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新闻  汽车行业

报告精读 汽车工业蓝皮书:中国商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2)

  2022年7月1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汽车工业蓝皮书:中国商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2)》。

  本书基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产业数据信息,联合各骨干企业、行业服务机构和智库机构的力量,组织数十位专家、学者研究和编制,其中还特别纳入商用车海外市场发展和商用车低碳化发展等研究成果,提出了行业发展建议。

  从需求端来看,当前中国物流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大型车队与企业客户比重显著增加,对货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售后服务、综合解决方案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关注的不再只是单一的整车产品,而是由金融、保险、服务等共同组成的“产品包”。企业必须转型并向高端化方向发展,为用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以保持竞争力。

  从供给端来看,股比放开后,高端商用车品牌涌入,本土制造商面临挑战,需要在设计、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学习国际高端品牌,促进自身发展。

  从政策端来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以及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快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伴随中重卡的超载超限治理和轻卡“大吨小标”治理,轻量化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和消费者关注。研究表明,燃油车减重10%,油耗将降低6%~8%;新能源车减重100kg,续航里程将提升10%~11%,同时降低20%的电池成本和日常损耗成本。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均能够提升动力系统工作效率,从而减少能量消耗、提升整车续航。轻量化正逐渐成为各大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的技术研发方向。

  在“双碳”目标下,商用车新能源化是未来的发展重点。在城市路权政策的推动下,城市物流、环卫等车辆的纯电动化成为趋势。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和换电商业模式的逐渐成熟,新能源商用车的应用场景将得到扩展,逐步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和价格焦虑。此外,智慧物流已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AI、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带动新能源商用车效率的提升,推动用户对新能源商用车的需求增加。

  2018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新标准,主动安全设备和ADAS系统成为法规强制要求,促使车载终端升级,车联网2.0加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客户组织化对车队管理的需求、司机对数字化产品的体验以及国家对行业监管的要求,共同促进了数字化装置上车,数字化产品已成为商用车企业与客户间沟通的重要载体。

  在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建设带动下,智慧物流作为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将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目前,各大主机厂量产车辆辅助驾驶等级大部分为L1和L2,并逐渐向L3演进。部分科技公司采取高举高打策略,直接研发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并在部分城市路段或特定场景下进行测试,如城市郊区道路、部分高速公路/快速路、园区等。

  在商用车领域,矿山、港口、机场等具有低速、场景封闭、固定路线的特征,自动驾驶商用车可帮助企业降低人力成本,保障人身安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附加值更高的环节中,短期内技术落地性较强。

  2020年《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以下简称“清单”)正式实施,部分欧洲重型载货车企业已经采用独资或合资的形式在国内建厂生产,从其发布的计划看,“十四五”期间在国内的销量目标均超过万辆,与其当前在国内的销量相比,涨幅较大。目前国外品牌在中重型载货车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性能均优于国内品牌,但产品价格较高,因此,国内品牌能够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外品牌在国内建立工厂和销售渠道后,产品价格将逐步降低,而国内品牌产品随着排放等法规升级和国内用户需求增加,产品配置和性能不断提升,价格持续上涨。未来国外品牌将对我国市场特别是中高端市场形成冲击,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近五年来,中重型载货车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前5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四年超过80%。中重型载货车与轻型载货车相比在生产投入、客户群体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中重型载货车的生产、研发投入相对更大,头部企业在经营方面具有更强的资源获取能力,因此在生产研发投入方面更具优势。与此同时,中重型载货车的客户在购车时更容易受到其他用户的影响,品牌效应较其他车类更强,因此未来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集中度。

  随着头部企业的集中度持续提升,未来“强强合作”和“兼并重组”的现象将较“十三五”期间增多。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不同细分场景、不同领域的产品需求增加,单一企业难以在不同领域均实现领先,因此企业为保持先进性和市场主导地位,需要在不同领域寻求合作伙伴,这将进一步提高市场集中度。

  近五年国内中重型载货车市场需求严重透支,已经进入存量市场竞争阶段。国内企业在多年高位运行的环境下,纷纷扩线建厂,因未来市场需求减少而出现产能过剩,生产经营进入困难期。为突破困境,解决销量问题,国内企业不得不开拓海外市场。在主要企业公布的“十四五”发展目标中,海外市场是各企业销量增长的主要市场,一方面能够提升企业的销量,另一方面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品牌形象,为打造国际化企业奠定基础。

  蓝皮书指出,目前,自动驾驶商用车仍面临着诸多难点需要解决。在政策与法规层面,自动驾驶商用车的路权管理和上路准入规则尚不明确;在技术与产品标准层面,当前自动驾驶商用车在不同场景的产品与技术缺乏相应的行业与国家标准;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角度考虑,自动驾驶商用车的大规模落地亟须通信网络、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应用场景是商用车自动驾驶落地的关键,除了自动驾驶相关技术之外,还需要考虑不同场景下客户、渠道、供应链、运营等因素,也需要国家政策进一步予以推动,以及相关场景下标准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对于已经进行商用的矿区和港口的自动驾驶场景,在新基建及相关政策的加速推进下,港口和矿山的基建逐渐完善,智慧港口和智慧矿山也将加速建设。并且为了统一标准,现存的企业小联盟会逐渐整合为应用场景大联盟——港口联盟,并结合现有的行业规则推出商用车自动驾驶场景的统一标准,完善现行标准与法律法规,有关部门与地方政府应协同推进体系完善。

  矿区的自动驾驶商用车应用将更聚焦矿区恶劣场景,在无安全员的情况下,保障车辆的运行稳定性、环境适应性,以及运输效率。同时,矿区的自动驾驶商用车将与场景内其他的设备相互协同,形成多源信息实时感知,开展现场全自动化作业,搭建全流程的人—机—环—管数字互联高效协同运行平台。

  港口的自动驾驶集卡将取消内外之分,堆场的作用会持续减弱,形成从货轮至目的地仓储区的“一条龙”服务,自动驾驶集卡需要与其他集卡、其他车型、港口设备、集装箱等进行交互,车队运营和车路协同是港口自动驾驶的发展趋势。并且基于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将进行国外港口建设的拓展,开展国外智慧港口建设。

  干线物流场景涉及半开放道路,随着国家智能网联产品的准入,车企将推出经济、合规、高效的L3级自动驾驶重卡,并基于L3级自动驾驶重卡上路运营后获得的海量真实道路数据,优化算法结构,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泛化性。

  自动驾驶末端配送小车将在未来五年内快速发展,到2025年,中国自动驾驶末端配送市场小车将达到6万辆。在智能网联示范运营过程中,末端配送规模将大大增加,围绕末端配送的产业布局将成为企业重点的布局方向之一,其中,在新基建发展政策引导下,可实现与末端配送自动驾驶商用车信息交互的路侧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重中之重。

  在其他商用车自动驾驶运营场景方面,在车端、路端、云端与网端的逐步建设与完善过程中,车路协同将逐步走向规模化与市场化,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60亿元。公开道路中的环卫、物流、Robobus场景将在未来5~10年内逐步实现商业化落地。

  总之,在未来自动驾驶商用车场景产业竞争格局中,自动驾驶创业公司与互联网巨头公司、场景需求方之间的关系将日益密切,供应链协同、用户运营与生态融合,产业生态布局逐步完善。企业在解决当前的技术难题的同时,需要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型,明确自身的定位,否则将陷入被资本淘汰的困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