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爵旅拍遭前员工举报搞“摊派式营销”
铂爵旅拍遭前员工举报搞“摊派式营销” 婚纱摄影行业遇到天花板
近日,铂爵旅拍被前员工指称“摊派式营销”,让这家因“洗脑式广告”出名的公司又陷入一场舆论危机。
该前员工称,在8月26日的一场培训会上,铂爵旅拍强制要求非营销员工参加营销活动,完不成业绩扣钱。8月30日,铂爵旅拍董秘戴火轮就此事予以回应:“网上的报道不够全面……即使培训会当天没有达到标准的,公司也没有对员工‘直接’扣钱和罚款。”
目前,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的调查还没有就此事给出结论。但是记者透过采访发现,近年来,婚纱摄影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占有率高度分散,至少从业者远没有外界所想象的那么光鲜。“行业标准缺失、投诉频发,婚纱摄影行业已经遇到了天花板。”一业内人士称。
前员工爆料:公司强制员工刷业绩
8月27日晚,知乎上一个名为“不重要”的爆料人发表了题为《坑员工百万元圈钱上亿铂爵旅拍你真优秀》的文章,被广泛传播。该爆料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自己就为铂爵旅拍前员工。铂爵旅拍董秘戴火轮也表示,此人确实为公司前员工。
“不重要”称,在这场员工培训会上,参会员工要缴纳300元,所有参会者的钱统筹到一起作为奖金池,奖励给优秀员工,且铂爵旅拍强制员工参加内部拼购会,拉不到订单就要罚款。
“不重要”在其文章中称,官方称有5000人线下培训,实际到场1800人左右。如以5000人计算,则铂爵旅拍一举收了员工总计150万元。
而令这名爆料人不解的是“强制执行”,即不是负责营销业务的员工也会被强制收钱。
“不重要”在文章中说:“就是让员工拿亲友单给它刷业绩,重点是强制执行,每人都要拉到指定目标不然再每人重罚300~500元工资卡直接扣。这些员工里有网销、剪辑、前期摄影、化妆、后期数码师、网管……甚至保安也拉去了?”
公司回应:并未强制所有员工参加
启信宝显示,铂爵旅拍的全称为“铂爵旅拍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31日,法定代表人为许春盛,注册资本5012.5万元。
近年来,依靠“魔性”广告广泛轰炸后,铂爵旅拍在婚纱摄影行业崭露头角。
8月30日,记者来到了位于中航紫金广场的铂爵旅拍厦门店,试图向门店员工了解具体情况,但所有的员工都表示并不清楚事情原委。几经周折后,记者采访到了公司董秘戴火轮。
戴火轮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6日的活动是一个很正常的内部活动,当时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员工的销售理念。”
公司是否强制要求所有员工一定要参加活动并缴纳300元?
“后勤的很多部门都没有参加,法务部、财务部、保安都是没有参加的,网上的报道不够全面。”戴火轮向记者表示,“即使培训会当天没有达到标准的,公司也没有对员工‘直接’扣钱和罚款。”
8月29日,铂爵旅拍在官方微博发布《郑重声明》称:8月26日的活动是公司的一个正常销售活动,不以“拉人头”“布下线”为方式与目的,不属于传销,也不涉嫌传销,公司愿意接受相关主管部门的检视。8月31日,原爆料人在知乎上也发布最新消息称:“请不要利用我,扭曲我,我没有说过铂爵是搞传销。”
行业处境:婚纱摄影整体增长低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这样一则新闻的背后,透露的信息却是婚纱摄影行业远没有表面那么光鲜。
近年来,由于结婚率的快速下降,婚纱摄影行业整体增长低迷。民政部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结婚率从2013年的高点9.92‰下降到了2018年的7.3‰。
腾讯方面发布的《2019婚纱写真摄影行业用户洞察报告》显示,2014年至2017年中国婚纱摄影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513亿元、544亿元、568亿元和597亿元,每年大体维持4%的增长幅度。据该报告预测,2018年至2023年,婚纱摄影行业的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仅1%~2%。
行业增长的低迷,一方面与结婚率的下降有关,一方面又与婚纱摄影的渗透率有关。
上述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一共有1020万对新人结婚,约有81.82%的新人会选择拍摄婚纱摄影。换句话说,目前的婚纱摄影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了80%,距天花板已经很接近。此外,婚纱摄影行业又是典型的一锤子买卖,消费者充当“回头客”的几率远低于其他行业。
戴火轮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今年整体婚纱摄影行业是下滑的。”
虽然行业整体需求侧存在结婚率下降、渗透率几乎触碰天花板这两大问题,但是每对新人对记录幸福时光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从传统的“婚纱影楼”方式几乎已经被市场淘汰也能看出,婚纱摄影的消费升级成为了市场增量。
戴火轮认为,相对于传统婚纱拍摄,“未来旅拍一定是个大的趋势,这个行业会出现一个全国性的品牌”。
但是在全国龙头出现之前,目前全国每个地区都只有区域大品牌,整个产业的供给侧阵营高度分散。占山为王的行业现状,导致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而对于“美”的感受,每个人又各不相同。两项因素叠加,导致了行业服务可能与消费者的期待存在差距。
戴火轮表示:“铂爵旅拍去年接了大概10万对新人的拍摄,投诉肯定是会有的,但总体非常低,投诉率只有百分之零点几。我们也是想把服务做到极致……最终品牌的美誉度还是要看服务体验。”
(实习生赵李南对本文亦有贡献)
每经记者 孙嘉夏 每经编辑 文 多
- 标签: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