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车主质疑刹车失灵坐车顶维权,特斯拉:车速118km/h,未见制动系统异常
3月10日消息,3月9日,河南安阳一名女子手持喇叭坐在特斯拉Model 3车顶维权。
车身上用白布黑字写道,“特斯拉刹车失灵”,女子手持喇叭循环播放“特斯拉Model 3春节期间刹车失灵,引发交通事故,一家四口险些丧命”的录音。
据当事人张女士介绍,2月21日,张女士与家人驾驶这辆特斯拉Model 3出门游玩,但是开车的是她父亲,她父亲在远处看到红绿灯后,很自然地把脚从电门抬了起来,但是车辆的速度并没有降下来。
车辆以很快的速度追尾了前方的多辆车,最后车辆通过撞击路边的水泥防护栏停了下来。
因此,张女士向特斯拉交付中心讨要说法。特斯拉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些数据,并表示需要跟上海总部的人取得联系,对此,4S店表示,是车主单方面认为刹车有问题。
特斯拉回应:车主车速118km/h 客户拒绝开启第三方检测
针对此事,特斯拉客户支持官方微博发文称,经过对车辆数据和现场照片的查看与分析,特斯拉发现车辆在踩下制动踏板前的车速为118.5km/h,制动期间ABS正常工作, 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未见车辆制动系统异常。
特斯拉事件说明中写道,2月21日,车主父亲张先生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当日晚,交警方面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张先生违反了相关法律关于安全驾驶和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的规定,对事故应承担全部责任。
特斯拉称,针对这起事故,愿意协助张女士完成车辆维修和保险理赔事宜,但却遭到张女士的强烈拒绝。
3月9日,经过调解,张女士终于同意选择第三方技术检测机构后协商鉴定事宜,并签署调解书。在签署调解书后,张女士再次堵回特斯拉门店,并明确对特斯拉工作人员表示不会接受,不会认可任何第三方检测结果,要通过媒体向特斯拉施压,要求退车与精神损失费、医疗费、误工费等额外赔偿。
特斯拉表示,“我们期待能够尽快得到客户的同意开启第三方检测,给公众一个交代,同时也再次提醒大家注意安驾驶安全。”
特斯拉车友看法:松油门不等于踩刹车
需要熟悉“单踏板”模式
针对此事,一位特斯拉车主表示,车主父亲在远处看到红绿灯后,很自然的把脚从油门抬了起来,但车速并没有降下来,谁说松油门就是踩刹车,有刹车不踩还赖别人。
该特斯拉车主称,电动车松油门减速是能量回收造成的效果,不等于松油门就是踩刹车,具体单踏板模式急刹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最好熟悉这种驾驶模式。
单踏板模式可实现车辆加减速
网友:频繁失控事件与动能回收功能有关?
据了解,“单踏板”模式,是指一个加速踏板可以随驾驶者的操控力度实现车辆加减速。下踏加速,松开减速,驾驶者起步、滑行、刹停等操作都能够通过控制这一踏板力度来完成。
“单踏板”模式是用动能回收的制动效果实现了减速。在电动车的动能回收系统下,车辆会利用减速时的惯性,让车轮带动电动机发电,并给车辆带来减速的效果。在动能回收下行驶,松开加速踏板便会带来和刹车同样的减速过程。
此前,特斯拉客户支持还曾发文介绍电动车的动能回收功能,介绍称,能量回收是电动车特有的高效系统,通过车辆减速过程中的多余能量回收,充分利用每一份能量,增加续航里程。
在行车过程中,可以通过加速踏板的简单调节,就能实现频繁的启停、加速、减速、跟车等操作,减轻驾驶疲劳;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提前为车辆减速,为行车安全提供多重保障。
特斯拉客户支持还表示,相当部分的客户在数日的熟悉后都会更加喜欢能量回收模式。
一直以来,关于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都备受争议,很多初次接触单踏板模式的驾驶者无法适应这套操作习惯。
对此,网友表示,大胆不负责的猜想下,这个操作是不是和频繁失控的事件有关?
有人提出质疑, 万一选择单踏板模式,司机在慌乱情况下想着踩刹车,结果加速了怎么办?
还有网友表示,你所说的"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提前为车辆减速,为您的行车安全提供多重保障。"是恰恰相反的,正因为这样的单踏板模式才会让人踩错踏板,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车是服务于人的,不能让人去适应车吧。
- 标签:就想赖着你全集
- 编辑:孙子力
- 相关文章
-
趣店开盘大跌超7%,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6.2%
6月15日消息,趣店(NYSE:QD)周二开盘报2.26美元,大跌超7%,市值为5.71亿美元。 趣店今日发布了截至3…
- 东鹏饮料:公司股票价格已严重背离基本面,存在估值较高的风险
- 微博:严打水军刷榜,深入清理饭圈有害信息
- LINE FRIENDS回应“退出中国市场”传闻:未来将更侧重新零售布局
- 国网山东痛斥野蛮资本大搞1分钱充电,呼吁车主抵制恶意竞争行为
- 蓝城兄弟财报解读:收入结构多元化,粉红经济赛道成长可期
- 欧盟法院:各成员国均有权调查谷歌Facebook等科技巨头
- 优信二手车盘前涨幅扩大至超20%
- 比亚迪: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届满终止
- 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全国在建项目超过1500个
- 消息称高瓴对特步及其旗下公司投资约10亿港元