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的辽宁
旅顺港内(油画)吴作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内页)资料图片
北大营突围战(油画·局部)王铁牛
孙氏丝鸟龙化石 沈阳师范大学供图
八月(版画)宋源文
跨过山海关,就进入了辽宁,一阵清爽的风扑面而来。
辽宁东临鸭绿江、西邻河北、北接内蒙古、南濒黄海和渤海,清澈的辽河贯穿其中,宛如一条玉带,串起一座座珍珠般的城市,曲折蜿蜒奔向渤海。
亿万年前,辽宁西部曾是恐龙的乐园。那时候,这一带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河水湖泊纵横交错,鱼翔浅底,鸟鸣天空,种类繁多的恐龙在这片土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后来,因地质变迁火山频繁喷发,生物被大量火山灰迅速掩埋,造就出辽宁西部地区的“史前庞贝城”。沧海桑田,一块块恐龙化石将大自然的缔造美丽尘封。“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飞向蓝天的恐龙》,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至今,辽宁仍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恐龙化石发现地,辽宁朝阳也因出土了“中华龙鸟”和“辽宁古果”化石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和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
北方的大海清爽豪放。辽宁是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从我国大陆海岸线起点的丹东鸭绿江口到葫芦岛绥中县老龙头,辽宁漫长的海岸线达2200余千米。其中,美丽的北方明珠大连镶嵌在辽东半岛最南端,处于黄海和渤海分界处,是我国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大自然的语言》,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赋予大连冷暖宜人的气候,也造就出美丽的海滨风光。
辽沈大地曾经孕育出著名的雷锋精神。“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在辽宁抚顺市望花区雷锋路,坐落着一座纪念馆,许多年轻的妈妈指着纪念馆前广场正中戴着红领巾的年轻战士的雕像,给自己的孩子讲他的故事。这里就是雷锋纪念馆。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不到20岁就从家乡来到辽宁,他在辽宁参军,在辽宁入党,最后牺牲在这片热土上。“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雷锋留下的那许多动人的故事被反复传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这片热土也曾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1910年至1913年,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曾在辽宁铁岭银岗书院和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在辽宁的求学岁月里,周恩来经历了辛亥革命,接触了进步教师,阅读了进步书报,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也培育了爱国情操和远大志向。“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站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31年9月18日,日军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辽宁和整个东北都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九一八”事变当夜,驻守北大营的东北军爱国官兵在突围战中违抗“不抵抗”军令,奋起还击,打响了中国人民14年抗战的第一枪。“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土地的誓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辽宁籍作家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10周年之际写出了对家乡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东北早日解放的殷殷期盼。在抗战胜利70多年后的今天,每逢9月18日,警报声就会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地沈阳拉响,提醒着人们牢记历史,也激励着人们奋发图强。
面对日寇侵略与统治,英勇的辽宁人民奋起反抗。在义勇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是东北战场上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的武装力量,曾在杨靖宇将军等人的领导下,活跃在辽宁本溪等地,给予日寇沉重的打击。在今天的本溪,占地面积6.9公顷、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的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以大量翔实的史料和实物,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东北抗日联军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
有着“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共和国长子”之称的辽宁曾创下骄人的历史,新中国第一炉钢、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机车、第一艘巨轮、第一艘航母等诸多的“第一”都诞生在这里。如今,辽宁改革开放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以实干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了向海发展的华丽转身,“一带一路”沿线活跃着辽宁企业,交通大通道联通着辽宁与世界。辽宁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发展活力也越来越强。(刘勇)
- 标签: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