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拉长车市低谷期 中国车企该认真考虑海外市场了
2020年的中国汽车行业,在两张面孔中纠结开场。
一面是“制造业皇冠”的光环下转产口罩、捐钱捐物,另一面则是对今年汽车市场下滑的极度担忧,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店头销售,都在用各种文件和直播表达着自己的焦虑。
其实在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继连续28年增长后首次出现销量下滑,汽车行业已经慢慢接受了大市进入低谷期这个事实,但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出现,却带来了最可怕的预期,那就是低谷期会进一步延长。
对动辄以5年甚至10年规划业务的汽车企业而言,预期中的低谷可以有许多应对手段,但面对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必须快速寻找新的机遇。
尤其是正处在整体艰难升级转型中的中国汽车企业,低谷期叠加疫情影响的重压,反而带来了进一步向海外市场突破的动力。
“靴子”何时落地
虽然都重度依赖线下成交,但新冠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其实远没有第三产业那么快速和明显。
根据威尔森对2020年1月整体乘用车市场终端零售量的分析,1月零售量为180万辆,同比下降32.5%,环比下降27.7%。
看起来这个数字似确实高于往年,但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同比下降的背后,今年春节在1月份,较往年提前,因此去年1月的基数其实较高;二是环比下降的背后,按照往年管理,大量的购车需求已在2019年12月春节前的各种冲量活动中释放,1月市场明显降温,因此环比降幅明显。
这就意味着,疫情对1月汽车市场销量的影响其实仍然相对较小,重点的影响也许在2月以后的销量中才会真正体现。
事实上,据汽车企业内部人士透露,一些汽车企业已经内部做出了2月、3月和4月大盘销量分别下降80%、50%和30%的预测,这就意味着在一季度这个传统淡季,汽车厂商将面临近乎“颗粒无收”的局面,同时还要在经销商扶持、存量客户维护、疫情期间成本提升方面增加支出。
而乘联会刚刚发布的2020年2月上半月(2月1-16日)销量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乘用车厂家零售销量同比大跌92%,跌幅创历史最高纪录。,2月第一周(1-9日)全国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仅811辆,相比去年同期的22965辆,大幅下跌96%。
对于2月份的总体销量表现,乘联会的预测与汽车厂商不谋而合,2月份汽车厂家销量将大幅低于预期,预计销量同比下跌70%左右。
相比已经明确的困难,这种预期显然更加可怕,“未落地的靴子”才是汽车行业集体焦虑的根源。
全球市场的进与退
事实上,对几乎单一依赖国内市场的中国车企而言,尽管程度不同,但也并不是没有经历过市场的波动。
早在十年前的金融危机时,就曾有不少中国车企尝试通过走向海外市场,来缓解面对市场波动的焦虑。但彼时中国车企的产品和影响力都严重不足,加之跨国车企也处在全球扩张期,所谓“走出去”很多都成为短期投机行为。
但先行者们并不是一无所获,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汽车经销商HAAH控股发布公告称,已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汽车达成北美地区的分销协议,将在美国推出来自奇瑞的高端SUV车型,最快将于2021年底以Vantas品牌对外销售。
看似“曲线进军”,其实是奇瑞这样“先行”品牌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海外市场经验,十年技术进步下的产品力也可以支撑更高端的市场、更多样的玩法。
有趣的是,如今依旧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半壁江山的跨国品牌们,在全球范围内,却出现了全“收缩”态势。
今年一季度各大跨国汽车公司公布的2019年财报显示,美系通用、福特、FCA三家利润下滑幅度分别达到17.4%、98.7%和19%,日产和本田分别下滑87.6%和22.1%,雷诺-日产联盟在“失去”戈恩之后,步调一致的出现10年来的首次亏损,唯一撑住门面的是丰田,2019年利润增长了41.4%。
背后原因不必细说,一方面是全球车市都处在下降通道带来的营收减少,另一方面则是面对电动化转型的大笔研发和供应链重塑支出。
应对之策最激进的,是亏损还没那么严重的通用汽车,已经宣布计划在2020年年底前将雪佛兰品牌撤出泰国,最终实现退出除美国和中国以外的所有市场。
对此,通用汽车首席执行长玛丽
- 标签: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