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品牌大事件:长城汽车海外销量破百万出海模式引发全新思考
自主品牌能不能在海外树立口碑,到达合资全球化市场的地位,是疑问,也是期盼。翻看这几年自主品牌的成长历程,买品牌、买技术、借流量都是从侧面透露着我们登不了国际市场的“大雅之堂“,可随着中国第一大汽车市场的落成,反向输出还真那么难吗?
相关数据统计,上汽乘用车是2021年自主品牌“出海”的销量冠军,高达29.07万辆,同比增长68%;奇瑞汽车紧随其后,出口总量也达到了26.91万辆,增幅高达136.3%;吉利汽车和长安汽车也都各自叩开了出口10万辆新车的大关。从数据上看,自主品牌似乎已经做到了反向输出,但结合海外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享誉世界的中国汽车品牌依旧没有代表。
看了统计数据之后,很多人疑问,在如此高体量的汽车出口贸易背景下,自主品牌还无法在海外站住脚吗?
首先,即便目前出口体量已经达到历史高峰,但是海外市场的用户对于中国汽车品牌还是非常陌生,这个事实也从侧面印证了数量不等同于知名度的道理。一方面很多自主品牌出口的市场多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例如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本身购买力和影响力比较有限,品牌价值的传播也比较局限。另一方面,目前出口的产品还走的是物美价廉的低端路线,无法让海外用户对单一品牌产生信赖,品牌意识会逐渐模糊,也会导致对中国汽车品牌认知不够。
不难发现,解决出海难的问题不能只看数据,究其根本是路线和战略上符不符合国际市场需求。传统路线显然已经不适应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品牌,换一种思路才能更好解决多年积累已久的困惑,而在这方面,长城汽车的“对症下药”反而更有效。
长城汽车充当带头作用,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当中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从中国品牌向世界品牌出发,顺应“一带一路”的总体倡议,率先实现了海外100万销量里程碑效应。纵观海外局势,在世界持续打压中国品牌的大背景下,长城汽车能够率先达成100万的销量,不乏自己的经营之道。
首先在海外市场布局上,大胆进军欧洲、澳洲、日本、北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增强品牌自信心,与世界汽车品牌展开正面较量。其次,旗下五大品牌均保持自身品牌特色进军海外市场,让海外用户真正感受到长城产品背后所积累的技术实力。更加重要的一点,长城专注于本土化发展,不仅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全工艺整车工厂与KD工厂,并在美国、日本、德国等7个国家10座城市建立了研发中心,获得授权的经销商达到了700多家,真正做到了扎根本土,因地制宜的发展,在品牌化服务和营销策略上更贴近市场需求,为争夺热销车型市场打下了深厚基础。
当地时间7月3日,坦克300的海外上市活动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阿卜杜拉国王金融中心正式举行。作为国内炙手可热的硬派SUV产品,坦克产品的出海更加证明了一件事,同样在国内受欢迎的产品,也有实力和信心去征服海外市场,而塑造品牌化标签是极其关键的一步。长城汽车多年致力于塑造有实力、有技术的中国汽车品牌形象,改变了传统的出海模式,用百万销量达成的成绩,交出一份被全球市场认可的答卷。
百万销量、坦克300中东市场上市,并不是长城走出的开端,是不断深入海外市场,着力打造品牌全球化战略的一次又一次的拓展。产品不难走出去,难的是品牌,这是任何中国汽车品牌都心知肚明的事。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是长城在全球化浪潮中迎接的挑战。在中东市场卖硬派越野,与传统日系SUV争夺市场;在欧洲市场卖插电混动,与德系豪强拼技术;在澳洲卖皮卡,与北美老牌产品打擂台。这些现象无疑说明了一个问题,品牌能走出去,产品也将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去挑战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合资品牌。
能够达到如此的“强硬”,其实还离不开一件事,那就是与用户“交朋友”。在本土市场的营销层面上,长城汽车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触达用户心灵。在泰国市场,长城汽车借水灯节打造哈弗JOLION HEV超级水灯,吸引众多用户关注,增加营销触点;在沙特市场,长城汽车联合吉达商会,以文化交流的形式调动用户积极性;在澳大利亚,长城汽车联手铁人三项运动,持续发散品牌认知度,扩大品牌影响力,让中国品牌重视用户、服务用户的品牌价值更加声名远播。
当然,长城汽车的出海战略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用心”往往在很多时候都不是能最快收获回报的方式。但是在大浪淘沙的席卷过程中,唯有用心者才能留到最后,也唯有用心者才能攀登到最辉煌的顶峰。
全球化浪潮造福了中国的汽车市场,而在自主品牌逐渐强大的今天,适应国际化趋势,在世界舞台上共同竞技,才是一个中国汽车企业强大的特征,而在这一点上,长城汽车做到了。也让我们相信,不管是全球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长城汽车品牌的价值将深入到每一个消费者心中。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 标签:本站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