新一代整车平台。戴姆勒 2025 年前主要基于 EVA 平台推出 EQ 系列等纯电 动车型,2025 年后将推出三大全新平台 ,包括 MB.EA(大型车) 、AMG. EA (性能车)及 VAN. EA(货车)。Stellanits 集团由标致汽车及菲亚特汽车合并, 未来基于 4 个纯电 STLA 平台全面推进电动化,包含小型平台(2026 年,覆盖 37~82KWh, 500km) 、中型平台(2023 年,覆盖 87~104KWh, 700km) 、大型平 台(2023 年,覆盖 101~118KWh, 800km) 及 Frame 平台(2024 年,覆盖 159~200KWh,800 km)。

  中国供应链导入平价技术助力欧洲车市良性发展。基于中国市场总结的技术经 验如磷酸铁锂+CTP 等平价技术,受益于中国新能源车市的成功经验有望加速向海 外拓展,在 2022~2025 年间逐步提升中国供应链在欧洲的份额,帮助车企降低核 心锂电池采购成本。根据 BloombergNEF 《2021 年电池价格调查》,2010 年全 球锂离子电池组价格均价高于 1200 美金/kWh,2021 年下跌至 132 美金/kWh,随 着磷酸铁锂等低成本正极材料体系在全球的推广应用,以及三元体系不断朝着低钴 高镍方向演进,锂离子电池组平均价格有望于 2024 年下降至 100 美金/kWh 以 内,2030 年下降至 59 美金/kWh。在此期间中国电池供应链将依托平价技术发挥 核心推动作用,助力车企在满足碳排放考核的同时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盈利能力,推 出更多满足大众市场消费的产品,从而实现欧洲新能源汽车消费的良性发展。

  中国电池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卡位下一轮定点赛道。未来新的电池结构(如 46 系大圆柱、麒麟电池)及材料体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M3P)将成为重要创 新,提升中国电池企业获取海外车企订单的竞争力。特斯拉携松下引领 46 系大圆 柱结构创新,中国企业宁德时代等跟进布局。当前 46 系大圆柱电池仍存在焊接、 密封等技术难点,规模制造后的良率及成本控制均有挑战。中国企业将利用规模制 造及完备供应链优势蓄力未来大圆柱市场崛起。(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强政策周期叠加供应保障助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美国市场电动化相对中国 及欧洲市场较为迟缓。参考中欧市场经验,在强监管政策周期下分别于 2018 年及 2020 年迎来电动化拐点,美国市场同样将受下一阶段燃油经济性标准(CAFE 标 准)、CAFE 民事处罚、GHG 碳排放考核等法规约束,驱动电动汽车发展。

  (1)拜登新政府主导下汽车燃油经济性考核加严。2022 年 3 月 31 日,美国 交通部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正式发《2024-2026 年乘用车和轻型卡车 的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CAFE 标准),本次修订为美国历史最严苛的燃油 经济性标准,相较 2020 年 3 月发布的《安全、经济、经济实惠的燃油效率车辆规 则》(SAFE 法案),NHTSA 提出 2026 年车型行业平均燃油经济性达 49.1mpg (折合 4.8L/100km),折算为行业平均燃油经济性相较同一车型年的 SAFE 法案 要求 2024-2026 年分别加严了 3%、10%、17% 。修订后的 CAFE 标准大幅加严 考核要求,针对 2024~2025 年车型年燃油经济性(MPG)较上一年度考核要求提升 8%,2026 年车型提升 10%(对比 SAFE 法案年均提升 1.5%)。

  (2)重拾奥巴马政府对油耗超标车企的罚款。2016 年奥巴马任期决定从 2019 年开始将油耗超标处罚提高一倍以上,但是在川普任期将该法规生效日期推 迟到了 2022 年。根据 NHTSA 新规,对于 2019~2021 年度新车,未达油耗标准的 部分每 0.1MPG 的罚款提升至 14 美元(原 SAFE 法案 5.5 美元),2022 年及以 后罚款提升至 15 美元每 0.1MPG。以主销 SUV 及皮卡车型为代表的克莱斯勒、福 特等美系车企将面临巨额罚款,有望推进电动化转型降低合规压力。

  (3)提升 2023-2026 年 GHG 气体排放考核标准。当前美国采用 CAFE 体系 (燃油经济性)与 GHG 体系(碳排放指标)分别对车辆动力系统的经济性及车辆 运行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管。2021 年 12 月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发布新 版 GHG 标准,调整了 2023~2026 年车型年的 GHG 排放要求,相比此前的 SAFE 规则,考核要求持续提升。按照最新规则,从 2022 车型年到 2023 车型年,GHG 排放加严约 10%,2024 车型年进一步加严了 5%,2025 和 2026 车型年则分别在 上一年的基础上加严 6.6.%和 10%。最终美国轻型车(乘用车和轻型货车)的综合 平均当量 CO2 排放在 2026 年的对应值约为 161 g/mile。

  日韩电池企业率先绑定,中国材料供应链有望受益本土供应扩大。日韩电池企 业的技术路线以高镍三元为主,已引入多家中国材料供应商降低其制造成本。中国 材料供应链如当升科技-SK 创新、厦门钨业-松下等有望受益北美市场本土电池供应 扩大。目前中国供应商中仅国轩高科获得明确定点,成为第一家获得北美市场一线 车企定点的中国电池企业。2021 年 12 月 10 日,国轩高科公告境外全资孙公司 GOTION, INC.为美国某大型上市汽车公司的供应商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供应期 2023-2028 年,电池总需求量不低于 200GWh。一方面,基于该客户的需求,公司 将通过中国内地电池生产基地出口 LFP 电池;另一方面,双方计划在美国本土化 生产和供应 LFP 电池以及共同探讨未来成立合资公司的可能性。

  (1)特斯拉:本土产能持续扩大,入局电池制造领域。继欧洲柏林工厂投产 后,德州新工厂于 2022 年 4 月实现首批 Model Y 车型投产,有望于 2023 年实现Cybertruck量产,叠加加州工厂产能 2025 年全美整车产能有望提升至 150 万辆。 据特斯披露,2022 年 2 月其美国加州的试点工厂第 100 万个 4680 电池成功下 线)松下:深度绑定特斯拉,聚焦 4680 电池规模量产及美国本土产能扩 大,据盖世汽车,松下能源于 2022 年投资者会议披露,到 2028 财年将把纯电动 汽车动力电池产能由现在的年产 40GWh~50 GWh 增长 3 到 4 倍,其 4680 电池 将于 2024 财年于日本和歌山工厂量产,并确认在北美开展生产。

  (3)LG 新能源:深度绑定通用汽车,推进第四工厂建设。双方已规划 3 家 动力电池合资工厂。2022 年 2 月通用汽车宣布,其与 LG 新能源正推进第 4 家合 资工厂选址,4 家工厂全部投产后,LG 新能源在北美地区的电池产能有望达到 200GWh。2022 年双方共同研发的 NCMA Ultium 电池已配套通用 BEV 3 平台首 款车型 Lyirq。此外与 Stellantis 推进加拿大合资工厂建设。

  (4)SK 创新:与福特展开本土深度战略合作。福特与大众共用 MEB 平台, 双方成立 BlueOvalSK 的合资企业,规划美国本土三座电池工厂(2 座位于肯塔基 州、1 座于田纳西州),预计于 2025 年左右投产。

  (5)三星 SDI:与 Stellantis 集团自欧洲拓展北美地区合作。Stellantis 欧洲 供应链已囊括 LG 新能源及三星 SDI,并向国内企业开放(宁德时代、比亚迪、蜂 巢能源),北美与三星 SDI、LG 新能源合作分别于加拿大及美国本土设置电池工 厂,中长期北美布局 250GWh 产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