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新闻  汽车信息

中国汽车出口量有望超越德国升至世界第二

  各位好啊,我是董佳宁。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迎来了一次井喷,一共是201.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00%,位列全球第四。前三名是日(382万辆)、德(230万辆)、韩(205万辆)。从数字来看,二三四名咬的还是比较紧的。

  关注汽车出口的可能都知道,我国汽车产业,自从2012年出口达到105万辆的高峰后,最近十年,一直在100万辆上下徘徊,长期止步不前。没想到,2021年直接翻了一番,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原因有几个方面,最大的显然是因为国外受制于疫情,导致产能下滑,汽车芯片也严重短缺,而中国的生产秩序良好,飞快填补了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大涨300%,主要销往欧洲,得到了大量欧洲消费者的认可。

  那今年呢?飞速增长的势头还在。(根据中汽协的数据)前五个月里,出口了96.9万辆,同比增长45%。无论是数量还是增长比率,都已经超过了韩国。海关总署估计,按照这个速度,我国全年汽车出口量应该会接近300万,有希望超过德国,爬到全球第二。

  第一名的日本,领先优势比较大,想要超过的话还得再努力几年。这个在以前,可真是不敢想的事情,考虑到历史的经验,我做一回预言家,未来肯定会出现:老外在街头打砸中国车、给中国车猛加关税的场面,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这一天实在是来之不易,别看现在我国汽车行业是一片火热,其实不用远,往前十几二十年,我们对国产车的信心还很低,更不用说出口了。那时候国外汽车媒体的流量密码,就是评测中国汽车,做各种测试,然后得出这是破铜烂铁的结论。

  至于说设计和研发,那更是不值一提,有的还会怀着猎奇的心态,评测一下中国的三蹦子,帮海外观众们小刀剌——开开眼。这也算是历史规律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商品大量出口时,也是这个待遇——廉价垃圾的代名词,后来日本产业升级,到七八十年代,才扭转了口碑。

  汽车强国们积累了上百年,有领先的技术和庞大的供应商网络。我们1980年代才开始有合资车,刚发展没多少年,被嘲讽十分正常。如今十几年过去,中国汽车的风评已经开始改变了。

  现在随便打开一个油管视频,介绍中国新能源车的,下面评论更多是夸奖。有说中国车性价比高,也有说政府政策好,利于车企发展的。还有人开始反思,说美国政府这些年在干什么呢?在为石油花几万亿美金。

  口碑提升,离不开大量中国车企的进步。去年出口销量最好的是上汽、奇瑞、长城。上汽(出口)接近70万辆,已经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澳新、美洲、中东、东盟、南亚,都是5万量级市场。在海外有3个研发中心,4个生产基地。

  奇瑞(出口)27万辆。为了让产品适应不同的市场,奇瑞常年在巴西、俄罗斯、沙特等路况复杂的国家开展整车实验。比如南美山路多,车主对动力和起步的要求会更高,中东沙子多,发动机缸体磨损比较严重,这些都需要特定的技术才能解决。

  在一些国家,奇瑞还是国宾接待车,前两天巴西总统跟马斯克会面,总统派了一辆瑞虎8(Tiggo 8)去接他。长城出口了14.3万辆,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沙特、智利等市场表现都不错,在俄罗斯,能进SUV市场前三。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对象则是欧洲,占总销量的40%。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占据了欧洲电动车销量的10%以上。进口我国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比利时,每年全国汽车交易大概50万辆左右,中国就占了8.7万辆。

  欧洲人是很看重新能源的,像挪威,是全世界第一个电车销量超过燃油车的国家,还计划在2025年禁售燃油车。市场渗透率高,充电设施完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出海的桥头堡,2020年,小鹏就卖到了挪威,去年蔚来、比亚迪也去布局了,今年还有岚图。蔚来宣布,要努力把海外市场的销量,提升到总销量的50%。

  说完了成就,我们也来说说不足,首先就是出口数量上去了,但是以主打性价比的车型为主,总价值比较低,利润并不高,按出口贸易额算,德国车就排到了第一,高达1391亿美元,占据世界总份额的20%,中国车则只有224亿美元,仅占世界总份额的3.2%。

  出口最多的十个国家:智利、沙特阿拉伯、俄罗斯、比利时、澳大利亚、墨西哥、埃及、孟加拉国、英国和菲律宾,可以看出,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因此我们在实现了数量上的超越后,下一阶段就要覆盖各个级别,提升高端车型的销量,获取更多利润。

  还有一个问题也得注意,像特斯拉,在中国是独资的外资品牌,(2021年)向以外的市场交付了16万辆。它是中国制造,计入到中国()出口数据里,但不是我国自主品牌。如果除去特斯拉,去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要减少一半。

  总得来说,我国的汽车产业,依然处于贸易逆差状态,进口多于出口,去年的逆差高达264亿美元。也就是说,咱们的出口额至少还要翻一倍多,汽车产业才算赚钱。像德国、日本,每年汽车产业的顺差都超过700亿美元,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几年,就算我国汽车出口数量登顶世界第一,那也只是一个起点,不能沾沾自喜,以后的路还长着。

  国产汽车的进步,主要源自质量的提升,这些年消费者对国产汽车的印象,已经大大改观。就在几年前,人们宁可买低配合资车,也不愿意买高配国产车。可是这两年,比亚迪、奇瑞等品牌,正在用硬实力,改变消费者的习惯。

  质量的进步,第一表现在皮实耐用。从很多汽车的评测来看,一些国产车十万公里故障率,可以做到比同级别合资车更少,甚至做到无故障。皮实耐用方面,逐步追上了日本、德国车。

  第二,是有实力的国产车企,长时间聚焦技术研发,已经看到了回报。以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为首,奇瑞鲲鹏DHT、长城柠檬DHT、长安蓝鲸iDD等等,都能做到更经济,更节油,纯电就更不用说了,国产电池优势很大。

  有人说皮实耐用、经济省钱,这是出租车、网约车的标准啊,是,不过不全是。日本车多年以来全球的口碑,在高油耗的美国拿下市场份额,其实靠的就是这两点。

  第三个就是性能。燃油车在加速上,总体来说是等级森严的,十几万的车,和五十万的车,就是性能不一样。可是纯电车型打破了这个壁垒,电动机比内燃机性能高太多了,以零百加速为例,轻松做到4S以内: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3.3S,蔚来ET7,最快3.8S,比亚迪海豹四驱版,也是3.8S。连理想L9这样的中大型SUV,都可以有5.3S的好成绩。这就导致,三十万的纯电车能打五六十万的燃油车,五十万的能打一百万的,这个你怎么比?

  第四个就是设计。国产品牌十几年前,还是设计村炮典型。我们看看曾经的吉利美人豹,2003年出来的,被称为“中国第一跑”。再看看这款奇瑞QQ me,车头车尾让人分不出来,网上有人说,看到这车马上急刹,以为这是公然逆行的。

  还有很多直接模仿的,双环来宝S-RV。还有最出名的众泰,设计部被网友戏称为“皮尺部”。以上这几款,是经常被拎出来反复“拷打”的。国产车从设计,到技术,到品牌,曾经就被定格在这样的“典型”上。当然也有还过得去的,比如奇瑞A1,但水平也不高,跟现在肯定是没法比。

  可是近些年,很多车已经可以设计得非常漂亮,主要是有钱请大牌设计师了。2016年前后,劳斯莱斯设计总监加入红旗,造出来的车跟库里南似的,人称库里旗。长城跟前宝马首席设计师(Pierre Leclercq)合作过,2018年又请了路虎的设计总监(Phil Simmons)。比亚迪目前的设计团队有前奥迪设计总监(Wolfgang Egger)、前法拉利外饰设计总监(JuanMa López)、前奔驰内饰设计总监(Michele Jauch-Paganetti)。

  我听过女性车主的一个评价:既然都是代步,为什么不选样子更好看的?这话给了我很大启发。多数女性用户不会追究性能怎么样,参数怎么样,对比同级别什么的,她们一般看两点:品牌与设计。自己看,别人看都觉得舒服,颜值就是生产力。

  中国国内的汽车市场,现在已经逐步在走向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走出国门,更是要面对极其激烈的厮杀。从国内的态势已经能看出来,中国车企跟很多别的品类一样,最擅长做的事情,都是从性价比切入。这条路已经被反复验证过很多次。面对强大的国际巨头,从走量开始,一点一点辛苦地积累利润、技术,从模仿到原创,慢慢向上发展。

  年销量十万辆的时候,巨头们坐在酒桌上,甩一句:低端车。年销量二十万,巨头们鼓励:真能做嘿,低端市场还是不小。年销五十万,巨头们:有点模样啊,加油啊,以后(单价)15万的以下的(车型)你们包了。年销八十万辆,同时赛道还切换了,巨头们:咱们的新款车呢快上啊怎么还没上?再过一年,一百二十万辆,巨头们会怎么说?

  去年销量最高的几个国产品牌:上汽通用五菱,166万(1660166)辆;吉利,132.8万(1328029);长城,128万(1280993);长安(乘用车),120万(1204199);上汽(乘用车)80万(800767),比亚迪,73万(730093);奇瑞,69万(692772)。今年再看呢?比亚迪在新能源上一枝独秀,光是上个月就卖了13.4万辆,上半年总共64万辆,同比增长三倍。手里积压的订单据估计30万-70万辆,全年销量估计能在120万到150万辆之间。要知道,2020年比亚迪只卖了43万辆,比2012年也就多了1万辆。

  很多人说啊你们又吹国产了,国产车什么样子你们还不知道吗?质次价低呀。我觉得这种评论可以理解,但它不够客观,而且已经过时了。90年代的时候,我还很小,在马路上看到稍微上点档次的车,肯定是合资车,再上点档次,就是进口的。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韩国现代的一款车,轿跑,就是Coupe版本的,叫彩虹。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记得,从西往东开的,我跟几个小伙伴看见了就大呼:彩虹。其实这车销量也一般,看到了觉得特别新鲜。

  至于什么虎头大奔,雷克萨斯,那时候中文名还叫凌志,那都见得多了。国产车,一律都是微面,天津大发,松花江什么的。那个年代,大家普遍认为中国有几个品类是做不起来的,一个是手机,一个就是汽车。

  幼时的刻板印象其实是很难改的,因为能与时俱进的人,老实讲,并不多。因为大家平常工作都挺忙的,自己专业以内的信息还行,专业以外的,不会关注的。这就是事实。

  70、80后,小时候,国外品牌强大,就是他眼里一生的强大,是不可颠覆的。这就是国外老品牌的品牌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人家也是几十上百年积累下来的。可是00后、10后,甚至20后会不一样。在他们成长的年代,中国自主品牌就是在快速崛起。

  我们其实都是普通消费者,局外人,可能对自主品牌没那么强的信仰。不是说弱了就急,强了就哭,不是这样的。换个合资品牌还不是一样用,十几万的车很好了。可是对局内人来说,中国就是有这样一批不服输,要自己去面对激烈竞争的企业家,汽车人,汽车工程师们。他们一直坚持,也确实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国产汽车支楞起来,对普通人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去年比亚迪在济南、郑州、合肥、抚州、深汕(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五个地方新建了生产基地,今年下半年全部投产。2021年员工总数达到了28.8万,比2020年增加了6.4万人,增长20%以上,应付职工薪酬也多了10亿。

  汽车这个行业跟智能手机还不一样,手机换得特别快,品牌迭代的周期也快。在切换期,十年就可以大变样。十年前的手机谁还记得?小米刚出第一款手机,还有很多人在买HTC。汽车购买频次低,一辆车五年八年也是它。这就要求企业要有长期主义的精神,要有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我刚才说了中国出口前几名的国家,什么巴西、俄罗斯、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他们的自主品牌你们听说过吗?以前苏联还算有,现在呢?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这样的市场、技术人才,和这些有决心冒险的汽车人。有决心,有条件挑战老牌汽车强国的国家,没有几个。

  那我想这样的技术、产品、销量、影响在这里,我们也没必要藏着掖着,没必要过分谦逊。再谦逊下去,就是不礼貌了。我的节目固定是在周四和周日更新,加更会放在周二。我们下期再见。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