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汽车知识  驾车常识

“千年丹都”再崛起

  上图 贵州铜仁万山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引进年产15万辆汽车的万仁新能源汽车项目。图为万仁新能源汽车集团的生产线。

  下图 万山曾被誉为“中国汞都”,图为当年万山贵州汞矿使用过的机床设备。

  铜仁万山区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了以矿山文化为特色的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

  铜仁万山区建成九丰农业博览园,大力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助力当地农业转型。图为该农业博览园培育种植的“巨无霸”大南瓜。

  铜仁万山区打造的彩虹海主题公园,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阅读提示

  湘黔交界、武陵山脉深处的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曾是中国最大的汞工业基地。作为“汞都”,万山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资源枯竭后,当地因经济支柱轰然倒塌而陷入困境,艰难地寻求转型再崛起。

  调研组在采访中看到,如今的万山早已摘掉“汞都”的旧头衔,亮出一张张新名片:休闲怀旧的朱砂古镇让“千年丹都”重焕生机,连片的大棚蔬菜成就万山“武陵菜都”的美名,电子商务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正在崛起……归来再看万山红遍,这座城市正在转型中迎来新的辉煌。

  “汞都”辉煌中谢幕

  贵州铜仁万山区,因其朱砂开采与冶炼历史可追溯至3000年前,其汞矿储量和产量都曾位居亚洲前列,被誉为“中国汞都”“千年丹都”,我国第一个县级行政特区就设置于此。贵州汞矿产量一度占全国汞产量的60%以上。在上世纪60年代,万山汞为我国偿还国外债务发挥了巨大作用,被周恩来总理称为“爱国汞”。

  在贵州汞矿,五湖四海的专业人才汇聚于此,又从这里走出一批批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输送到全国各地。贵州钢铁厂、瓮福磷矿、务川汞矿、广西平果铝厂、陕西略阳钢铁厂等均有从贵州汞矿输送的人才。贵州汞矿还是贵州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摇篮。

  提起贵州汞矿,老矿工很是自豪。矿工子弟伍小平曾听父亲说:“七八十年代,矿上就已经通电、通公路,建起了3座电影院,矿里经常举行文艺会、篮球比赛,随处可见解放牌汽车。”当时地方干部的月工资在30元左右,而汞矿工人的月工资可达百余元。

  然而,作为矿工子弟,伍小平并没能感受到父亲那代汞矿人的辉煌与骄傲。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汞资源的日趋枯竭,贵州汞矿发展日渐艰难,伍小平成了待业青年,“听父亲说,当时矿区工资已经发不全,很多人买断了工龄,外出打工”。当年热闹的矿区就这样衰败下来,日渐萧条。

  2001年贵州汞矿实施政策性关闭,失去了唯一产业支撑的万山迅速衰败,财政总收入仅仅为320万元,全部来自农业税。300多万元的财政收入,连水电费都不够。特区从“特好特富”变成了“特穷特差”:基础设施脆弱、财力极为薄弱、经济总量微弱;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低;失业人员多、遗留问题多、社会不安定因素多。

  曾经的辉煌骤然谢幕,百姓带着不解和怨言,四散而去。一座城市熄灭了灯火,人去楼空,只剩下随处可见的废弃砖瓦、玻璃,散乱着布满青苔的砖石,坑坑洼洼的道路。谁能知道,万山的未来在哪里?曾经辉煌的景象还能重现吗?

  开启转型脱困新征程

  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冰雪凝冻灾害降临,停水停电、交通中断40多天,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原本就贫困交加的万山更加困苦。

  在最困难的时候,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来万山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给万山人民点燃了希望,也开启了万山转型发展的大幕。

  2009年3月,国务院将万山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给予特殊政策扶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等部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项目扶持、政策倾斜等方式支持万山发展,重点安排实施民生工程,极大促进当地民生改善。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万山转型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对铜仁市万山区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实现了脱困目标,感到十分欣慰。并寄语万山区加快推动转型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收入水平,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时不我待,万山必须抓住重要的发展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主动求变。“以前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现在是有多少事需要办,就去找多少钱”“先干不争论、快干不议论、干成再结论”的干事作风成为转型新共识,“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干事创业氛围逐渐形成。作风建设“大力度”催生发展“加速度”,万山从此驶入奋起直追的快车道。

  万山奋力催生着希望的种子,然而产业空白、资金薄弱、人才缺乏等“硬伤”,导致多少企业好不容易被请来,看一眼就走了,希望一次次被浇灭,万山干部心痛不已。硬件不能马上改变,那就改变自己。万山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搞好服务,逐渐扭转投资商对这个“山包包”地区的看法,“欢迎您先来考察”“您觉得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我们协商解决”,万山干部以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打动了企业,不少企业从最开始的“不考虑”“再看看”,到最后真的留了下来。

  从山东寿光引进九丰农业项目的时候,企业方因为担心地方办事拖沓影响投资开工,向万山提出了支付1000万元保证金的要求。“合同一旦签订,如果两个月内达不到投资方开工的条件,1000万元就当作违约金,九丰可以一分不退。”企业相当“硬气”的要求引起了一番争议,但万山区委、区政府却一口答应,顶着压力迎难而上。“我们有信心,绝不能因为工作效率、服务水平跟不上造成项目落不了地。项目顺利推进,就没有违约金一说了。”万山区委书记田玉军说。

  万山转型的魄力和决心连企业也没想到,2015年4月底,双方正式签约,5月1日就破土动工,半个月流转土地2000亩,20天园区完成1万平方米的场平并完成第一座钢架连体大棚搭建,3个月后第一座大棚就进入种植阶段,9月中旬,60多个品种的新鲜蔬菜正式出棚。

  打造多张闪亮新名片

  970公里的地下矿洞、历史厚重的汞工业博物馆、“那个年代”怀旧风情街、网红风的悬崖泳池、惊险刺激的玻璃栈道……谁能想到,当年漫山遍野矿渣的萧条之地,如今成了热门的旅游景区。

  2015年,万山区与江西吉阳实业集团签约,整合打包原汞矿区遗址、遗产、遗居,进行市场化开发,打造以矿山文化为特色的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朱砂古镇负责人说,当时企业高层开会决定是否来投资,9个人里有7个不同意,“但最终我们还是来了,因为这里有优越的政策条件、厚重的工业历史、丰富的朱砂文化、独特的气候景观,地方领导干部思想解放,是个可以做事的地方”。

  朱砂古镇景区开园当天,自驾游汽车从景区一直排到了高速路口,场面火爆始料未及。这个集特色文化、休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朱砂古镇,很快成为“千年丹都”一张崭新的名片。

  离朱砂古镇不远,是万山打造的另一张名片:九丰农业博览园。13.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蔬菜生产、育苗、观光和成果展示大棚,引入了国内最前沿的繁种技术、管理理念等,培育种植黄瓜、丝瓜、南瓜等100多个优质蔬菜品种,直接供应大型超市。以九丰农业博览园为龙头,万山在全区推广“九丰农业+”模式,在每个乡镇(街道)建标准化蔬菜大棚基地、培育一个蔬菜品牌,万山以每人年薪20万元从九丰农业公司聘请了10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人员担任各乡镇(街道)科技副乡长,指导各乡镇开展大棚蔬菜生产。

  通过大棚种植,万山区走活了农业转型这盘棋,彻底打破了万山群众“手工劳作”的农耕思维,实现了传统农业“从田到棚”的跨越式发展。如今的万山,“千年丹都”成为“武陵菜都”,一跃成为黔东市民的“菜篮子”,休闲观光的“花园”。昔日的工业区,刮起了一股强劲的绿色风,再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除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万山还搭乘“互联网+”快车,瞄准了新兴产业。敢想敢干的万山人“无中生有”闯新路,在全国发出“百万年薪”求贤令,从浙江引进电商龙头企业高管陆晓文。没有产业链,就自己孵化;没有人才,就自己培养;没有市场,就拉着业内朋友要订单、找资源,一步步打开市场。仅2年的时间,一座电商生态城拔地而起,电商销售额达到4亿多元。

  此外,万山还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引进投资20亿元、年产15万辆的万仁新能源汽车项目。2017年7月31日,万仁新能源汽车集团首辆汽车下线,标志着铜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翻开崭新的一页,这也是万山绿色转型发展的新突破。谈起新能源产业,田玉军充满期待:“新能源汽车有1∶10的带动力,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00亿元,带动100多家上下游企业发展,产生1000亿元产值。到那时,万山将迎来历史性改变,转型就真正成功了。”

  民众返乡喜迎新生活

  淅淅沥沥的小雨中,调研组一行来到了万山区青年湖村一户农家。农户家的两层小楼宽敞气派,院子里种的各种蔬菜翠色欲滴,周边环境清幽静谧。

  农家主人杨姐正麻利地招呼远道而来的客人。“土鸡是我们自己养的,菜也是我们自己种的。”杨姐笑盈盈地说。平时,杨姐家一批能招待10桌客人,每天能有三四百元收入,客人多的时候每天收入能达到2000多元。

  距离杨姐家5分钟车程,就是九丰农业博览园,8分钟车程就能到朱砂古镇,杨姐家所在的万山区青年湖村黄家寨还紧挨着滨河公园,可供游玩。“自从这里搞起旅游,游客多起来了。好多村民开起了农家乐,不用出去打工。我们是2015年开的农家乐,生意还不错。”杨姐说。

  背靠青山绿水的青年湖村里,杨姐过上了有滋有味的日子;而在穷困的石阡县大沙坝乡,钱晓琦全家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帮扶下,一脚从大山迈入了城市。“我们一家五口原来就挤在一间木屋里,村里到镇上要走1个多小时。”钱晓琦说,如今在城区生活,舒适便捷多了。

  近年来,万山区实施了区外4.5万人、区内1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钱晓琦全家因此住进万山区旺家花园扶贫安置点,这里位于城区繁华地段,周围配套了医院和学校。钱晓琦还在当地政府安排下,到锦绣刺绣坊免费学习刺绣。“现在我有了技能,可以自力更生了,这种感觉特别好。”钱晓琦说。

  伴随着万山转型发展,产业在这里聚拢并产生辐射效应,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像杨姐、钱晓琦一样的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由此开启了崭新的生活。他们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乐、小超市、杂货铺、礼品店;他们在企业里干起了保安、保洁员、导游、售票员;他们在蔬菜基地学习新技术,甚至自己种植大棚蔬菜,成了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利用政府提供的培训平台学起了刺绣、缝纫、裁剪等技术,成为工厂里的产业工人。他们摆脱了背井离乡漂游不定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照顾年迈的父母,陪伴年幼的孩童,建设美丽的家园。他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眼里燃烧着希望。

  归来再看万山红遍,新思想催人奋进,新产业蓄势待发,新面貌鼓舞人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