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新闻  汽车行业

专访北汽产投贾广宏:以北汽为“链主”“强链补链”为集团“卡位”前沿技术

  受疫情影响,传统汽车市场消费需求表现乏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汽车类销量在今年4月同比下滑超三成,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商品零售项目。但是,与传统汽车销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却逆势上扬。以北汽新能源为例,今年6月份,其单月产量同比增长近5倍,单月销量同比增长约127%。

  从2011年起步,经历了技术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北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占据重要一席。在这背后,作为集团超前谋划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展前瞻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探索的“生力军”,北汽产投通过投资,将触角发散和延伸至汽车产业链的最前端,以“延链、补链、强链”助力北汽集团完善汽车产业生态圈。

  北汽产投副总经理贾广宏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北汽产投较早地布局了多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细分领域,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完善产业布局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未来将继续深耕产业,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投向更多前沿科技,加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记者:北汽产投成立于2012年,彼时的CVC还不像现在这样蓬勃发展,请问,北汽集团是在怎样的机缘下成立北汽产投的?集团对北汽产投的定位和功能有怎样的考虑?

  贾广宏:北汽集团是国内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整车企业,我们在2009年成立北汽新能源,在大兴采育镇建成当时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与制造基地。次年纯电动汽车下线,成为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在电动化的起步阶段,产业链显然是不完整的,比如像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大三电、小三电等增量关键零部件,很多都是从消费、工业、甚至航天、军工等其他产业中切过来的。此外,早期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并不充分,也很难相信它会取得这么快的发展,我们要做新能源汽车,就必须自己尝试完善配套。也正是在这样的机缘下,2012年成立了北汽产投,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通过投资新能源产业链来补齐短板,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强链补链”。

  定位来说,我们希望能够成为集团前瞻技术的“瞭望塔”,通过寻找、甄别、投资出行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战略级项目,为北汽构建创新链;同时我们也希望成为集团与创新企业、资本市场的“连接带”,通过双向赋能,推动外生内化,来助力北汽集团补足技术缺口、健全产业链、保障供应安全、形成产业生态。

  记者:经过十年的“强链补链”,北汽产投投向了哪些关键环节,有助于集团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探路?

  贾广宏:过去十年,可以说我们All in“新汽车”,我们投资了160多家企业,几乎覆盖了产业链的关键节点。这其中新能源企业超过一半,是我们重点布局的领域,我们投了宁德时代300750)、孚能、清陶、Amprius等从电芯到主材、辅材这类的锂电项目,投了亿华通、国富氢能、唐锋等燃料电池项目。作为产业资本,我们始终遵循产业价值来做判断,特别是在相关产业政策还不明朗,产业化没有完善时,更应该由看得懂的产业资本先行布局。比如五六年前政策限制客车用三元电池,但从产业角度追求高比能就是高镍、退补之后铁锂会崛起,也因此我们坚定布局了长远锂科、容百科技,目前这两个项目都已经成功上市;还有事关车辆安全的车载熔断器,找到能完成细分市场垄断的技术驱动企业,我们最早投资了中熔电气301031),一方面帮我们造更好更安全的汽车,另一方面,退出收益估计会超过20倍。

  在智能网联领域,同样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做判断,我们从光电最底层技术突破看硬件创新,从AI的一步步迭代看到它对汽车的赋能。我们寻找伙伴与我们一起提升汽车的智驾水平,同时又深刻感受到汽车的智能化是从硬件到软件到网络的系统工程创新,需要的时间很长,而很多低速场景需求明确,于是在Pre-A轮就投了这方面兼顾最好的智行者科技;我们认为汽车需要激光雷达,于是在国内车企中第一个投资了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现在国内主流车企基本都进行了投资;此外,我们投资的做智能线控系统的企业英创汇智,在投资时仅仅是一个高校创业的天使项目,目前已经能够有力替代国外大厂,成为多个整车厂制动系统的供应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投资之外我们更愿意推动这些项目和北汽集团自主研发的产业协同,我们有时也会帮助标的企业制定产品策略,这是我们认为的产业资本的价值所在,不随市场和政策的热度去盲目抢投一些对产业价值不大的所谓“明星”项目,而是追随产业本身的发展逻辑,实现双向赋能。

  记者:如您所介绍,北汽产投较早布局的一些领域,当时都因为看不清方向、政策不明朗,许多投资机构选择放弃,而你们却坚持投进去,底气和信心在哪里?

  贾广宏:资本都讨厌不确定性,如果能精准择时固然好,但这其实比较难。判断标的优质与否,与判断投资时机相比,经验更可积累,这也是产业资本的优势。我们认为标的和对行业的信心,比对时间节点的把握更加重要。就是说,如果我们对这个领域的发展方向是确定的,这个投资标的在这个领域中有明显的优势,以至于它在起量之后能够完成细分领域的垄断,那阶段的早晚和风险的大小其实无关,当然应该在资本边际效应最高的时候进入,而在边际效应递减后去抢额度塞钱进去,资本的意义就小了。基于此,我认为就可以对这个项目的风险做一个客观的判断,只不过它的不确定性风险来自于什么时候退出。把握了这些确定性之后,我们可以稍微忽略一点时间,毕竟产业资本可以有足够的耐心。

  记者:纵观国内几大造车新势力,都以不同方式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围绕智能汽车方向做产业上下游的投资布局,意图何在?

  贾广宏:有些车企希望自己是一体化的,全产业链都做。在经济形势不好、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情况下,大家都认为是时候在产业链上做一个更加广泛的布局,在这过程中,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中,积累了认知和经验、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每一个环节也很熟悉,知道哪个环节容易起量,那以资本进入这个环节,获得一些资本收益何尝不可?除了直接投资,还可以做LP去投资相关的基金,在背后获取一些投资收益。

  另一方面,通过投资可以获取更多产业链方面的信息。比如我投了一个电池材料公司,股东的知情权和产业资本纽带的互动,让我能对上下游情况、新技术进展等获取很多产业相关的信息。其次,通过投资,我们还可以将触角延伸至产业链更前端。因为整车企业的产业链很长,供应商层层递进,过往整车厂直接对接的都是tier 1(层级1),但现在可以通过投资有机会绕过tier 1投向tier 2,绕过tier 2投向tier 3。当我们非常清楚上游的供需时,就可以压减层级,对全产业链有更好的掌控力,又能有投资收益,这就是大家都这么做的原因。

  记者:在众多的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里,您认为,相对而言,北汽产投在汽车产业链上的投资优势是什么?

  贾广宏:我认为我们对研究的重视、产业的根植是最有特点的一块。最早投资激光雷达、固态电池、复合集流体等多个细分领域,都是因为北汽产投非常注重研究,我们有强大的研究部门,投资经理也被慢慢培养成为产业专家。以研究为驱动让我们在产业和技术上的判断会更有优势,它的判断依据不在于当下的业绩,而在于技术的沉淀和积累有多少,后续的业绩会怎样,这些恰恰是我们最擅长的。

  记者:作为产业资本,您如何理解产业资本给订单和真正的产融结合的区别?以及,您认为产业资本在产业链整合上发挥怎样的作用?

  贾广宏:其实我们投的大多数项目,都是一些还没接到我们订单的项目,我们不希望投资是左手对供应商压价,右手赚投资的钱,通过这种方式去套利,会打乱原本产业链的市场化安排,也偏离了产业资本的本分。

  给订单和投资的正常逻辑应该是,企业在研发阶段需要用钱,我们认为这家企业有价值,我们就会投进去,而我们需要采购一家企业的技术或者业务,即便没有投资他,也会给他订单。我们希望产业资本去投资一家企业,不是一种零和博弈,投资就给订单,不投就不给,而是对企业的一种增量赋能,无论是业务还是技术,或是资源。

  贾广宏:没有挑战的地方就没有机遇,我们把汽车分为传统和新的重塑其实不是很恰当,因为如果一个产业足够大的话是可以“常做常新”的,新汽车产业链的重塑是基于原来的汽车产业链,这里原有的一些企业也非常优秀,而且还能够焕然一新,所以机会来说并不是只有增量业务的机会,原有的生产工艺的提升也会产生大量机会。比如汽车底盘,底盘从悬架,到制动,到转向,到CTC技术、到滑板底盘,会出现非常好的公司;再如,激光雷达以后的成本一定会持续下降,这也是机会;还有电池的材料体系;再往下,智能驾驶相关的软件的工具链,在今天是产业的痛点难点,在产业资本就是布局的机会。我们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足够大,也一定可以“常做常新”,我们希望与业界一起推动产业进步,创造产业资本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