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新闻  汽车行业

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汽车职业教育迎来转型发展春天 中国汽车报

  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十四五”时期的整体表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汽车强国梦能否实现。为此,全产业链和发展体系都必须补足、完善、提升,而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富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前不久,教育部出台了新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进行了重新修订,不仅针对现有的汽车类专业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合并,还新增了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非常重要,是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此次《目录》的调整主要是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紧盯产业链条、紧盯市场信号、紧盯技术前沿、紧盯民生需求,充分满足了产业界的整体期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秘书长徐念峰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能以此次专业目录修订为起点,继续构建和推动汽车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机制,敢于、勇于突破,让真正能够代表行业、企业和技术端的行业组织的力量发挥出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也将有望迎来发展春天。

  专业目录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教学指导文件,是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和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龙头,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的基本依据,也是职业教育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观测点。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分别编制的,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订时间为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修订则是在2015年,而高等职业教育本科试点专业是根据试点需要于2019年和2020年分别设置。“此前的目录在引导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但不可否认,随着形势发展也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该负责人坦言。

  这一点在汽车产业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看来,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网联,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正在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职业教育培养需要根据这种变化,作出快速响应,在课程和专业设置、培养方式甚至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做出调整,来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与原《目录》相比,新版《目录》主要有三方面不同:首先,统一目录体例框架,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职业分类,兼顾学科分类,确定《目录》专业大类、专业类划分;其次,统筹调整设置专业,保留了符合产业人才需求实际、职业成熟稳定、专业布点较广、就业面向明确、名称科学合理以及特种行业领域的专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增专业,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更名专业,根据业态或岗位需求变化合并专业,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予以撤销;第三,根据“中高本”一体化设计理念,专业代码统一按6位数编排。

  教育部明确,2021年起,职业院校拟招生专业设置与管理工作按《目录》及相应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执行,并要求做好新旧目录衔接工作。

  “我很高兴地看到,在培养汽车‘新四化’人才方面,我国汽车职业教育院校已经认识到了转型和行动的必要性,基本达成了共识。”在前不久举行的2020第十七届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资深专家赵丽丽就汽车类职业院校在新增专业后如何进行课程设置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在专业核心课方面,由于专业重构,必须要进行相对大幅度的调整,但也不用将难度放大,其中有些课程可以升级,例如在原有的底盘知识中加入线控相关内容,或升级为智能座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课程调整的难度;其次,在专业基础课方面,一定要强化计算机、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课程。赵丽丽毫不讳言地称,如果职业院校学生不会编程,不懂编程,将来恐怕就“吃”不了汽车这碗“饭”了;第三,有条件的话,基础课也应当进行调整,特别是技术类的专业基础课。据她观察,支撑所有软能力的基础是数学,但现有的汽车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数学课程不太能“撑得住”学生继续学习算法和大数据等内容,因此可对数学课进行一定程度的深化。“在专业课程的改革上,我认为每个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所处的产业环境和基础条件,以及未来可投入的条件不同,按照’一校一策’的方案来解决。”赵丽丽如是建议。

  徐念峰提出,在此次参与和推动职业教育目录修订的过程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还提出了“新汽车人才”的概念,这是面向汽车产业未来技能人才需求所作的“画像”,主要体现为三点特征:全产业链“通吃”、软硬兼备以及具备岗位迁移能力。“过去我们常常会将汽车技能人才区分为市场前端和后端,但未来的汽车技能人才需要做到前后端‘通吃’,这一点在此次的专业目录修订上也有所体现。例如,此前部分内涵重复和相近的专业都合并了,这一做法也得到了许多职业院校的肯定与欢迎。”徐念峰表示,随着汽车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必将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